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贸易与环境问题已经发展为人类面临的最为紧迫的议题。农产品贸易与环境有着最为密切的联系。而农产品贸易与环境的矛盾在国际社会领域主要表现为发达国家与广大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为寻求农产品贸易与环境问题的有效解决,我们必须以利益和谐为理论基点,从理念上关注贸易利益和环境利益的和谐、发达国家利益和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和谐,并从内发与外围整合的双重径路采取有力措施,方能彻底地化解农产品贸易与环境问题,促进整个国际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新贸易保护主义是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以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为指导,利用WTO的相关协议和本国法规和贸易政策,限制进口以保护本国弱势产业和就业免受外国商品的竞争和冲击,其关注的焦点由传统理论所关注的经济问题扩展到社会问题,由产业发展转向了人类本身。同时通过补贴、税收优惠以及政府与部门的合作计划促进国内高科技产业发展,创造比较优势,提高高科技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从而维护本国在国际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和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3.
中欧人权观的异同及其对中欧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盟的主流人权思潮是欧美中心主义或西方中心主义。中欧人权观的异同主要表现在人权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人权的内涵 ,对民主的理解 ,主权和人权的关系等方面。中欧双方在人权问题上最重要的共识是都认为要进行对话  相似文献   

4.
基于产业内贸易视角的中欧经济依存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经济与欧盟经济依存关系不断上升。对1994—2004年中欧产业内贸易总体水平、分行业水平以及产业内贸易类型的量化分析可见:中欧初级产品及原料性产业内贸易水平普遍较低,纺织类商品产业内贸易水平稳中有降,机械类商品产业内贸易程度高于产业间贸易。  相似文献   

5.
经过30 年的共同努力,中欧正致力于“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建设,双边关系现正处于历史上最富有成果的时期,合作的深度与广度都有新的拓展。作为欧亚大陆两股上升的力量,中欧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力量。中欧关系正是建立在共有利益的基础上,它有助于建构一个更为平衡、多元的国际新秩序。  相似文献   

6.
中国与欧盟的经贸关系:成就、特点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莹 《外交评论》2008,(2):49-58
中欧关系,经贸先行.作为中欧关系核心内容的经贸关系内容丰富,特别是在贸易往来、相互直接投资、金融及经济技术合作等多个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总体来看,中欧经贸关系具有强互补性、非对称性、机制性、复杂性等特点.当前中欧经贸关系中也存在着日趋严重的贸易不平衡、力度不断加大的反倾销以及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之争等问题与障碍.  相似文献   

7.
中欧首脑会晤机制对中欧关系的政策含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8年4月在伦敦举行首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以来,中欧关系的基本定位经历了从建设性伙伴关系到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演变。中欧首脑会晤机制见证了中欧关系不断走向成熟的发展历程,并不断确认和规划了中欧关系的基本定位,从而成为中欧关系发展制度化的重要标志。回顾和分析中欧首脑会晤机制的发展及其对中欧关系基本定位的重要含义,对促进中欧首脑会晤机制的更有效运转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外交评论》2009,(6):F0003-F0003
欧盟软权力、欧盟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国际体系与中欧关系、欧洲一体化理论,这些无疑都是当前欧盟研究中的热点和重点问题。尤其是中欧关系,近几年跌宕起伏,受到广泛关注,实有必要从欧盟特性和国际体系出发,  相似文献   

9.
从博弈论分析,普通程序简化审程序的本质是一项从对抗走向合作的协议,它一方面使被告人获得了从轻处罚的机会,有利于其日后的教育改造;另一方面也使国家节约了司法资源,社会的总体利益得以提升。完善普通程序简易审,应当找出该协议中的利益相关者,并由其进行协商,确保协议的确实履行,才能使该项刑事审判程序实现效率与公正的最佳结合。  相似文献   

10.
由政府力量、市场力量、社会力量共同组成的"三位一体"的贸易决策机制,为美国智库在对华贸易决策中发挥影响创造了条件,也为智库的发展壮大创造了空间。通过智库,我们可以从源头上跟踪美国对华贸易决策的形成与趋势,明了信息沟通与交流对智库判断所施加的正面影响,看出美国利用智库引导和解对华贸易的分歧,从而营造有利的对华贸易决策环境,改善中美双边贸易关系。我们要学习美国的成功做法,培育中国特色的智库,发挥智库的独特作用,向世界表达中国的贸易利益诉求,促进外国的贸易决策多元包容,从而更好地维护我国的贸易利益。  相似文献   

