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是一部关于母爱、残疾儿童、家庭矛盾的电影。《亲爱的弗兰基》的编导将最能触动人们真情的人性中最本能的爱充分挖掘了出来。影片打动观众心灵的剧情、演员敏感动情的表演让无数观众感动流泪。这是一部很好看的电影,推荐给所有的父母们,无论残疾儿童的父母、单亲家庭的父母,还是常态家庭的父母,都会从中得到一次心灵的震撼、感动和反省。影片的结局并没有给出一个答案,但人生也许常常就没有答案的。并不悲伤,却充满着希望。没人能预知未来,人生正因未知而精彩。(唐汉)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人性观提出了“现实的人”的总概念,论证了人性的现实性在于社会物质生产劳动性是人的本性,人性的具体性在于自然性、社会性和意识性的统一性,人性的历史性在于生成性、变动性、发展性的过程性,因此,现实的人与人的现实的同一性是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的真正特色。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中国提出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百年目标,"中国制造"开始向"中国质造"与"中国智造"大步迈进,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向全世界亮出"中国智造"新形象。近日,一部纪录片《创新中国》悄然成为了老百姓话题里的热点。这部纪录片讲述了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量子通信……最热点的领域探索带来的最前沿的科技突破,让观众看到  相似文献   

4.
所有的民族志纪录片都包含叙事的表征.参鉴民族志写作对叙事本质意识的逐步增强,可以理解为在民族志纪录片制作中对叙事操控的合法性.民族志纪录片制作者必然依靠自己的判断来决定素材取舍,从而让观众分享他们的民族学学识,当然同时也有可能让他们的个人偏好和理论倾向间接地影响到民族志纪录片.结构一部民族志电影,首要考量的问题是如何让观众感到带有此类结构的影片是易于理解且富有吸引力,由此涉及各种叙事模式的应用,有些叙事模式是主题本身固有的,有些则是影片制作者设计和赋予的.尽管民族志纪录片制作者并没有以自觉的姿态来思考叙事规范,但有必要承认民族志纪录片制作应遵循特定的叙事规范这一事实.  相似文献   

5.
正"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首《长江之歌》已成为许多人耳熟能详的经典,可也有很多人并不知道它是纪录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1983年8月7日,一部名为《话说长江》的纪录片在中央电视台首播。这部关于长江沿岸地理及人文的纪录片,让中国观众第一次从荧屏上看到了国家人文地理从未有过的壮丽与真切,它释放了那个时代激荡在每个人心中的家国情怀,让每个人的心跳仿佛都与滚滚长江同频共振。  相似文献   

6.
张海国 《人民论坛》2012,(8):130-131
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论",研究"现实的个人"的本质属性及其特征,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关于人性的科学理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性特征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小康》2017,(31)
正中国"零零后"孩子们的幸福真心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所讲述的,正是一个个家庭不可复制的中国故事。今年夏天,中国第一部连续十年跟踪零零后孩子成长的系列纪录片《零零后》上映,总导演张同道表示,这是浓缩十年的一幅人生中景,"我并未想到拍摄会持续十年之久,是生命成长过程的秘密诱使我不断前行:我总是好奇地想看到我的孩子们将会被时间塑造成什么  相似文献   

8.
电影《鸟人》因其深刻的人性内涵荣获第87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整部影片在故事创作上遵循了本真人性原则,在人物性格的人性真实与镜头内容上的客观真实上有很高的德性艺术价值,引发了观众的共鸣与沉思,"文艺创作的法则就是美学原则,而美学原则的本质就是本真人性原则",由此可以看出电影《鸟人》符合低碳美学特征,是一部难得的低碳艺术作品。而该片最值得称道的就是它伪"一镜到底"式的长镜头运用,而这里的长镜头都是基于人性的真实需要来组织。为了探求长镜头是如何使影片处处闪耀着人性的关怀这一问题以低碳美学理论为切入点,从题材、叙事、主题三个方面来解析《鸟人》长镜头的低碳性质。  相似文献   

9.
取消了观众评选,春晚的危机却仍旧顽强地存在。而这一次取消观众评选,也就只能让春晚的危机欲盖弥彰——只要春晚不回到现实的人生中来,人们也就有理由不走进春晚的世界里去  相似文献   

10.
现实中的人只是通过货币交换来实现人想象中的本质力量,这是虚假的、观念上的现实性,其实是非现实的、无对象的。"现实的人"不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理性个体,而是通过现实的实践活动对人的本质力量的全面占有。这种占有不是对于对象物质性、法权性的占有,而是感性对象性的占有。正是通过"现实的人",马克思为辩证法的抽象逻辑形式觅见了坚实的栖身居所,从而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实现了积极扬弃。"现实的人"不是观念论的主观设想,而是伦理中的身体力行。现代人通过构建五官感觉的丰富性,从而实现人的每一种本质力量的独特本质,即它的对象性的、现实的、活生生的存在的独特方式。  相似文献   

