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莉 《法制与社会》2014,(8):192-193
商业银行应针对到期存款的性质,对持单人及存款人的身份信息进行必要的审查。如商业银行得知存款人死亡,应要求持单人提供其为合法继承人的权属证明,持单人不能仅凭知晓被继承人的存单及密码,就要求商业银行为其办理支取存款手续。  相似文献   

2.
广西罗田县团军问:某人拾得一本存折,并以存折记名人名义到银行填写了取款单,领取了存折上1万元的存款。请问,某人行为是什么性质的行为?答:某人利用拾得的存折,假冒存款人骗取其在银行的存款,数额达1万元,已构成犯罪,对其行为定为诈骗罪较为适当。理由是:一、存折是银行发给在其中有存款的公民或单位的一种储蓄凭证,它即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的证据,又是一种存款的据以向银行支取存款本息,银行据此向存款人支付存款本息的权利凭证。根据这种权利凭证的性质和法律上的要求,它的使用,应由存款人本人凭存折及其签名使用。因此,…  相似文献   

3.
子午 《江淮法治》2013,(8):13-15
亲人去世,银行留有存款,如果知道密码,那就有可能将存款取出。可是,如果不知道密码,那就麻烦大了。因为银行规定,想要取款,必须先去办理各种证明,还要进行公证,甚至不得不到法院打一场"取款官司"。更为甚者,倘若银行的存款是"无主存款",也就是存款人死亡后没了亲人。那么这笔存款又该属于哪一位?难道永远留在银行"休眠"不成?调查表明,对于此类"无主存款",我国目前尚属法律空白……  相似文献   

4.
江苏苏州范建洪问:我存有一笔5000元三年期定期存款,在未到期时,在我不知道的情况下,由我母亲拿去充抵了她的债务。该债权人利用其在村里工作之便,开了一份证明我欠他5000元.存折归他支取及我身份证遗失的证明,后又从乡政府户籍对开出了我身份证遗失证明,从银行支取了我的上还未到期存款。请问:取款人。乡政府、银行是否都有过错,我的合法权益如何保护。在本案中,取款人、乡政府和银行都有过错,但能与你产生民事法律关系的只有取款人和银行。因此,你可对取款人或者银行主张你的财产权利,从中择一主张。从对取款人主张权利而言…  相似文献   

5.
《法庭内外》2011,(6):59-59
法官:因与丈夫感情破裂,我已经于近日诉到法院要求离婚。丈夫在收到我的起诉状副本后,便准备去银行要求提前支取以其名义存入的10万元定期存款,以便将该款转移。我获悉后,凭户口簿、结婚证,要求银行停止支付或者由我提前支取,但被银行拒绝,理由是我虽为妻子,但我无权处分存款。请问:银行的说法对吗?  相似文献   

6.
存款风险的法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存款作为存款人与银行利益最大化目的之竞合结果 ,对于二者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但高息揽存、挂失止付所存在的风险 ,以及银行破产倒闭后的存款人利益能否获得保护 ,又是存款经营中所必须面对的问题。银行经营中必须尽谨慎注意义务 ,加强并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度、存款保险制度 ,以化解存款风险。  相似文献   

7.
赵淑霞 《中国司法》2007,(10):99-101
一、公证调查权是公证实践的需要,也是公证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当事人的需要1993年1月12日起实施的中国人民银行银发(1993)7号《关于执行〈储蓄管理条例〉的若干规定》第40条第1款规定:存款人死亡后,合法继承人为证明自己的身份和有权提取该项存款,应向储蓄机构所在地的公证处(未设公证处的地方向县、市人民法院)申请办理继承权说明书,储蓄机构凭以办理过户或支付手续。  相似文献   

8.
韦波 《法律与生活》2010,(24):31-32
1500万元现金存入工商银行不久,被行长的弟弟等人冒领。 同一事件,两地法院做出了截然相反的认定。广东珠海中院认为。这是一起诈骗犯罪,主犯判处死缓。而湖南衡阳市雁峰区法院却认为,存款被冒领,银行是“正当支付”。衡阳市石鼓区法院的生效民事判决则认定,存款是存款人自己支取的,不存在刑事犯罪。  相似文献   

9.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你院《关于存款人泄露银行储蓄卡密码导致存款被他人骗取引起的纠纷应否作为民事案件受理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因银行储蓄卡密码被泄露,他人伪造银行储蓄卡骗取存款人银行存款,存款人依其与银行订立的储蓄合同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此复。  相似文献   

10.
存款人利益保护是银行重整制度的核心,也是银行重整程序得以成功实施的重要保障。破产抵销权可使存款人就与重整银行互负债务的部分获得优先受偿。P&A措施通过转移重整银行的资产与债务,可使存款人在重整程序之外获得清偿,由此也减轻银行重整的压力。存款保险制度在为存款人进行存款赔付的同时,可推动存款人破产抵销权的自动实现,并可为实施P&A措施提供财务支持。  相似文献   

