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事聚焦     
《瞭望》2018,(17):62-63
15日,第123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琶洲会展中心正式开幕,释放出中国扩大进口、寻求外贸平衡发展的信号。本届广交会共分三期举行.其中在第一、第三期设立进口展区,延续往年惯例。其中,进口展共有来自34个国家和地区的617个企业参展,有12个国家和地区展团,乌克兰、泰国和尼泊尔展团属于首次亮相。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对外贸易蓬勃发展,出口世界第一、进口世界第二,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贸易国,但仍未改变贸易顺差大、外汇储备多、贸易摩擦频繁的状况。为此,国家自2006年开始调整外贸发展战略,扩大进口、促进贸易平衡成为中国外贸政策的取向。2011年第110届广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在广州与部分外贸企业负责人和行业协会代表座谈,明确提出要积极扩大进口。基于当前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颜玉华 《学理论》2009,(1):85-86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第104届秋季广交会出口成交额较春季广交会下降11%,参与本届广交会的许多人都表示,2008的交易明显比以往清淡。据广交会新闻发言人公布的数据称,本届广交会一期出口累计成交164.5亿美元,较之春季广交会下降10.8%,较之2007年同期下降3.8%;特别是出口美国的成交总额较之春季广交会下降31.3%;但是,同样在这届广交会上.  相似文献   

4.
与世界市场紧密相联的中国制造难以避免地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冲击,考验着企业能否灵活调整抗风险能力 11月6日,第104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闭幕。尽管延长了会期,但本届广交会出口成交额仍比上届下降了17.5%,这是近五年来广交会成交额的首次下降。  相似文献   

5.
广交会如何更好地向市场化转型,在百届之后显得更为迫切广交会历经50年,一年两届从未间断举办,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展”。在今年第100届广交会上,仅一期到会采购的商人数就累计达到了12万多人,成交额达221.9亿美元,比第99届增长5.8%,比去年秋交会增长15.6%。  相似文献   

6.
10月的广州,天高气爽。10月15日至11月6日在这里举行了盛况空前的秋季广交会。据统计,其间,有114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3万多人次到会,出口商品成交总额超过47.8亿美元,为历届广交会之冠。  相似文献   

7.
袁元 《瞭望》2003,(19)
一向被称为外贸之窗的春季广交会,在“非典”阴影下闭幕了。今年的广交会共有来自167个国家和地区的23128位客商与会,出口成交金额44.2亿美元,参会客商远逊于去年春季广交的12万人,出口成交额更是比去年春交会减少  相似文献   

8.
刚落幕的第91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作为我国入世后举行的首届广交会,到会客商和出口成交额双双创历史最好纪录。与此同时,入世后带来的严峻挑战也充分显现出来,尤其是国际贸易壁垒的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外贸出口的最大障碍,来自世界各国、各地区、名目繁多的贸易保护措施越来越多,使出口成交量受到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9.
1991年秋季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10月15日在广州拉开了帷幕。这个每年春秋两届在广州举办的交易会,从1957年春季开始,时至今秋,已是第70届了。 当年,克服重重阻力,举办广交会是新中国外贸史上的创举。她一开始就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关怀。特别是周恩来总理生前对广交会浇注了大量心  相似文献   

10.
面临严峻的出口形势,"中国制造"会在2008年交出怎样的答卷 "我干外贸几十年,现在是最困难的时候。"在4月15日开幕的第一百零三届广交会展馆里,南京熊猫电子进出口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燕萍告诉《瞭望》新闻周刊的这句话,显得格外凝重。每届有30万中国参展商和20万海外采购商参加的广交会,一直被形容为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去年以来,国内外复杂因素集合而来,给2008年的  相似文献   

11.
在国际贸易争端不断增多的情况下,如何协调资源与外贸的关系、培养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开拓新兴国际市场空间等,广交会将是最好的验证之地  相似文献   

