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4月份开始,浙江温州、台州、衢州、宁波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中小企业老板"跑路"事件,其中尤以温州为甚。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些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引发了人们对中小企业的关注。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解决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其生存和发展不仅影响着经济发展全局,也关系到民生和社会的和谐进步。但中小企业面临的现状并不容乐观。当前,受汇率变动、国际市场、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在一些地区,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着融资难、出口难、能源短缺、生产成本高、社会负担重等困难,甚至出现倒闭的状况。珠三角、长三角等沿海地区中小企业大规模倒闭潮将重现等传闻不断涌现。  相似文献   

2.
何其长 《中国工运》2011,(11):15-17
企业兴则经济兴,职工稳则社会稳。作为我国企业的数量主体,中小企业在促进经济发展、推动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最近一个时期以来,沿海地区部分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方面出现难以为继的境况,并对企业职工权益实现带来不利影响。如何尽可能帮助他们重新走上健康发展轨道,更好地推动这些企业职工权益顺利实现,是当前一个重要而紧迫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3.
日本中小企业工会的特点与作用图为全总书记处书记李永海(右)在日本工会总联合会代表团演讲会上。与我国的情况大体相似,在日本社会经济结构中,中小企业也同样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日本,中小企业是指资本金1亿日元以下、从业人员300人以...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的生存赢得了合法的地位,并使其不断发展和完善,成为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5.
陈荣书 《中国工运》2010,(11):4-6,9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成为吸纳劳动力、扩大和稳定就业的主渠道。针对这种情况,十几年来,一些地方和基层的工会组织借鉴国有企业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经验,适应中小企业职工人数少、流动性大、劳动关系不稳定的特点,在县以下非公有制企业比较集中的地区或行业,通过建立区域(行业)职代会制度的形式,大力推进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经济发展,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步入关键时期。实现国民经济的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协调发展,是推动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贫困问题,贫困不但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而且会成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巨大障碍。解决贫困问题成为和谐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张金城 《中国工运》2006,(11):39-40
近年来,农民工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建设中无法忽视的重要生力军,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农民工问题日益深化为政治问题、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和文化问题,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已经摆上了重要日程。一、充分认识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重要意义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是中国社会加速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农民工是一支庞大的劳动大军,对我国工业化进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05年12月2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作的题为《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几个问题》的报告中明确指出,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是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突出特点,1990年我国乡镇企业为1850万家,总产值为8461.64亿元,职工总人数为9264.75万人。1990年乡镇企业已占全国社会总产值的四分之一,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出口创汇的四分之一,实现利税1000多亿元。乡镇企业自1985年以来以平均每年31.4%的递增率向国家交纳税金。六年来,在国家财政的增量中,50%以上来自乡镇企业。由此可见,目前乡镇企业不仅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而且也是整个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90年代将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关键时期,继续保持乡镇企业的健康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的长期增长,以及政治和社会的稳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劳资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劳资关系已成为我国社会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社会关系,劳资关系可谓社会和谐的晴雨表、风向标,劳资关系不稳定不协调,社会和谐就无从谈起。经济体制转型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出资者的资本逐利本性与劳动者利益消长的矛盾使得劳资关系日益紧张且呈普遍化趋势,劳资关系问题已经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0.
企业年金已经成为当前完善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环节,但我国中小企业的年金计划依旧止步不前.中小企业还有许多内部因素制约着年金计划的发展,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尽快解决中小企业年金计划制约因素,使养老保险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