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方法因其重要性备受学界关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方法首先是由黑格尔提出的,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这一方法思想,将其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之上,实现了对"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方法的革命性改造。文章运用思想史梳理与文献解读的方法,对"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产生、发展和学界相关探讨进行研究,进一步论证了"马克思‘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是科学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叙述方法内在统一"的观点。"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是科学的方法,认真学习和研究这一方法,对于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其内涵实质,指导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现实问题,拓宽学术研究视域,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5,(13)
马克思世界市场理论与黑格尔《逻辑学》关系密切,前者借鉴、发扬了后者"转化"的辩证法思想;两者都运用了从抽象到具体,从一般到特殊的逻辑方法;均体现了矛盾的产生、发展和解决的过程;均把运动变化的事物放到历史过程中研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马克思从事经济学研究时,常常借鉴黑格尔《逻辑学》中的若干重要思想,并且,马克思擅长运用辩证法描述资本主义经济现象及其内在规律,确立包含世界市场理论的《资本论》的体系结构。另外,先哲们的辩证思维方法也给予了我们深刻的当代启示。  相似文献   

3.
艺术美或理想是高级形态的美,是“是美的充分的体现”,这是黑格尔《美学》著作研究的中心。什么是艺术美黑格尔的美的定义,实质上主要是艺术美的定义,所以他说“艺术即绝对理念的表现”。具体地说,在艺术中理念与它的感性表现“应该配合得彼此完全符合”。在这个意义上,艺术美是“符合理念本质而现为具体形象的现实”。为此,他对艺术美的理念与哲学理念作了明确的区分,指出后者是概念方式对绝对精神的抽象把握,而艺术美则是“化为符合现实的具体形象”的“具体理念”。从这一点出发,黑格尔对艺术美的本质和特征从“五统一”的思想…  相似文献   

4.
黑格尔的《美学》著作的范畴是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立体网络式动态结构系统,其独创性不仅在于《美学》著作创造了许多深刻的有生命力的新范畴,而且更在于《美学》著作中创建了一个充满智慧和活力的范畴结构,鲜明地体现着认识论、辩证法、逻辑和历史的统一。本文仅就其辩证方法作一粗浅的分析。    第一,遵循人对审美现象由浅入深的认识规律,黑格尔的美学范畴系统有一个从单一范畴到对立范畴再到范畴体系的逐级上升的内在程序,从而层层深入地揭示出审美现象的本质和规律。黑格尔的《美学》范畴的出发点是理念,就其唯心主义性质而言…  相似文献   

5.
从马克思急风骤雨式的暴力革命,到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从武器的批判消灭剥削制度到批判的武器指向美学救赎;看似缓和的冲突之中,却包含着马克思批判理论的核心本质,指向人的自由发展与解放,是直接体现马克思的方法论并将马克思理论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结果;具体于阿多诺的文化批判与美学救赎,正是立足自己时代对马克思理论的真正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7,(9)
从抽象到具体是马克思主义独特的分析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它科学地呈现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科学分析并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它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内部各个基本观点互相联系,构成了一个有着严密思维逻辑的理论体系。学习掌握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路径,有利于说明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整体性,理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各章节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有思路线索的知识网络,切实有效提高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7.
黑格尔美学历史功绩评析赵伯飞夏永林吴建新恩格斯明确指出,黑格尔在包括美学在内的“每一领域中都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马恩选集》第4卷,第215页)这可视为关于黑格尔美学历史功绩的最科学、最权威的经典性概括。一、德国古典美学辩证法思想发展的顶峰黑格尔...  相似文献   

8.
曹典顺 《理论探讨》2007,3(3):43-46
长期以来,许多人把黑格尔的辩证法(逻辑学、思辨理性形而上学)解读为相对主义、变戏法。我们认为,造成这一表象的原因与他们用单纯知形的思维去解读构筑在思辨理性思维基础上的形而上学不无关系。从哲学史上看,传统形而上学是单纯知性形而上学,它对客观性的解释陷入了有限的抽象思维的泥沼,变成了独断论。黑格尔认为,解决这一理论困难的出路在于,要从无限的理性思维的视界来把握形而上学,即建立以圆圈式的论证方式,逻辑思维的构筑依据和由存在论、本质论及概念论所实际把握的逻辑学。  相似文献   

9.
王俞晓 《学理论》2009,(19):168-169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等作为科学的历史分析方法,不仅在马克思的《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及其以后的《资本论》等政治经济学著作中得到充分的应用及体现,而且在指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有鲜明的体现,它是一个开放的、与时俱进的方法论体系。  相似文献   

10.
黑格尔的艺术想象理论在黑格尔美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对黑格尔美学艺术想象理论的分析,指出黑格尔美学艺术想象理论的本质特点和合理内核,指出黑格尔是西方形象思维理论的奠基人,是西方美学理论辩证地、历史地研究艺术思维的开创者。  相似文献   

11.
说起假设法,经历过"文革"的人,容易出现某种过敏,那是因为批判胡适先生"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观点太"深入"人心了.其实大胆也罢,小心也罢,胡先生的本意,只是在推荐一种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简而言之,也可叫假设法. (一) 假设法是普遍存在的,具体地说,也就是对研究对象先作一个明确的暂定结论,即建立一种假说的方法.它不同于一般的思维过程,是从具体到抽象,从事实到结论,而是从抽象到具体,从结论到事实.这种判断在先的思维方法,显然比其它的思维方法要来得简捷明快,更具有创造性突进性的特征. 在《展望二十一世纪》一书里,世界著名学者  相似文献   

