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揭示的是科学技术对社会生产力发展、变革的第一位的作用,科学技术只有实现了与经济的有效结合,并协调为一体,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第一生产力。要使公安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战斗力,一要树立科技面向公安市场的观点;二要从立项开始就为成果转化奠定基础;三要设立科技成果推广计划,带动转化;四要交流科技成果,促进转化;五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扶助转化;六要利用技术市场,实现转化;七要对科技成果的价值进行科学合理地评估;八要制定鼓励科技人员进行成果转化的激励政策和机制。  相似文献   

2.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需要建立良好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应当包含竞争激励机制;人才投入机制;资金投入机制;监督、管理机制。我们应当重视和加强对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研究,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3.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科技成果转化问题是指科技推动经济进步,为经济增长做贡献的问题,而不是指科技成果转化率的问题。目前,中国科技成果转化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科技成果的研究开发与市场需求脱节的状况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信息经济时代,任何产品的生  相似文献   

4.
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和效果,取决于企事业单位科技人员能否合法、有效、全面地分享职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利益。但是,我国职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利益分享机制没有覆盖所有职务科技成果及其全部转化活动和具体情形,由于缺乏明确的利益分享程序、核算原则、义务和责任,企事业单位科技人员应得的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的奖酬也没有得到很好地落实。建议学习和借鉴国外有关职务科技成果转化中利益分享的先进做法,通过采取约定优先、股权和奖酬激励等措施改进我国职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利益分享机制。  相似文献   

5.
科技成果作为一种商品通过供需双方的谈判达成交易,被消费后形成一种新的产品或是物化到其他产品中去。通过转化,使科技成果变成现实的生产力,实现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科技与社会的一体化,充分发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因此,科技成果能否成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点。本文拟从制度层面出发,时改善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在内涵上的差异、技术市场失灵和政府介入的必要性,提出了建立面向需求的科研计划体制、完善法律环境的改革思路,并论证了在市场体制比较完善的条件下政府调控和技术市场协调作用、共同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从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异型的贫困地区农业科技成果创新动力机制和政府推力与市场引力相结合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动力机制,以加快贫困地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越来越注重于面向经济建设的需要,同时,高校也在不断创造自我组织性、自我适应性和自我完善的科技管理的新环境,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和兴办科技产业,已成为高校加速推进科技经济一体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对大多数高校来说,科技与经济的结合还不是十分紧密,科技与经济一体化的程度还很低。一方面表现为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另  相似文献   

9.
科技创新是提升国家实力和决胜国际竞争的战略支撑。成都市在推动校地协同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取得进展的同时,还存在由于协同创新链条断裂、激励机制僵硬、供求信息偏差和市场化服务滞后而导致科技成果转化活力不够、动力不足、机制不畅、支撑不强等问题。为此提出建立校地协同创新制度、创新平台和创新基金的对策,以此激活科技成果转化引擎、探索科技成果转化路径和消除科技成果转化梗阻。  相似文献   

10.
国家创新体系这个概念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其核心要素包括创新主体、公共研究机构、教育培训机构、政府机构、金融机构等。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对我国经济和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科技生产力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世界各国都把发 展科技生产力作为综合国力较量的关键手段。因而,发展科技、实现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成为 现代国家政府首要的基本的职能之一。如何发挥政府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是实现我国 “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2.
13.
区域经济学理论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经济理论是研究生产资源在一定区域优化配置和组合,以获得最大产出的学说.自1826年德国经济学家杜能提出农业区位论以来,区域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区域经济学研究还主要局限在对企业、产业和城市的区位选择、空间行为和组织结构方面.  相似文献   

14.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赋能共同富裕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所应承担的历史使命。然而,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否切实发挥这一赋能作用,为共同富裕提供强大支撑,仍是一个亟待回答的问题。为此,使用2012—2021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够通过提升富裕水平、缩小收入差距赋能共同富裕,区域创业与创新在其中发挥着链式中介作用;就提升富裕水平而言,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城镇的赋能作用要高于乡村;就缩小收入差距而言,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在高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程度地区的赋能作用显著,但在低履行程度地区不显著。基于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刍议制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风险规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科技转化政策制定中的风险既具有消极影响,又具有积极作用,这就需要在制定政策时进行风险规避。一方面减轻和消除政策制定中风险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挖掘风险中蕴藏的积极因素,以促进政策制定向着更加科学和合理的方向发展。围绕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制定中的风险规避的重要性展开论述,阐述了政策制定中风险规避的六大对策。  相似文献   

16.
职务科技成果归属国有无形资产的法律政策问题被视为当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最难破解的体制性障碍。自2015年“权属分置制度”改革至今,科技管理政策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尚未从根本上解决资产属性的体制性障碍。国内一些学者在解读西方经典科技管理政策《拜杜法案》时存在误解。破解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性障碍,要从成果转化优先、发明人主义、合同契约精神层面汲取其法理精神。从短期战略看,应吸收《拜杜法案》中的契约精神,摆脱国有资产属性体制的束缚;从中期战略看,应修改资产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文件,避免不同政策相互掐架的现象;从长期战略看,应赋予高校真正的法人办学自主权,在根本上破解体制性障碍。  相似文献   

17.
如何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课题。而搞好校企合作,对加快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意义重大。近几年,校企合作发展较快,但在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诸如认识不足、体制不顺、政策调控力度不够、资金缺乏等,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探索校企合作的新形式、建立校企合作的新机制;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侧重培育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机制,从而推动校企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18.
科技成果转化与科技成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成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途径有:(1)采用“出版物──数据库”一体化模式开发和利用科技成果信息资源;(2)面向企业信息主管与信息经纪人的开发利用模式;(3)促进官、产、学、研结合,完善技术创新机制;(4)建立风险投资与交叉融资机制,带动科技成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5)科技创新信息与产业化经营信息一体化,创造企业对创新活动的有效信息需求;(6)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咨询中心”。  相似文献   

19.
科技成果只有发生转化,才能成为现实的生产力。目前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很低,究其原因主要有:传统体制的影响;企业缺乏技术进步的动力和压力;科技投入不足,且结构不合理;企业自身资金不足;科技人员存有不适应因素。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必须增强全民的科技意识,深化体制改革,加大科技投入,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落实人才政策。  相似文献   

20.
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制约了湖北农业发展,其主要原因在于农户对农业科技有效需求不足,科研院所对农业科技的有效供给不足,农业科技推广经费投入不足。加强创新湖北建设,需创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运行机制。构建新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应从改善有效供给、刺激有效需求两方面下功夫。政府在加强公益性农业科技供给的同时,应诱导市场资源配置于农业科技领域,通过培育科研机构、农业企业等成为科技市场主体,建立经营性农业技术研究、成果有偿转化的内生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