11.
<正>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说,"旅游即是生活。"如果生活是一部描述人生的纪录片,旅游就是这部影片中最精彩的画面和片段。而无数个体人生的写照,因细节化的生动,而折射出一个时代的特征。从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前的30年里,旅游的概念,在大多数中国人的生活中是模糊的,甚至是陌生的。然而,如果我们将安徒生的观点推而广之,不同时代人们的旅游  相似文献   

12.
罗海波 《今日海南》2009,(10):44-45
一部长达50多集的电视连续剧《人间正道是沧桑》自开播以来,引发了众多观众的反思、争议,其意义已经超越了这部电视剧本身。该剧之所以能够打动观众,不仅在于其所描写的国共双方激烈的对抗与残酷的斗争,还在于始终张扬着人世间最能够撼动人心的人性。该剧展现出一个民族自强自立的过程,也是我们直面历史,引导现代人思考人生意义的一面镜子。正值祖国㈤华诞,本栏目编发一组观后感,希望能与广大读者共同分享观看此剧的人生感悟。  相似文献   

13.
因为惊愕,无数观众会张着大嘴欣赏这部影片。真的。这实在是一部令人难以置信的电影。反恐题材一贯丰富而且引人人胜,但是如何让一部反恐电影更多地彰显深刻的思想和人性关怀,从而区别于其他以激烈作战和反恐策略为主要情节的类型电影?《战略特勤组》别出心裁,着力于让各种观念尖锐冲突:国家安全与人性道德哪一个更重要?对与错的边界在哪里?  相似文献   

14.
读者表达     
"舌尖上的中国"到底是什么味?贵刊第7期《这个五月,"舌尖"很忙》报道了《舌尖上的中国》这一纪录片在中国播出后,社会上所引起的强烈反响。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生活习惯的人们,从微博表达、网购美食到边咽口水边等待电视节目,公众期待的恐怕不仅仅是一道食者的盛宴,还在期待妈妈的味道、外婆的味道、家乡的味道。本来,这是一部商业纪录片,制作者盯着的是国际市场。但不料,却先是激起了国人的口腹之欲,进而激起了国人精神思想上的"大波动":大味必简,每个人最想吃的,是小时候母亲做出来的味道,是外婆从小手把手教母亲做  相似文献   

15.
人学逻辑是贯穿马克思主义学说形成史的一条隐性线索。人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有机构成部分,"人的本质"问题在该思想中居于核心地位。马克思先后对人的本质给出过不同定义,其中以《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的"现实本质"定义最具代表性。事实上,人的本质问题究其根本是一个哲学问题,有其终极向度,"现实本质"定义的生存论解释不能代替本体论追问,而本体论追问的必要性源于人性的复杂性、矛盾性、二重性,也就决定了人的本质定义之多维性、多元性、多义性。  相似文献   

16.
《舌尖上的中国》作为一部介绍中国饮食,掀起观众收视狂潮的纪录片,从开播到"红火"虽然已过去一段时间了,但研究其成功创作因素,将之适当运用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可以丰富课堂教法和学法,促进有效教学的开展。我在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中进行教学实践尝试,提出了打造动态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在深刻总结我们党80年历史的基础上,站在新的历史高度,敏锐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规律,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对党的历史任务和自身建设进行的战略思考,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学习和贯彻"三个代表"的思想,不能仅仅停留于理论层面的理解和阐释,而应立足于研究和解决"三个代表"思想所蕴含的本质精神和主要目的,也是我们学习和掌握这一思想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8.
当纪录片热潮再度出现,叫好且叫座的新片频频出现.人们或许会想到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纪录片究竟是什么?是情感的体现,是对事件的回顾,还是思考的定格.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对纪录片的定义,只要你看过,只要你被感动过,人人心中都有一部纪录片.  相似文献   

19.
读书     
<正>《中国人的人性与人生》梁晓声著现代出版社出版定价:39.80元深度解剖当代中国人文化心理和国民性的纪实录本书作者以一如既往冷峻而智慧的笔调、渗及骨髓的透视深度,以及充满人文理性的文字,对当代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状况、普通人的尴尬人生,以及关于中国的文化与文化人,给出了自己的观察与评述,既是一部关于中国社会人文现状的“田野调查”,也是一部深度的社会观察笔记。在书中,作者直视人性的软弱、颂扬人性的闪光与良知的自省,  相似文献   

20.
一开始你会以为这是一部浪漫的时尚爱情片,后来感觉是科幻探索片,到最后竞发现这部电影更像是一部惊悚悬疑片。《香草的天空》着实是一部“烧智商”的电影。现实与梦境反复交织,观众的脑子会有点乱,即使全神贯注也几乎难以全部分清哪是梦境哪是现实,很累人,又会给你很大的思考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