11.
如何推动中欧关系深入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3年中欧关系是绘制蓝图和确立目标时期,目前中欧关系已进入勇于解决问题和实现雄心壮志的阶段。双方应抓住谈判签署新的合作协定的机会,将战略伙伴关系定义为“贸易战略伙伴 全球负责任伙伴”。这是介于普通的合作伙伴和军事结盟之间、基于二者间的合作对于双方本身以及全球问题均具有战略影响的一种新型伙伴关系。中国在与欧盟发展战略伙伴关系时要把握欧洲的特殊性,认识到欧盟是一个特殊和复杂的国际行为体,并对其内部的差异性做到心中有数。解决武器禁售问题需要外交技巧,中国应主动与欧盟一道共同影响和改变美国的态度。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的解决则有赖于中欧经贸关系大背景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戴炳然 《外交评论》2010,27(1):63-77
经历了十余年的高速发展后,中欧关系正处于一个低谷和困难时期。以一种后冷战时期地缘政治的视野来分析中欧关系的现状,可以认定中欧关系的基础并未根本改变,正视当前的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战略,中欧关系依然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3.
中欧班列自2011年开行以来,在保障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推动中欧贸易发展、促进国际抗疫合作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中欧班列开行量的快速增长,过境枢纽拥堵,班列延误等问题日益突出。虽然近年来探索新过境枢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无法完全替代现有过境枢纽拥堵问题。为此,本文以合理选择过境枢纽为切入点,对成都中欧班列路径优化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技术法规三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入世形势发展需要 ,履行WTO/TBT协议义务 ,我国的技术法规建设急需加强。本文从分析WTO/TBT协议中技术法规的特性入手 ,对我国技术法规建设中如何对技术法规进行目标选择和法律定位以及技术法规与标准化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根据行政协议的协议属性,意思表示不真实的行政协议可撤销;根据行政协议的行政属性,违法的行政协议可撤销,但重大且明显违法行政协议无效,轻微违法的行政协议的效力不受影响。可撤销行政协议的判断和处理,应当以优先适用行政法规则为前提,并补充适用民法规范的相关规定。由于撤销权的行使可以使已经成立的可撤销行政协议实质有效或者无效,从而涉及公法秩序、公共利益、信赖利益的保护,因而具体个案的处理,应当在充分保护撤销权人行使撤销权的前提下,运用价值权衡、利益衡量方法进行裁量,以决定是否限制撤销权人行使撤销权。如果依法限制撤销权人行使撤销权,则应当对撤销权人因此遭受的不利益予以法律救济,以避免限制撤销权行使造成新的利益失衡。  相似文献   

16.
曲如晓 《外交评论》2006,(1):106-111
<曼谷协定>,作为亚洲最古老的区域贸易协议,与其他区域贸易协议相比,成员国内部贸易发展缓慢.2001年中国加入后,使之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市场规模最大的区域贸易协议,增加了该协定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并使该协定重现生机和活力.目前,成员国也以中国的加入为契机,发起了振兴<曼谷协定>的运动.随着亚洲地区的区域和双边贸易协议持续增加,在新的国际形势下,<曼谷协定>要想发挥其在亚太区域合作中应有的潜力与作用, 关键问题是自身的发展和壮大.为此必须进一步吸纳新成员、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深化关税减让、拓展合作领域与空间.  相似文献   

17.
拜登执政以来,美国贸易政策安全化进一步显性化,贸易安全化甚至替代贸易自由化成为美国贸易政策的核心内容,以服务于其整体国家安全战略。美国贸易安全化转型的深层原因,是其主导形成的世界贸易体系已经不能保障其实现霸权利益,反而使其在国内外面临的结构性问题更加突出。因此,美国需要打破现有国际贸易秩序的制约,重构国内经济体系和世界贸易体系以重新整固美国霸权利益,而贸易安全化就成为其实现这一目标的战略选择。美国重构世界贸易体系的逻辑已经从经济逻辑转向安全逻辑。在实施路径上,美国在国内外推动形成了对华战略竞争统一战线,对中国强化进攻性的单边主义政策,对盟友重启排他性的多边主义政策。美国的贸易政策安全化使全球贸易体系进入了一个失序的时代,中美在先进技术和关键供应链领域的脱钩已经不可避免,世界可能形成“等级化”的市场和规则体系。  相似文献   

18.
竺彩华 《外交评论》2022,(6):22-47+5
拜登执政以来,美国贸易政策安全化进一步显性化,贸易安全化甚至替代贸易自由化成为美国贸易政策的核心内容,以服务于其整体国家安全战略。美国贸易安全化转型的深层原因,是其主导形成的世界贸易体系已经不能保障其实现霸权利益,反而使其在国内外面临的结构性问题更加突出。因此,美国需要打破现有国际贸易秩序的制约,重构国内经济体系和世界贸易体系以重新整固美国霸权利益,而贸易安全化就成为其实现这一目标的战略选择。美国重构世界贸易体系的逻辑已经从经济逻辑转向安全逻辑。在实施路径上,美国在国内外推动形成了对华战略竞争统一战线,对中国强化进攻性的单边主义政策,对盟友重启排他性的多边主义政策。美国的贸易政策安全化使全球贸易体系进入了一个失序的时代,中美在先进技术和关键供应链领域的脱钩已经不可避免,世界可能形成“等级化”的市场和规则体系。  相似文献   

19.
随着《服务贸易总协议》的签署和中国的入世,中国电影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从国内电影业的现状分析入手,阐述了如何从法律的角度改革旧的体制,促进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简称《TRIMS协议》)对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具有两重关联性,因而国内学者对其性质有不同认识,有的认为它是国际贸易协议,有的认为它是国际投资协议。本文对《TRIMS协议》的地位、目的、手段、内容、及其所适用的国民待遇原则作了一定的分析,指出《TRIMS协议》本质上应该是一个贸易协议,而不是一个投资协议。协议对投资措施的规范只是达到“贸易自由化”这个目的的手段。但《TRIMS协议》又具有过渡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将来有可能会转化为投资协议,应引起我国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