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永定门又称正阳外门,另有永安门、永昌门等名号,寓意"永远安定".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闰三月,同年十月完工.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增筑瓮城,未建箭楼.明崇祯二年(1629年)十二月丁卯,皇太极亲率满蒙八旗劲旅十余万,与袁崇焕部四万人鏖战于永定门外沙子口一带,明军四位总兵满桂、孙祖寿战死,黑云龙、麻登云被俘.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军入京,明永定门守将刘文燿自杀殉国.枝巢老人夏仁虎在《旧京琐记》提到:"明崇祯之际,题北京西向之门曰顺治,南向之门曰永昌,不谓遂为改代之谶.流寇入京,永昌乃为自成年号.清兵继至,顺治亦为清代入主之纪元,事殆有先定欤?"  相似文献   

2.
(古代部分)九公元1645年我国清朝时期,清军攻克江宁,但江北未定,明军间谍积极在城内活动,企图作为内应,收复江宁。但明间谍的活动被清军将领康喀勒和巴山侦破,他们“先期捕治”,挫败了明军的计划公元1647年我国清朝时期,投降清军的洪承畴率军南下,到了浙江一明鲁王来以海给他和另一阵将土宝国写了一封密信,封洪为国公,封土为候但送信的间谍谢完文被清将巴山、张大敌的军队捕获,将书信上报清朝廷。清廷认为这是“致谋设问”,下诏慰问洪承畴,同时还嘉奖巴、张二将一明鲁王苦心经营的离间计遭到失败公元1649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相似文献   

3.
公元 1 44 9年 (明正统十四年 )的“土木堡之变”后 ,明王朝唯一的战略机动部队—— 50万京军全军覆没。 8月 1 6日 ,瓦剌首领也先挟持被俘的明朝英宗皇帝 ,由今河北的新保安、宣化和山西的大同出塞休整。 9月 ,在与英宗皇帝一起被俘的明太监喜宁的唆使下 ,欲以送还英宗为名 ,趁势进取北京。消息传来 ,满朝震惊。当时京城只有弱兵数万 ,形势危急。一些官员主张迁都南逃 ,主持兵部事务的侍郎于谦以“京师为天子之根本 ,一动则大事去矣”为由 ,拒绝迁都 ,并献策召天下勤王兵 ,誓守京城。皇太后、监国成王和大多数大臣支持于谦的主张 ,遂定战守…  相似文献   

4.
一、腾冲筑城的背景与过程 元末,云南形成滇中与滇东、滇西和怒江以西至伊洛瓦底江上游三大割据势力.随着滇中和滇东的梁王势力被平定,明军直趋滇西,大理段氏、永昌高氏土司相继归顺,怒江以西至伊洛瓦底江上游的麓川土司也归顺明军.明军在原元朝永昌府设立驿站,兴修水利,移民实边,推行卫所屯田,维护和强化边疆稳定.  相似文献   

5.
"天一阁",位于宁波市月湖之西,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私人藏书楼,始建于明嘉靖四十年(公元1516年),由当时的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藏书达7万多卷。清代乾嘉时期学者阮元评价:"范氏天一阁,自明至今数百年,  相似文献   

6.
明清之际,火器的运用在战争的胜负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明军在与后金最初交战中凭借优势火器的使用,取得了数场胜利。而皇太极在认识到新型火器装备的优势后,遂积极铸造新式火炮,并创建了八旗汉军,在火器的使用上后来居上,超过了明军,为清军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这一历史教训告诉我们新式的武器装备必须与战略决策、军事制度、士兵素质等方面的因素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其效能。  相似文献   

7.
明嘉靖年间,日本大内氏和细川氏这两大豪门争着派使团来中国朝贡,两使团到达宁波后,发生真伪之争。结果双方打了起来,不仅自相残杀,还杀害了不少中国民众,明军将领或不幸战死,或被掳走。在今人眼里,朝贡是四周弱小蛮夷向强大的中央王朝示好、臣服的表现,通俗来讲,也就是给人磕头。那为什么当时日本人要争着给明王朝磕头?磕不成还要烧杀抢掠?更匪夷所思的是,这次日本朝贡改变了明朝的战略走向,留下了深刻、长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张宏杰 《同舟共进》2011,(12):55-58
在"制度"决定之下,皇族们展开了激烈的生殖竞赛。到明朝末年,朱元璋的子孙已繁衍至100万人之多。作为大明王朝最大的既得利益集团,皇族确实是"最幸福"的群体。但李自成兵锋所至,朱姓王爷几乎没有人能活下来。明皇族两百多年的狂欢宴席,原来不是免费的……  相似文献   

9.
南京有35万年的人类活动史、2470多年的建城史和跨度1700多年的建都史,留有众多的文化遗产。六朝文化、明文化、民国文化和近代革命文化是南京的历史见证和文化遗产,是南京城市的重要"品牌"。近年来,南京  相似文献   

10.
公元 1 44 9年 (明正统三年 ) ,统一中国仅 80余年的明王朝爆发了一个惊天动地的大事变——“土木堡之变”。这一事变的前因后果几乎都与后勤有关。自从公元 1 387年朱元璋统一中原 ,将元朝残余势力驱逐到塞北以后 ,为解决军粮补给问题 ,在全国实行了且战且耕的军屯制 ,使军队成为担负作战、生产两大职能的特殊武装集团。为控制军队 ,又实行太监监军制 ,赋予太监与各级将帅同等的权力 ,从而形成将不如兵 ,兵不习战的状况 ,军队作战能力日趋低下。而与此同时 ,作为战败的蒙古族一支的瓦剌部 ,却在塞北高原乘机崛起。 1 439年 ,作为部落首领之…  相似文献   