12.
一周大事     
《瞭望》1990,(44)
第68届广交会开幕 10月15日上午,第68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开幕。62个国家和地区的4800多名客商,赶在开幕之日赴会。  相似文献   

13.
《瞭望》1984,(42)
香港包玉星先生提出建造大型载驳船运输宝钢进口的铁矿砂的建议,经上海交通大学有关专家的粗略论证,认为技术上是可行的,经济上是合算的。宝钢所需铁矿砂主要从国外进口。第一期工程每年需进口四百七十五万吨,第二期工程完工后,每年进口将达一千万吨。原先考虑用十万至十三万  相似文献   

14.
由于我国对化肥工业投入不足,致使化肥生产不能满足农业需要。国家只好每年花很多钱进口化肥。当然,进口化肥比进口粮食毕竟划算,因此,短期内进口化肥还是必要的,但是从根本上解决化肥问题,还是要立足于国内。本文沿着这一思路探讨了发展我国化肥工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如今,进口化妆品同其它“洋货”一样,在我国美容美发行业已有一定的市场。然而,由于人们对进口化妆品的使用有较大的盲目性和崇拜心理,一些负面效应随之而产生。因此,人们疾呼:进口化妆品该“整容”了。美容美发厅滥用进口化妆品目前,美容美发行业滥用乱用进口化妆品的混乱局面,已使众多消费者苦不堪言。据国家工商联美容业公众协会对广州等地和收集到的反映情况看,大多数美容从业人员未经正规培训,不具备从事美容的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缺乏对部分进口化妆品的识别和使用知识;部分美容行业乱封国际美容学位,乱  相似文献   

16.
胡明丽 《学理论》2012,(28):71-72
国货复进口是指在本国生产制造,并已实际出口离境的原产于本国的货物,在未改变货物形态的情况下重新中转复运进境。对我国近年来大规模的国货复进口,国内学者意见不一。有鉴于此,从导致国货复进口的原因出发,分析其产生的影响,从而尽量客观地认识国货复进口现象,并对我国相关政策的制定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走私、假冒进口药品,近年来充斥广州基层医疗单位和零售药店,品种多,数量大,手法高,连一些国有大企业也参与其中.甚至出现了大型走私、假冒进口药品集散市场.假冒、走私洋药泛滥成灾按照我国《药品管理法》规定,境外药品进口必须经中国注册,每批进口必须经国家指定口岸药检所检验才能在国内市场销售.无论是批发商还是零售点,  相似文献   

18.
粮食进口如何趋利避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农业进入WTO后过渡期之后,无论是履约的需要还是国内市场的需求,粮食进口都成为必然。如何调整和完善现行的粮食进口管理体制, 使粮食进口的"利"放到最大,而"弊" 缩到最小,是当前一个紧迫的任务。粮食进口不可避免由于近年来粮食连续减产,我国已经进入粮食供求关系趋紧、价格上涨的波动周期。尽管2004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恢复性增长,达9389  相似文献   

19.
受世界经济持续减缓的影 响,今年以来我国外贸出 口增幅一直呈回落之势,美国“9·11”事件及美阿战争的爆发又使国际贸易更加雪上加霜。作为世界经济链条上的重要一环,中国的外贸出口前景如何?今年下半年乃至明年将呈何种走势?这成为我国经济领域的一个重要话题。 作为我国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对外贸易盛会,广交会素有中国外贸“晴雨表”之称。近日闭幕的今年秋交会恰逢第90届,从本届广  相似文献   

20.
近日,中日两国政府就日本对我相关农产品实行单方面的“暂时进口限制措施”,举行了事务级别的磋商。尽管中国一再强调应探索民间企业协商解决方式,但日方以短期内难以达成协议框架为借口予以拒绝。相反在日本国内则开始对木材、元葱、西红柿等产品的进口状况展开调查,其他行业的行会组织,也借机要求限制进口,保护国内相关产业。同时,日本政府则对蔬菜等进口产品强化进口检疫,表现出保护扩大化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