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政论坛》2008,(16):4-4
胡锦涛强调,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并大力推进科技事业,实施一系列推进科技发展的重大方针政策,不断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极大地激发了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热情,迎来了我国科技事业大发展的历史新时期。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从科学研究理念到科技工作地位、从科技体制机制到科研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2.
科技创新是人类迈向现代化的驱动和引领力量,科技发展水平是衡量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标尺。科技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我国科技事业以其特有的维度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技底蕴,夯实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技根基。必须坚持把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支撑,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努力多出“从0到1”的原创性成果,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科技强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科技标识,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抉择。科技强国建设既遵循中国式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和原则,又具有科技创新的内在机理,彰显了新时代科技事业的典型特征和实践要求。新征程上,我们需要以科技强国建设助推中国式现代化,推动我国科技事业跨越发展,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开启了推动我国科技跨越发展、向世界科技强国进军的新征程。科技战线胸怀报国理想,勇于担当作为,奋力攀登世界科技高峰,推出一批标志性的重大成果,有力提升了我国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提振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新的重大成就,进一步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优势。  相似文献   

4.
姚建亭 《团结》2002,(4):25-26
科研院所转制是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举措,其成败与否直接关系到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中华民族的兴盛。1999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为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应对知识经济挑战,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知识科技创新体系提出了明确方向。科研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21,(4)
当今社会已进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时代,一系列前沿科技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福祉,同时也在不断挑战和冲击着人类的伦理底线和价值尺度。引导科技向善发展成为调和科技创新与人类伦理冲突之间的重要方法,这不仅是规范科技伦理秩序、解决科技与伦理风险冲突的必要前提,也是我国科技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科技工会辖有基层工会46个,职工20956人,工会会员20213人。近年来,市科技工会坚持围绕上海科技事业发展目标,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在深入实施职工素质工程,为提高职工自主创新能力营造和谐氛围、深入推进“创争”活动,着力培育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职工队伍、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建立四十多年来,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三代领导人,提出了一系列发展科技事业的指导思想、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推动了我国科技事业的进步。一、关于科学技术的地位和作用1956年党中央召开关于知识分子问题会议,第一次把科技工作作为重要工作郑重地提到全党面前。毛泽东在会上讲话,提出要进行技术革命、文化革命,革技术落后的命,革没有文化、愚昧无知的命,号召全党学习科学知识,在科学技术上赶超世界水平。这次会议的召开,是新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1963年,周恩来在上海科技会议上指出,要实现四…  相似文献   

8.
《瞭望》1998,(8)
迎接世纪之交中国科技事业新发展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强调科技:新的机遇和挑战新世纪在即,中国科学院怎样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有所作为,为国家的科技事业开拓新局面?在不久前结束的中国科学院一年一度的工作会议上,记者采访了院长路甬祥。他说,对于重任在肩的中...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同志的科技人才观是其科技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党制定和完善科技方针与政策的理论依据之一。探讨邓小平同志的科技人才观,对于系统把握和深入理解邓小平同志的科技思想,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动我国科技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科技人才的基本结构与特征 何谓科技人才?它由哪些人构成?这是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863”、“973”、“火炬计划”等著名科技计划逐渐为人所熟知,这些计划从不同战略层面推动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其中“863计划”和“973计划”分别针对的是国家战略高技术研究和重大基础研究,而“火炬计划”则开启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大幕。 1988年,为应对当时在世界范围内掀起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1.
进入新发展阶段,科技自立自强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我国科技自立自强道路的历史演进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形成了以坚持党对科技事业的领导为核心,坚持科技为民、尊重人才、改革创新等成功经验。面向未来,必须以系统观念统筹部署教育、科技、人才三方面工作,着力构建完善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能力体系:以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为基点,以吸引聚集、自主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能力为基础,以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能力、创新文化价值引领能力为保障,加强科技安全治理能力和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 《求知》2022,(5):4-9
<正>今天,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开幕了。这是我们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共商推进我国科技创新发展大计的一次盛会。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在各个岗位辛勤奉献的科技工作者,致以诚挚的慰问!5月30日是第五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我向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高度重视科技事业。从革命时期高度重视知识分子工作,到新中国成立后吹响“向科学进军”的号角,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科技创新理论是习近平将马克思主义与我国法治建设、科技创新发展实践相结合,立足国内、国际发展大势形成的理论成果。这一理论体系以推进我国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法治和发展为总抓手,统筹国内国际科技发展和法治建设现状,协调立法、司法、执法和守法共同发力,推进我国科技创新成果的孵化与转化,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科技强国和法治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指出,"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 强国富民的重要基础,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钱学森是我国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为我国科技事业和国防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我们在搜集整理钱老的许多资料的过程中,在惊叹于钱老的科学成就的同时,也为钱老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高尚的情操风范所震撼!  相似文献   

16.
首先要提高领导干部科学素质 《信息日报》1995年4月21日讯,国务委员、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宋健指出:依靠科技,是中国的希望。 我国政府充分重视科技事业发展,经济也正处于上升阶段,但科学教育水平仍有待提高,人民群众素质仍有待提高。而要提高全民的科学素质,首先要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科学素质。 宋健说,各级领导干部的决策是否科学,对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事业的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对有些领导干部由于缺乏科学意识,甚至直接参与一些违背科学的事件,抛弃科学来决策表示痛心。他说,一个国家这样的人多了是很危险的。  相似文献   

17.
《瞭望》1995,(21)
中国科技事业:面对新世纪的选择──写在全国科技大会召开前夕本刊记者随着冷战时代的结束,世界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政治冷战转变为经济热战,而科技竞争又成为国际经济竞争的核心。在这种背景下,中国也适时调整了自己的科技发展战略。最近几年,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纷纷...  相似文献   

18.
科教兴国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战略方针,已为全党所重视,但实行起来仍有许多艰巨的工作要花大力气去做。1998年6月1日,江泽民在会见我国部分院士时说:“科技界要勇于创新,以适应我国科技事业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他殷切地期望,两院院士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创新精神,加快建立当代中国的科技创新体系,全面增强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就是从创新的角度,指出了今后努力的方向。科技创新,具体分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这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但在应用过程中,我们的一些领导干部很…  相似文献   

19.
增加科技投入后要警惕浪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又一个科学的春天到了。标志着领导人治国思维新变化的第四届全国科技大会的举行,把建设科技创新型国家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次,不仅为全国人民勾勒出一个更值得期待的愿景,更使被“捧”上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关键”地位的“科技”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这是毫无疑问的。此次科技大会上胡锦涛主席承诺,将“把对科技事业发展特别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投入作为战略性投资,加大财政科技投入的力度”;温家  相似文献   

20.
回顾 8 0年来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科技事业探索的历程 ,我们党的三代领导核心都十分重视科学技术对推动历史前进的伟大作用 ,始终以敏锐的目光关注着世界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 ,为缩短中国与世界的差距 ,尽可能迅速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发表了许多的论述 ,作出了许多重要决策 ,采取了许多重大措施 ,有利地领导和组织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