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法律真实与客观真实的关系是诉讼法学界的一个热点问题。本认为,诉讼中的“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是不矛盾的,不应将两对立起来;证据的合法性要求正是为了保证证据的客观真实性;诉讼认识的相对性不能成为否定客观真实的理由;否定客观真实在实践中是有害的。  相似文献   

2.
司法改革基本理念是指贯穿司法改革全过程并在其中发挥主导和支配作用的根本指导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我国司法改革应当树立法律至上与以人为本两个基本理念,论文对其确立缘由、具体内涵、现实意义进行了详细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3.
政治结构分化不彻底以及司法权对其他权力主体存在严重的依附,导致了权力支配司法成为中国长期以来的社会现象。权力支配型司法所表现出的司法权碎片化和边缘化样态背离依法治国的精神。特别是以领导干预司法为突出特征的权力支配型司法严重影响了司法的独立性、公正性和权威性。因此,必须在权力与司法之间建立"防火墙",使领导不能干预司法;建立权力干预司法的追责机制,使领导不敢干预司法;大力弘扬法治精神,使领导不愿干预司法。  相似文献   

4.
周颖 《学习月刊》2009,(24):106-106
《工伤保险条例》、《工伤认定办法》是当前保护劳动者因工而伤后其正当权益的主要法律。工伤事故的时效是以"事故发生之日"来认定还是以"事故伤害结果发生之日"来认定,成了受害人与责任承担方纠缠不清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难以可持续发展、权力滥用现象普遍、社会明显呈现断裂样态、伦理道德架构整体性坍塌、改革共识业已破裂的当下,唯有寻求新的改革突破口,才能破解以革命方式实现制度变迁的历史循环。司法所具有的点状特征以及全局辐射性优势决定了将其作为改革的突破口是最佳选择;同时,以司法为突破口易于形成改革共识,相对完善的规则体系以及较强的可操作性为司法在转型时期完成历史和社会担当提供了充分条件。以个案为依托、限制公权力、化解社会矛盾、实现价值牵引是司法的价值所在,也是中国司法改革中必须着力提升的三大能力。  相似文献   

6.
司法改革进行多年以来,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也存在着许多尚未解决的难题。改革之所以未取得人们所期盼的成效,原因众多,其中之一在于法律从业人员尤其是法官职业伦理的缺失制约了改革措施的实施。在司法改革的背景下,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努力实现法官职业化以培育和提升法官职业伦理,尽力促进司法独立以保障法官进行独立公正的裁判从而最终实现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7.
刑事司法中法律与政策的适用问题,一直是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的重要时期,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遇到大量新情况、新问题,导致刑事司法中法律与政策适用问题更加凸显.这一问题将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过程中长期存在并发挥作用,加强对这一领域的探索、研究和总结,对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文明将有着积极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社会治理的复杂性决定了行政法必然存在大量不确定性法律概念,如何合理界定不确定性法律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法院在司法审查时所遇到的难题。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指导案例可为下级法院审理相关案件提供参考与借鉴。在涉及不确定性法律概念的指导案例中,法院实行全面审查为原则、判断余地为例外的审查方式,运用法律规范、道德价值观念等对不确定性法律概念进行解释并具体化。目前法院在审理不确定性法律概念案件时存在缺乏统一审理思路、论证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上级法院有必要加强对审判过程的引导,提升判决的说理水平,从而增强司法判决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9.
为适应当前的社会形势,党和国家提出了社会管理创新的任务。司法作为社会管理的方式之一,也必将适应新的社会形势,在诸多方面体现出对新形势的回应,司法权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应从能动司法、司法权社会化、联动司法等方面进行司法改革。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从制度上保证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如何贯彻十六大这一重要精神,是当前司法理论界和实践部门十分关注的问题。自党的十五大提出“推进司法改革”以来,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分别出台了《检察改革三年实施意见》和《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检察系统检务公开全面推  相似文献   