11.
刘继兴 《传承》2009,(3):64-64
张恨水一生创作了120多部小说和大量散文、诗词、游记等,共近4000万字,现代作家中无出其右者。其代表作有《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八十一梦》等。他不仅是当时最多产的作家,而且是作品最畅销的作家,有"中国大仲马"、"民国  相似文献   

12.
李顺沐  张倩 《楚天主人》2013,(10):16-16
<正>前不久,家住宜昌市伍家岗区共和村的区人大代表曾维松,来到自己联系对象杨健明家,帮他掰"雷竹春笋",准备销往城区的酒店。杨健明逢人便说:"我家的‘雷竹春笋’今年可以卖2万多元,这还得感谢区人大代表曾维松呢!"这是伍家岗区人大代表在"创一流、促跨越"主题实践活动中为群众办实事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3.
人物简介     
《创造》2020,(5)
正付明喜,云南昭通人,中国政法大学政治学学士、行政法学硕士,云南大学民族政治学博士。云南省万人计划首批"青年拔尖人才"专项入选者。现为云南省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云南大学民族政治与边疆治理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纠纷的特殊性与多元化解决机制研究》、云南省社科规划  相似文献   

14.
明代对麓川的战争,从洪武年间到正统年间的三次征伐,断断续续持续了四十余年,动员兵力四十来万,转饷运输又在五十万以上,对明朝本身以及云南西南边疆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都产生了影响,本文特对这一重要而又复杂的历史事件作一述评。 (一)明军入云南时麓川的形势公元十三世纪左右,分布在今德宏及其以西南的傣族部落逐渐强大起来。为了争夺土地和人民,各部之间互相兼并,到了元代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与公车有关的话题不断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公车不"公"的现象被广大群众所诟病。公车不"公"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配置上不公开。尽管国家早在2011年就已经发布公务用车的管理细则,其中规定: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发动机排气量不超过1.8升,价格不超过18万元。但有些单位或部门却遮遮掩掩,明一套,暗一套,仍然超规格配车、超编制  相似文献   

16.
热词     
《中国人大》2015,(3):7
政治规矩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用大篇幅从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出发,提出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强调"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为人做事尚要遵循一定规矩,对于一个拥有八千多万党员的大党来说,更要明规矩、讲规矩和守规矩。只有严明政治规矩,我党才能在"赶考"路上不忘初心,最大限度凝聚人心民意,才能领导  相似文献   

17.
前不久,高县文江镇石龙村新兴组59岁的村民段家明经历了他一生中最难忘的旅程:辗转香港, 飞赴台湾,继承素未谋面的去台亲人段家林多达36万台币的抚慰金, 了却段家林回报亲人的遗愿。当段家明在台湾南投县从台湾张白初律师手中接过抚慰金时,老人的眼泪涌了出来。斯人已去,睹物恩情,老人喃喃地说着:"哥哥, 我来了,你的兄弟来了……" 至此,这笔从2003年8月就开始期盼亲人的遗产金结束了千日漂泊, 终于叶落归根,找到了归宿。  相似文献   

18.
方绍荣 《今日民族》2016,(11):59-60
正地处楚雄彝族自治州中部的牟定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汉属益州郡,宋称牟州,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更名定远州,随后改为定远县,明、清沿设定远县,民国三年(1914年)取古地名"牟州""定远"首字,更名为"牟定县"。境内居住着汉、彝、回、苗等24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4.6万,占全县总人口的22.69%。2016年初,牟定被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领  相似文献   

19.
正宜昌是全国知名的"茶乡",是"万里茶道"重要的节点城市,是农业部确定的国家优势茶业产区。宜昌茶叶种植历史悠久,品质优良,茶圣陆羽的《茶经》将宜昌列为八大茶区之一,称"山南茶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对宜昌就有"春秋楚国西偏境,陆羽‘茶经’第一州"的诗赞。六百年工艺传承,两万里茶香绵延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年),长盛川创始  相似文献   

20.
"有關生產的發明、技術改進及合理化建議的獎勵暫行條例"係根據一九五○年八月政務院發佈的"關於獎勵有关生產的發明、技術改進及合理化建議的决定",參考一九四二年十一月蘇聯人民委員會批准的"關於獎勵發明、技術改進及合理化建議的指示",並吸取幾年來各地區各产业在開展合理化建議工作中的實際經驗而擬定的。茲對條例草案中若干较大問題作如下說明。一、關於發明、技術改進及合理化建議的界說問題。根據一九五○年政務院財政經濟委員會公佈的"保障發明權與專利權的暫行條例"第三條关於發明界說的規定,凡創造新的生產工具、机器或創製新的生產品或研究出製造化學物品的工業方法等,均稱之為發明。應該着重指出,所謂發明,必須以能在工業製造中實現者為限。例如只是發現某種化學物品,還不能發給發明证書;可是如果創造出製造這種化學物品的工業方法時,就給予發明權,取得發明證書,经採用後按獎勵條例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