11.
《法庭内外》2011,(5):57-58
我与丈夫早有矛盾,只是碍于孩子正读高中而未离婚。3个月前,丈夫乘我回娘家之际,拿着结婚证、户口簿、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到一家我设置了凭密码支取存款的银行,申请对我开户的存折挂失。银行照办并补发新存折后,丈夫又以我的名义向银行申请撤密,在“客户签收栏”签署了我的名字,随即取走了全部40万存款,至今去向不明。直到我持存折要求取款,银行以“存款已被取走”为由拒绝时,我才得知真相。请问:我能否请求银行赔偿?  相似文献   

12.
(2005年7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358次会议通过 2005年7月25日法释[2005]7号公布 自2005年8月1日起施 行)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关于存款人泄露银行储蓄卡密码导致存款被他人骗取引 起的纠纷应否作为民事案件受理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因银行储蓄卡密码被泄露,他人伪造银行储蓄卡骗取存款人银 行存款,存款人依其与银行订立的储蓄合同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 院应当依法受理。 此复。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桩现实生活中十分奇特而又罕见的刑事案件。我原是中国农业银行广西桂林市分行郊区办事处三多路储蓄所一位深资客户。1993年6月,我将存入该所里的大额可转让存单共五张,人民币4.3万元整,到期后全部先后支取,由于银行自称“工作失误。”未将留底帐卡核销,故使我于同年七月底来该所存(取)款时,告知:“你还有存款到期没有支取。”的信息由于种种原因,我重领出第一笔款(现金未经手立即又转存入该所活期存折内)。1993年11月,当我又一次来到该所存(取)款时,银行营业员又一次告知:“你还有存款到期没有支取。”的信息,由于…  相似文献   

14.
钟秋惠 《政法学刊》2007,24(1):29-33
存款保险制度设立的目的在于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持存款人对金融机构的信心,保证金融体系的稳定,最终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目前,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构建尚存在以下障碍:“资金援助”供需的结构性矛盾,差别费率与银行不良资产,金融立法滞后,缺乏一套客观公正的银行信用评级体系。我们应从立法体例和目标、存款保险机构、投保金融机构、存款保险资金以及存款保险费率等五个方面来构建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5.
存款保险制度下银行道德风险的法律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向聪 《政法学刊》2006,23(1):9-13
存款保险制度下的道德风险包括存款人道德风险、银行道德风险、监管机构道德风险,而银行的道德风险是其道德风险问题最集中的体现。因此,在我国即将建立的存款保险制度之际,有必要借鉴美国的立法改革经验,在存款保险制度下,通过让存款人、投保银行和监管者都投入一定资源的法律制度安排,加强对商业银行道德风险的控制,同时还必须通过完善银行治理结构,严格信息披露制度,培育良好的存款保险理念,审慎的监督等其他制度措施与之相配合。  相似文献   

16.
美国保护存款人和稳定金融的法律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存款和稳定金融是美国银行立法的一个最重要的目的。目前美国保障存款人存款安全的措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控制银行风险;2.对存款进行保险;3.联邦政府承担稳定金融和保护存款人的全部责任  相似文献   

17.
中国何时推出存款保险? 银行倒闭了怎么办?存款人的钱找准去拿? 在美国,有一家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它由美国联邦政府创办、为商业银行储蓄客户提供保险的公司.一旦银行倒闭,存款人的存款损失就由 FDIC来赔付. 据了解,经过多年调研,中国人民银行目前已经把存款保险制度建设列为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8.
若星  繁星 《检察风云》2014,(12):70-71
陈冬梅老人突然去世,没有留下只言片语。三个月后,刘凯与父亲在整理母亲床铺时,发现了一本以母亲名义开户的银行存折。存折显示,存款有15万元,须凭密码支取。然而,母亲走得匆忙,哪来取款密码?可没有密码,银行就不同意取款。  相似文献   

19.
张驰 《法人》2006,(1):10-12
存款保险制度对储户及金融运行的意义在于,在银行发生危机时,对存款人的存款提供全额或部分的补偿,可以保护大多数中小存款人的利益,维护其资金安全  相似文献   

20.
正本文案例启示:对于银行卡中存款占有的归属,民法理论上以银行占有并所有为通说。刑法理论中,对于银行卡中存款的占有完全可以按照民法的理论进行认定,即银行卡中的现金归银行占有,存款人取得对银行的债权,该抽象的债权归存款人占有。如果以盗窃、诈骗等方式使该债权发生转移的,就可构成上述犯罪。[案例一]2013年9月19日下午,陈某因自己忘带身份证,便向朋友李某借身份证一起到工商银行办理工行卡一张,陈某设定好密码后向卡内存款20000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