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独秀、李大钊没有参加中共“一大”,是历史上的一些偶然因素造成的。当时陈独秀担任广东政府教育委员会委员长,又兼任大学预科校长,因为正在争取一笔巨款修建校舍,如果他离开广州,这笔款子就会落空,所以未能出席“一大”。而李大钊当年担任北京八校的教职员联谊会议的主席,正在领导索薪斗争和暑期会务,也不能离开北京。 陈独秀、李大钊虽然没有参加中共“一大”,但并不影响他们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的历史地位。有一个“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说法,经过大致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2.
陈独秀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叱咤风云的特殊人物,几十年来吸引了众多文人和史学专家的研究目光,仅中外著名学者撰写的《陈独秀传》就不下几十种。这些传略对陈独秀的政治思想都有不同程度的分析批评与探讨。但有一点应该承认,历史学界对陈独秀正确的思想理论实事求是的肯定是很不够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对陈独秀的思想研究一直被视为禁区。直到近几年,国内党史学界才对陈独秀进行了较为客观与全面的研究,发表了一批研究成果,出版了几种关于陈独秀生平的传记。由于陈独秀的早期活动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影响,因此,我们深感有必要对陈独秀早期的思想理论作一些探讨。辟如,在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时期,如何分析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状况,把握社会各阶级间的相互关系,制定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方针与策略,就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理论家竞相探索的重要课题。其中,陈独秀对国民革命中各阶级的分析,占据着特殊的地位。本文力图对此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并求教于诸位学者、专家。 一、关于资产阶级 对于资产阶级的性质及阶级构成,陈独秀在20年代初就运用已掌握的马克思主义原理给予解剖和说明。1923年4月,陈独秀在其著名的《资产阶级的革命与革命的资产阶级》一文  相似文献   

3.
正毋庸置疑,陈独秀研究曾是党史研究的热点问题。经过较长时间拨乱反正的研究之后,"陈研"也趋于平缓。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一直强调加强党史国史研究,陈独秀研究在这一背景下又出现了升温,产生了一批数量可观、质量上乘的成果。本文拟以党的十八大以来有关陈独秀研究的相关文献作为研究对象,探析十八大以来陈独秀研究的热点与焦点问题,进一步总结研究不足,探寻潜在研究点,以便未来更好更深入开展陈独秀研究工作,客观公正地展现陈独秀的一生。  相似文献   

4.
2005年10月9日,乃江苏省历史学会陈独秀研究分会成立一周年,也是陈独秀诞辰126周年纪念日。为此,江苏省历史学会陈独秀研究分会主办南京财经大学基础部承办了为期一天的陈独秀研究高层论坛。这次论坛推出了两本有影响的陈研著作:一是该分会副会长、南京财经大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共产党首任总书记陈独秀身边,曾有一位知识型的中年女性,她清秀、贤惠,悉心照顾陈独秀的身体与生活,并参与陈独秀的一些工作与活动。她就是陈独秀的第二任夫人高君曼。  相似文献   

6.
法西斯主义在本世纪人类历史上留下了浓厚的阴影。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领袖之一的陈独秀,从1923年起直至其生命的最后时刻,自始至终地关注着这一主义的发生和发展,及其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陈独秀对于法西斯主义的批判,可以1927年的大革命失败为分水岭,分为前后两阶段。因篇幅之故,本文拟以陈独秀在大革命时期对于法西斯主义的批判进行透视,以冀进一步深化陈独秀之研究。①     一在论述大革命时期陈独秀对于法西斯主义的批判之前,有必要首先对20年代意大利法西斯主义兴起的背景和过程作一简述。法西斯主义运动之…  相似文献   

7.
关于大革命时期陈独秀与共产国际的关系,党史界有两种观点:(一)共产国际的路线是正确的,陈独秀违背了国际路线,推行一条右倾投降主义路线,导致了革命的失败;(二)共产国际的路线是错误的,陈独秀只是执行了这条路线,国际批判“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路线”  相似文献   

8.
1938年,一顶“托派汉奸”的帽子突然扣到陈独秀的头上。一时间国内舆论哗然,引发了一场“陈独秀是否托派汉奸”的大争论,造成了中国现代史上的一桩大悬案。那么,陈独秀汉奸案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相似文献   

9.
论陈独秀与托洛茨基主义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陈独秀在大革命失败后,即被迫离开了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领导岗位,之后一年多的时间里,用陈独秀自己的话说是“自1927年中国革命遭受了悲惨的可耻的失败后,我因亲自负过重要责任,一时实感觉无以自处,故经过一年之久,我差不多完全在个人的反省期间”①。对于陈独秀  相似文献   