12.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美学命题的基本原则及理论贡献浅析赵伯飞舒智君“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是黑格尔对于美的本质的哲学根据和逻辑规定,黑格尔的全部美学思想都是从这一逻辑规定生发出来的。本文拟对这一美学命题的基本原则及理论贡献作一粗浅的分析。第一,...  相似文献   

13.
黑格尔借鉴和运用了谢林的直观原则,又赋予了直观原则全新的内容。一方面,黑格尔扬弃了谢林自我直观的感性形式,把直观设定为绝对思维的初始规定,另一方面,黑格尔又把直观设定为概念本身的反思形式,正是在直观中,概念才获得了发展自身的原初动力,从而建立起自身。黑格尔扬弃了谢林的那种没有概念的直观,把直观那个感性的形式联结到概念的反思关系,使直观本身进入到概念自身的规定,这正是黑格尔在直观概念中超越谢林的地方。  相似文献   

14.
黑格尔借鉴和运用了谢林的直观原则,又赋予了直观原则全新的内容。一方面,黑格尔扬弃了谢林自我直观的感性形式,把直观设定为绝对思维的初始规定,另一方面,黑格尔又把直观设定为概念本身的反思形式,正是在直观中,概念才获得了发展自身的原初动力,从而建立起自身。黑格尔扬弃了谢林的那种没有概念的直观,把直观那个感性的形式联结到概念的反思关系,使直观本身进入到概念自身的规定,这正是黑格尔在直观概念中超越谢林的地方。  相似文献   

15.
吴懿倩 《学理论》2015,(1):82-83
在西方宗教与哲学一直是相关联的,著名的哲学家黑格尔对多个领域进行研究并形成其独特的哲学理论,其中包括伦理、美学、历史哲学以及宗教哲学等。因此,单从一个方面理解黑格尔的《历史哲学》是不够全面的,黑格尔的宗教哲学在其众多著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如果我们换成以宗教哲学思维来看待黑格尔的思想,我们就会更加透彻地明白"绝对精神"。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并不像阿尔都塞所说那样,通过"认识论断裂"彻底抛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模式,而是在对资本主义社会不断深入批判的过程中,持续地吸收、运用和改造着黑格尔辩证法。马克思从哲学人类学维度、历史社会学维度、政治经济学维度对黑格尔辩证法展开了批判性"拯救"。这三个维度与具体问题视域紧密相关,随着问题视域的不断拓展,马克思逐步"拯救"了黑格尔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17.
李薇薇 《学理论》2011,(35):44-45
在《精神现象学》中,黑格尔认为道德与伦理存在着从抽象的主客不分的伦理到主体的觉醒的道德,再到主客相融的伦理,不断地形成伦理—道德—新的伦理的辩证互动关系。黑格尔批判吸收了亚里士多德和功利主义的伦理学及康德道德哲学的思想资源,从而构建出绝对伦理的伦理学体系。在绝对伦理思想中实体与自我意识、个体性与整体性、客观性与主观性统一起来。黑格尔的绝对伦理思想成为后继的伦理学研究不可忽视的思想遗产。  相似文献   

18.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统一是共产主义实现的条件之一,有必要对两者统一的可能性进行深入研究.黑格尔、索恩-雷特尔和马克思关于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统一有深入论述,且三者之间也有紧密联系.黑格尔通过深入论述主奴辩证法,认为奴隶虽然在主人脑力劳动支配下劳动,但他却能够通过绝对恐惧以及劳动陶冶事物达及对自身自为存在的真理的确认,因而黑格尔将两者的统一建立在抽象的自我意识上.索恩-雷特尔通过对马克思商品形式的分析,提出现实抽象,并进一步阐明了现实抽象向思维抽象过渡的方式,将自然知识等脑力劳动概念的起源定位到了人的劳动行为上.因而,现实抽象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统一的关键.马克思指出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是分工发展的结果,并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中随着分工的消灭,个人、社会、自然知识概念三个维度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就会消除.与黑格尔、索恩-雷特尔相比,马克思的解决方法是微观与宏观相辩证统一、具体与普遍相辩证统一,同时是辩证唯物的,因而是可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田强强 《学理论》2023,(5):27-30
《资本论》第二卷运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研究资本在循环中不断地依次采取和抛弃的各种形式及其再生产过程的形式。资本形式的循环说明,资本运动必须保持紧密相连的循环运动状态,保持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资本的周转说明,不仅资本流通要继续,而且要相互交叉地继续,以保证资本流通过程中的生产和流通特别是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流通不被中断。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说明,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资本运动必须在货币资本的作用下保持紧密相连的流通运动状态,提高劳动价值,保持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黑格尔美学思想内在矛盾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格尔美学思想是充满内在矛盾的,本文通过对黑格尔美学思想中的内在矛盾———唯心主义思想路线与现实主义美学倾向的内在矛盾、审美理想上崇古与厚今的内在矛盾的分析,指出在黑格尔美学思想中内在矛盾与辩证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认识这种内在矛盾性,对于我们今天吸取黑格尔美学的合理内核,发展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