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鉴定人出庭质证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定人出庭率低是我国司法实践中的普遍现象。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我国法律规定的不完善。借鉴国外立法的相关规定,对于完善我国鉴定人出庭质证制度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2.
鉴定人出庭制度已在新《刑诉法》中确立,目前实践中,鉴定人也真真切切地来到庭前。但在旧《刑诉法》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刑诉法》修改后却没有在根本上得到解决。立法在要求鉴定人出庭之后,并没有解决鉴定人、公诉人、法官自身能力的问题,也没有充分保护鉴定人的利益。从鉴定人角度分析其出庭制度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并就具体细节提出可行性建议,是进一步完善鉴定人出庭制度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司法鉴定人作为司法鉴定工作的具体实施主体,在整个司法鉴定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我国司法鉴定人制度还不完善,在法鉴定人的诉讼地位,司法鉴定人的资格取得,司法鉴定人的权利和义务,司法鉴定人的法律责任等方面存在严重的缺陷与不足。因此,应尽快完善司法鉴定人制度,以适应现代诉讼活动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鉴定人因出具错误鉴定结论导致诉讼当事人的损害应当承担专家民事责任。这不仅是出于鉴定人的特殊诉讼地位,同样也由他的专家属性所决定。其承担的的是一种特殊的侵权责任,且该赔偿责任的主体为鉴定机构更为妥当。在法律责任豁免上,由于鉴定人与普通证人性质迥异,不宜赋予其普通证人才享有的广泛豁免权,但是依然可以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免责。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司法鉴定人法律责任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善我国司法鉴定人法律责任,应该在明确原则性问题的基础上,确定司法鉴定人法律责任的承担主体,进而分别从刑事、民事、行政和秩序四个方面界定司法鉴定人法律责任的具体内容,最终在时机成熟时制定统一的司法鉴定人管理法。  相似文献   

6.
鉴定意见有“科学证据”之称,但因刑事诉讼中的鉴定带有一定的封闭性很少为外界所知晓,鉴定方法也因涉及专业知识亦非多数人所掌握,鉴定意见的科学性常受到外界的质疑.鉴定人出庭对于人民法院查明案情,保证案件质量,化解社会矛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多年来,鉴定人出庭率低这一现象始终没有改变.本文先从决定权错位、制度缺失、积极性缺失三方面分析限制鉴定人出庭的诸多主客观因素,然后从启动主体、启动条件、启动程序、保障鉴定人权利四个方面提出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7.
司法鉴定人制度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鉴定人在英美法系国家作为当事人的“专家证人”与证人共存于证人规则框架之下,在大陆法系国家作为法官的“科学辅助人”被纳入准司法官员的范畴内,形成了各有利弊的鉴定人制度。我国的鉴定人制度虽与它们不同,但基本精神、体制性因素仍超出了大陆法职权范围,因此应在对两大法系鉴定人制度和我国现行的鉴定人制度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人大常委会《决定》确立的思路,建构科学、合理、有效的鉴定人制度。  相似文献   

8.
2012年新《刑事诉讼法》对司法鉴定问题作出几处修改:将"鉴定结论"改为"鉴定意见",确立了生物样本采集制度,对鉴定人之出庭范围、人身安全保护、拒不出庭后果作出具体规定,并增设有专门知识的人参与刑事诉讼制度。修改之处在转变盲目依赖鉴定的观念、增强鉴定质证、吸纳当事人主义合理因素等方面呈现诸多亮点,但有关生物样本采集程序以及鉴定人出庭效果等方面依然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9.
出庭实务包括出庭前的准备和出席法庭。出庭讯问被告人时,需要注意相关性规则、反对诱导规则、反对复合性规则、不得假设规则,也要讲究运用策略。法庭辩论时要遵循观点明确同一原则、整体原则、以立为主原则,也要掌握技巧,如辩论主动、善于抓住对方弱点、分化被告人、解脱纠缠、补救失误等。  相似文献   

10.
2005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出台,这是我国司法鉴定领域里程碑式的大事件。在这一文件中,规定了司法鉴定人应当出庭的情形。本文从国外实践情况入手,分析了鉴定人出庭质证制度的实体价值和程序价值。  相似文献   