11.
王兰坤 《学习论坛》2002,(11):17-18
消除弄虚作假,确保实事求是的贯彻落实,关键在于建立以制度为核心的保证制约机制,从民主政治建设和依法治理,从领导干部的“官德”建设和监督制约,从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从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和工作方式纠偏等方面,形成坚持实事求是的整体合力。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与波谲云诡的国际风云相伴随,与中国的改革开放相同步,走过了30年不平凡的历程。虽然这个过程充满了起伏和曲折,潜藏着回旋与暗礁,但总体上表现为理论逻辑的不断推进,并有力地配合和支持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它本身也成为这个伟大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作者依据新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主题、研究取向、研究方式及其所形成的总体风貌,  相似文献   

13.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思想路线问题,就是要始终坚持解放愚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这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为我们提供的认识论上的强有力的保证。这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给了我们一个深刻而又宝贵的启示:要努力提高发现真理、认识真理的能力与水平。  相似文献   

14.
试论"五个统筹”新要求提出的客观必然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文福 《学习论坛》2004,20(2):31-3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五个统筹"新要求,是对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是对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关系变化趋势的深刻反思;是对前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新概括.  相似文献   

15.
始于2006年下半年开始的美国次贷危机已经发展成全面的金融和经济危机,并且正在向全球蔓延,给世界各国经济带来了严重损害.在此背景下,从更深层次层面思考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从中寻找出规律与启示,这对于坚定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坚定我们抵御金融危机的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改革开放的历史地位作出了极高的评定:“关键的抉择”与“必由之路”,意蕴深刻。中国的对外开放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的结果;是勇于和善于利用“双刃剑”的能力与智慧的体现;对外开放的伟大和正确性通过中国社会发展的事实得以证明。  相似文献   

17.
杨军剑 《学习论坛》2005,21(10):44-46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重要的转型期,国内国际迅速而深刻的变化必然对作为管理客体的人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从中国的管理实践出发,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分析由中国的特殊国情和历史遗留下来的时代烙印,探讨当代中国管理客体———人的时代性特征,可以为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8.
政治忠诚:政府执行力研究的一个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学杰 《学习论坛》2007,23(10):38-41
政府执行力是由执行主体、执行行动、执行任务构成的多维向量。提高政府执行力包括提高执行效率和校准执行方向两个方面。执行主体是提高政府执行力的决定性因素,而官员能否忠实地执行国家意志则是最后的决定性因素。20世纪以来的公共行政学,把如何保证官员忠实执行国家意志作为研究主题,中外政治发展的历史经验证明,政治忠诚是政府执行力的准绳,而现实存在的问题警示我们,政治忠诚流失正在侵蚀政府执行力的基础。理性思考告诉我们,唯有培育政治忠诚才是提高政府执行力的固本工程。  相似文献   

19.
农村殡葬改革的法社会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俊英 《学习论坛》2009,25(3):77-80
我国自1956年施行殡葬改革以来,推广火葬在城市取得了显著成效,而在农村火葬政策的实施远没有达到当初政策制定时的预期效果,农村殡葬改革的形势不容乐观.某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在丧户方面主要是偷埋偷葬、骨灰装棺再土葬、丧事大操大办等;在殡葬服务方面主要是殡葬业形成垄断、殡仪服务及配套设备滞后、公墓管理混乱等;在殡葬行政管理方面主要是罚字当头、火葬制度执行不力等.反思农村殡葬改革五十多年的历史,农村殡葬改革应在坚持"殡改目的"的前提下,推行丧事多样化,让民众有条件自由选择最后的归宿,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加快殡葬立法步伐,推进殡葬法制变革.  相似文献   

20.
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报告显示:卫生改革效果越来越差,卫生领域中历史性、结构性和体制性矛盾冲突已表现得淋漓尽致,卫生改革与发展已进入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卫生改革目的何在?如何衡量卫生改革成败?谁有权衡量卫生改革成败?卫生改革发展将走向何方?这些事关全局和卫生发展前途命运重大基础理论问题聚焦卫生改革的价值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