10.
“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这一政治概念,是在我党总结大革命的经验教训过程中,由“机会主义”、“取消主义”至“陈独秀主义”、“极右的机会主义”再至“右倾机会主义”等几个不同表达形式的概念,最终被毛泽东综合概括后提出来的。陈独秀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早传播者之一,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在本世纪民主革命的潮流中,陈独秀以领袖的雄姿登上历史舞台,他披荆斩棘,勇猛无畏。然而,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革命中,他给世人留下了一个优柔寡断、软弱无能的机会主义者的形象。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呢?一、中…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名对中国革命做出过巨大贡献 ,然又有着种种是非的历史人物 ,陈独秀在中国现代史的舞台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对于这样一位历史人物进行客观而公正的评价与研究也一直是史学界关注的热点。但在 2 0世纪 80年代以前 ,人们对陈独秀的研究基本上沿袭共产国际对他的批判 ,一直没能有所突破 ;进入 80年代后 ,特别是在 90年代 ,由于各种人为禁锢的解除 ,史学界对陈独秀研究的思维更加多样、视角更为广阔、途径更加宽泛 ,从而取得的成果也更加丰硕 ,对陈独秀的研究也随之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境界。一、陈独秀研究的必要性长期以来 ,对陈独秀的…  相似文献   

12.
细节一:一大中就有所谓“左”和“右”两种倾向吗?濮清泉是陈独秀的表弟,因参加托派组织曾和陈独秀等人一同被关押在南京老虎桥监狱,在狱中,陈独秀经常和他谈起自己的经历。这些谈话给濮清泉留下很深的印象。1980年,濮清泉发表长文《我所知道的陈独秀》,披露了陈独秀许多鲜为人知的经历和见解,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在这篇文章中,濮清泉谈到陈独秀对党的一大的评价,“他说第一次代表大会中就有‘左’和‘右’两种倾向”。  相似文献   

13.
正陈独秀的自传稿是在好友胡适的怂恿和鼓动下写的,虽然只有短短两章,但却有响遏行云之势,甚至有人认为它比陈独秀的生命更重要。陈独秀去世后,他的朋友静尘在一篇悼念文章中写道:"陈独秀死了,我不为独秀的生命哀,也不为独秀的不能成功哀——因为政治上的成功不一定  相似文献   

14.
陈独秀与中国近代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独秀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人物,在中国近代革命史、文化史、思想史、政治史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中不仅积极参予教育实践活动,而且撰写了大量的教育文章,发表了许多著名的教育演讲,阐发了较为深刻而又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因此,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尤其是在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发展史上,陈独秀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一如所周知,陈独秀从青年时代起,就积极参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活动,是一位著名的爱国者和立场坚定的革命者。但直至中国共产党创建前,陈独秀的主要社会职业却是教…  相似文献   

15.
《实践》2021,(9)
正2021年"七一"前夕,电视剧《觉醒时代》的热播,把党的创始人之一陈独秀推上了热搜。百度搜索指数每天都在刷新,Vlog话题每天更新不断,成千上万的青年人到安庆独秀园"打卡"……眼下,不少青年人看待影视作品中的早期共产党人形象,颇有一种"追星"的感觉。用身边一位90后同事的话说,陈独秀已成了"新晋网红"。此时的陈独秀,与其说是一位历史人物,倒不如说是一位新闻人物。《觉醒年代》中的陈独秀,开朗豁达、充满朝气,  相似文献   

16.
杨飞 《党史纵览》2008,(6):44-47
在陈独秀的坎坷一生中.有一位叫汪孟邹的至交好友。陈独秀曾经说过:“汪孟邹是我们家的大施主。”从1903年两人相识.到1942年陈独秀黯然谓十世,汪孟邹都是陈独秀创办杂志、出版著述的有力支持者和无私援助者。也正是由于汪孟邹的坚定支持和无私援助.知识分子出身的独秀.才得以在维持生计之外.创办了多种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着巨大影响的报章杂志。  相似文献   

17.
正1932年10月15日,上海租界中外警察发布了一则令国民党当局"欢欣鼓舞"的特大新闻——他们抓获了住在岳州路永兴里11号的中共大头目陈独秀。虽然此时陈独秀已被中共中央开除党籍,另成托派",但还是让蒋介石高兴万分,立即电令上海市长吴铁城将陈独秀押往南京。之后,陈独秀开始了漫长的监狱生活。从被捕的1932年10月15日至1937年8月23日出狱,陈独秀在狱中度过了1771天。在失去自由的日子里,陈独秀经历了一生中最为艰难的岁月。  相似文献   

18.
陈独秀晚年在四川江津时,结识了一位小他20多岁的朋友——台静农,两人交往甚密,有大量来往书信,这为研究陈独秀晚年境况留下了极为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9.
刘子健 《广东党史》2010,(10):30-33
<正>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陈独秀三赴广州,指导、建立了广州的党组织,并进行了一系列的革命活动。陈独秀到广州为创党主要做了以下十项工作:一、创新教育,开启民智陈独秀抵达广州后,随即在《新民国报》刊载他关于教育方面的计划,开展宣  相似文献   

20.
陈独秀是马叙伦早在北大任教时结识的早期共产党人之一。当时,蔡元培任北大校长,陈独秀为文学院长。在“五四”运动前后由于共同参加斗争,有了接触和接近。当时,胡适曾唆使文学院部分学生发起向上海迁校的签名活动中,马叙伦洞悉胡适的阴谋,拒绝签名,并表达了他与黑暗势力誓不两立、斗争到底的意志和决心。他的主张和行动得到了陈独秀的赞同。作为文学院院长的陈独秀,批评了发起签名的学生(傅斯年和罗家伦等)。迁校一事就此了结。作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共产党人,陈独秀的言行自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