11.
我国2012年《刑事诉讼法》确立了一种鉴定人不出庭鉴定意见排除规则,它是一种独特的中国式妥协规则,在性质上属于程序性制裁,理论上讲是一种证据能力规则,即鉴定意见法庭调查方式如果违法,鉴定意见不得转化为定案根据。但是,法官可以自由决定鉴定人应当出庭的范围,这实质上是在启动该排除规则之前加入法官对鉴定意见证明力的判断,导致这项证据能力规则在很大程度上异化为一种证明力规则。另外,即使在鉴定人不出庭情况下,对鉴定意见进行排除之后,法院又可以重新鉴定,出现了程序性制裁效果的程序性回溯。为降低不利影响,应当对这一排除规则进行限缩性解释。  相似文献   

12.
鉴定人制度作为司法鉴定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合理性是保证鉴定结论正确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在审判活动中正确运用鉴定结论的保障.本文旨在运用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模型以及制度分析的方法考察我国司法鉴定人制度的变迁、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司法鉴定人资格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安机关的司法鉴定工作是由公安机关设置的各级刑事科学技术部门承担 ,鉴定工作的主要内容为刑事科学技术鉴定。鉴定人的身份是人民警察 ,他们肩负着为刑事侦查提供方向和线索 ,为审判提供科学证据的职责 ,其工作职能是由法律赋予公安机关的侦查权所决定的 ,其资格认定有条件限制 ,受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4.
对新《刑事诉讼法》实施前,刑事简易程序案件中公诉人出庭情况公诉人出庭问题进行实证调研和数据理论上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一、和谐社会与司法鉴定的内涵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是中国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构建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终归宿,是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相似文献   

16.
2012年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210条第2款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公诉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派员出席法庭",公诉人出庭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公诉案件成为法定义务。公诉人出庭有利于落实对抗制诉讼模式,有利于维护被告人的权利,有利于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的职责,但同时这也会给公诉人带来理念、素质与工作量等方面的挑战。许多检察机关在积极尝试探索出庭模式,主要形成了专职公诉人出庭模式与公诉人集中出庭模式。两种模式优劣并存,需要进一步论证,并建立相关配套制度机制。  相似文献   

17.
证人出庭作证是证人的基本任务之一,世界各国普遍都以立法形式规定了证人出庭作证的义务。而证人出庭难是中国独特文化背景和司法制度下衍生出来的一种现象,它的存在不利于查明案件事实,影响了司法公正。我国应在立法上完善对证人保护的规定,增加给予证人经济补偿的规定,并规定证人不履行出庭作证义务的法律后果,同时应提高侦查人员依法取证的意识和能力,提高控辩审三方的业务水平和应变能力,及时依法惩处报复证人的违法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18.
从语义和逻辑上分析,证据本身不能成为证明对象,以此为根据通过对侦查人员出庭行为的分析,可以发现侦查人员出庭并不存在“作证”行为,其行为属于“辅助公诉”性质。侦查人员出庭辅助公诉有其制度价值,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为此,需要从各方面予以克服。  相似文献   

19.
专家辅助人出庭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专家辅助人制度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题中之义,也是为提高诉讼效率和节约司法成本所进行的有益探索.专家辅助人是一种独立的诉讼参与人,应该配以独特的出庭程序规则.可以西方的相关制度为借鉴,结合我国的实际,从辅助人的资格、选任、出庭质证程序等方面建构一套有益于我国刑事司法实践的专家辅助人出庭制度.  相似文献   

20.
从笔迹鉴定来看,由于该类案件的鉴定意见经常引起争议,因而笔迹类专家辅助人出庭就相关专门问题进行质证非常必要。从目前我国司法实践的现状来看,专家辅助人无法充分、有效的参与诉讼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主要是由于相关制度的不完善所造成的。因此,专家辅助人出庭质证的程序与内容急需规范。笔迹类专家辅助人应符合一定的条件经法院批准后才能进入诉讼程序,还应具有一定的权利可以查阅、了解有关鉴定的情况以准备进行质证,并从鉴定的程序方面和具体鉴定过程两个大的方面对鉴定意见进行质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