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侨园》2000,(1)
2000年的到来,使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纪。回首上一个千年人类历史的发展历程,不能不令我们感慨万千。在上一个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上一个千年之初,人类无论如何都不会想象到社会会有今日的变化。所以,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说,不论今日有多少人预测人类社会新千年的发展,其将都是内容贫乏和目光短浅。在新的千年里,人类社会的发展将是不可限量、内容丰富的,很多内容,将是今日的人类所无法预测的。  相似文献   

2.
管理新说     
一、管理的本质管理是人类在劳动中产生的自觉行为 ,是人类社会在民主或契约基础上所产生的自我约束行为。管理的本质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第一 ,管理源于劳动 ,劳动产生管理。如果说劳动创造了人类 ,那么 ,有了人类对自身劳动的管理才有了人类社会 ,管理创新了人类社会 ,是人类在共同劳动中的伟大创举 ,其作用不亚于人类制造工具和使用火种。当人类能够自觉地管理氏族组织内部的社会事务、共同劳动和产品分配的时候 ,人类社会的进步就大大加快了。人类对氏族组织内部的社会事务的管理 ,最终产生了首领乃至国家和政府组织 ;人类对共同劳动的…  相似文献   

3.
人类要解决当代全球问题,走出人类困境,寻求健康和谐有序的发展途径,有必要对人类中心主义进行审视、思考。本文通过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内涵及其对人类影响的分析,以阐明我们对人类中心主义应该采取的态度——扬弃,其结果使我们更加走进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4.
人类是必须有家园的,地球是我们人类的家园。一个民族也必须有他的家园,中华大地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家园。但这只是一种在地域意义上的自然家园,无论是人类还是民族还必须拥有他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5.
在神与人的关系问题上,索洛维约夫认为,人是有神性的,是按照神的形象和样式造的.与此同时,神也有人性,耶稣基督是神人.他坚信,人类的最终归宿就是精神上的人类,或者说是精神上复兴了的人类,即神人类.  相似文献   

6.
关于人类何时起源的问题一直有争议,有100多万年和200多万年的化石证据,近来据说又找到了500万年的证据,不管怎样,人类的历史是百万年级的。人类在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身体结构和机能的进化是连续的遗传和变异的对立统一过程,是人类适应生存环境变化的结果。人类在百万年进化历程的99.99%的时间里靠以骨骼肌收缩为动力的体力劳动来维持生存和发展,因而,人类的功能和构造在适合体力劳动方面具有百万年级的遗传惯性。  相似文献   

7.
在神与人的关系问题上,索洛维约夫认为,人是有神性的,是按照神的形象和样式造的。与此同时,神也有人性,耶稣基督是神人。他坚信,人类的最终归宿就是精神上的人类,或者说是精神上复兴了的人类,即神人类。  相似文献   

8.
创造随想     
创造是人生重要的品格,也是必需的能力。当人类刚刚在地球上诞生的时候,一无所有,和其他生物相比,显得微不足道。自然界的一切动物和人类相比,在本能方面都有过“人”之处。岁月悠悠,斗转星移,涉过时间长河,人类建立了辉煌的文明。细看文明,无一不是创造的产物。没有创造,人类不会有今天的家园和对未来的信心。  相似文献   

9.
“以人为本”,从哲学上说就是要以人为本位。在世界万千事物中,人是最为宝贵的,人不仅是手段,而且是目的,所以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应当以人为本,将人放在本位。人之所以能够为“本”,首先,人类能够把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当作是属人的,这个世界是属于人类的。其次,人类认为这个世界不但是属人的,而且是能够被人类改造和利用的,人类有这样神奇的力量可以变物为宝。再次,人类改造任何事物都不是无意识、无目的的,而都是有目的地为了满足自身的某种需要。第四,人类的需要是无止境的,人类智能的发展和进步也是无止境的,所以,人类改造世界的原动力是永恒…  相似文献   

10.
周珊 《学理论》2009,(25):64-65
纳米技术作为21世纪最有影响的技术之一,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发展趋势影响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纳米技术在给人类带来丰硕成果的同时,对人类的身体健康也造成了潜在的威胁。本文从外界向人体输入、输入到人体过程和输入人体之后三个方面分析了纳米材料有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并在分析以上过程潜在风险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规避措施来避免其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这样也就可以更合理地发挥纳米技术的优势,使纳米技术朝着有利于人类社会、为人类造福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9,(11)
人工智能影响了人类思维的主体地位,引发了主体思维载体——语言的变革,人工智能语言日益成为人类语言的重要补充,甚至可以实现对人类语言的加工和再创造。同时,人工智能引发了主体思维方式的变革,人工智能时代下人类应当及时转变为整体性、协同性和大数据的思维方式,人工智能也进一步影响着主体思维的伦理取向。因此,人类必须要有反思意识,树立正确的思维方式,使人工智能为人类造福。  相似文献   

12.
孙越生著文探讨官僚主义的源流及其根治,认为官僚主义是人类很古老的一种弊病,大有与人类同步和文明齐驱的劲头。据考察,人类为了防止人性中无政府主义状态对自身的毁灭而组织起来过有政府状态的生活,从而招致人性中压迫剥削欲这种恶对有政府状态的善的寄生,就是官僚主义弊病的由来,也是其难以根绝的  相似文献   

13.
人类有思维活动大约三百万年的历史。人类思维的发展,在史前时期,是非常缓慢的,这同当时社会生产发展的缓慢相关联;到了近现代,生产发展较快,自然科学突飞猛进,整个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和文明建设的发展非常快,人类思维方式的演变也很快。在近三四百年的时间里,人类思维活动,经由古代思维向近代思维,又向现代思维的转变。而现代思维  相似文献   

14.
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就应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完整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概括起来,有以下一些主要方面:(一)马克思第一次提出了生产力是人类全部历史基础,是社会变迁终极原因的科学论断。马克思认为,人类不论采取何种社会形式,生产力总是它的物质内容。人类社会的历史始终是人类物质生产力的历史,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历史。这就从生产力发展变化的角度揭示了社会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5.
作为人类的一种有目的活动 ,政治文明建设有其自身的轨迹 ,政治文明建设是否按此行事 ,直接影响建设成效。在理性社会 ,人类的文明建设是在所选定的理念指导下进行的。因此 ,政治理念的确定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代关于普遍史的论证方式至少有三种,这些论证都建立在对人性改造具有可能性的基础之上,也是文艺复兴以来高扬人性的产物.人类对于未来的好奇和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人类向上的动力,如果在现实中找到了人类历史的终结点,无论这个整全性学说本身的理论逻辑对错,都将窒息人类长远的发展.因此,福山在<历史的终结>中所宣称的历史终结论,有其内在的错误.  相似文献   

17.
美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类积极生活的显现,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心目中引起的愉悦的情感。审美观从审美的角度看世界,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审美观是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和政治、道德等其他意识形态有密切的关系。不同的时代、不同的  相似文献   

18.
人类在地球环境变化中处于核心地位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都希望有一个洁净、安全、富饶的地球,然而不幸的是,人类正面临着地球环境加速变化的严峻考验。自1880年以来,全球平均温度有两次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9.
"不自由,毋宁死"是从古至今人类对自由最高度的评价,虽然经过上千年的斗争,人类逐渐取得了对自由权的掌控,但对自由权的争取永不停歇,有人类足迹的地方,便有自由权遭受侵犯的可能。尤其是在法治文明快速发展的时代,公民的自由权就更迫切地需要注入新的血液,才能确保公民的人身自由权能够获得最大程度上的保障。  相似文献   

20.
    
世上本没有墙,由于人类不安全感的增长,才有了墙。墙的出现肯定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块里程碑,否则有巢氏也就不会那样受人敬重。在墙没有出现之前,人类只能住那并不十分安全的山洞,要么就干脆露宿野外,连睡觉都睡不安稳,这样的生活是何等艰难,文明的发展势必也会受到极大的阻碍。但是,有了墙,尤其是墙立体起来构成房屋的时候,一切都不同了。人类可以放心休息,风、霜、雨、雪、虫豸、野善……一概不管。有了好的休息,也就有了更充足的精力,文明的进程也便得到了极大地推动。因为只有人的生命得到保证,他才有工夫做别的什么事情。在半坡,在河姆渡,都有了墙,而因为有了墙,分分割割,一个简单的社会便形成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