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程朔  易靖茗 《台声》2014,(2):18-19
<正>"今天的新闻发布会由我来主持",国台办1月15日上午在北京举行的2014年首场新闻发布会上,首度登台亮相的新任新闻发言人马晓光,大声地向记者们自我介绍道,"我叫马晓光,骏马的马,拂晓的晓,光明的光"。亲切自然的语音,一下子拉近了与记者们的距离。新任新闻发言人闪亮登场获好评2013年底,国台办多位局长调动轮岗。涉台记者们普遍熟悉的上一任新闻局局长杨毅,在这一拨人事变动中调任国台办秘书局局长。而原任国台办综合局局长、  相似文献   

2.
第一条外国新闻机构请求派遣记者常驻中国进行采访报道,应当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向外交部新闻司办理登记手续。第二条常驻记者不得向其所代表的新闻机构以外的其他新闻机构发稿。两个以上新闻机构要求派出同一名常驻记者,各有关新闻机构都应当分别按照第一条规定履行申请和登记手续。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新闻司办理常驻记者登记时,发给为期一年的记者证。常驻记者及其家属应当持记者证向当地公安机关申请办理居留手续,领取居留证件。  相似文献   

3.
《两岸关系》2005,(2):26-29
2005年1月26日,国务院台办在新闻发布厅举行了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李维一就台商春节包机等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李维一:大家上午好!发布会现在开始,请提问。 台湾《联合报》记者:请发言人借这次发布会的机会,帮我们评述一下过去10年来两岸关系发展的趋势,从中有哪些可以学  相似文献   

4.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新闻的写作模式往往体现出某些不同的特点。中西方新闻写作模式的差异一是表现在不同的思维方式上,中国记者比较偏重于抽象思维,而西方记者更善于形象思维。二是西方新闻记者较少采用陈述的表达方式,而注重对新闻事实的表现。他们在写作中多采用细节描写来增强新闻的可读性,善于通过形象化的比喻使新闻富有情趣,善于通过一系列动词的运用,把新闻人物、新闻事件写活,从而塑造鲜明生动的形象。通过借鉴、吸收西方新闻写作技巧,有利于我们突破固有的写作模式,进一步提高新闻的传播效果,充分实现新闻的价值和功能。  相似文献   

5.
正上海人民出版社本书收录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上海著名老记者采写的一些重大新闻背后的故事,其中既有记者们为了我国的新闻事业尽心尽职的辛勤耕耘,同时也反映了新闻背后的社会百态。  相似文献   

6.
《台声》2015,(23)
##正##11月25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在国台办新闻发布厅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本次新闻发布会由国台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安峰山主持,对两岸媒体记者关注的问题分别给予解答。两岸领导人会面翻开两岸关系历史性一页11月7日,两岸领导人实现了66年来的首次会面,并且达成了一些积极共识,这些共识对于推动两岸关系发展有哪些作用?会面达成了一些积极成果,这些积极成果如何在未来的  相似文献   

7.
2006年11月3日,中国光彩事业基金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布光彩事业基金会成立一年来的工作情况,发布会由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秘书长孙公麟主持,中国光彩事业基金会理事长谢伯阳介绍了基金会的主要工作,并回答记者提问。  相似文献   

8.
4月26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福克斯新闻网主持人托尼·斯诺接替斯科特·麦克莱伦,担任新的白宫发言人。这是白宫32年来首次任命一名职业新闻人担任这一职位。托尼·斯诺何许人也?凭什么能获得布什总统如此的青睐?经验丰富的传媒业老手在美国,记者转为白宫发言人仅有  相似文献   

9.
经验不等于关键词在岗位上干了十年八年,业务经验有了,领导经验也有了,来言去语、与人打交道的经验更是丰富。“不用准备,让记者来吧,保他满意”,这样的态度,说好听的是充满自信,说不好听的是满不在乎。结果常常是记者满意了,自己傻眼了,上级领导责怪下来了。记者采访,不就是你问我答、我说你记嘛,怎么说了那么多,那么精彩,可记者报道出来,不仅少,而且不精彩,甚至还有点负面味道呢?这不难理解,记者不是随便和你聊天来的,他在工作。如果你想到哪说到哪,记者会烦躁,而且他可能还会获得更有“价值”的新闻,不幸的是,这“更有价值的新闻”报道出…  相似文献   

10.
司晓欣 《前沿》2001,(1):58-60
新闻记者的职责就是采编、写新闻报导以宣传、警示、提醒、告诫、教育受众 (观众、听众、读者等的总体 )。记者所报导的新闻是客观发生的实事。这种事实又必须是有社会和公众效应的 ,也即有新闻价值的实事。也可以这样来表述 :所报导的新闻必须是实事 ,而且是尚不为人知 ,但又为人们所渴望知晓的实事。要抓住有社会效应和公众效应的新闻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要求记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实践证明记者个人素质高低直接影响新闻报导的质量。记者个人素质越高 ,工作中成绩就越显著 ,其作品绝大多数也是上品 ,他的报导受众就乐意接受、可信…  相似文献   

11.
陈斌华 《两岸关系》2001,(10):59-60
2001年2月—3月,新华社记者范丽青、陈斌华为大陆首批驻点记者赴台采访,迈开了两岸新闻交历史性的重要一步,备受海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由斌华撰写的《驻点台湾——大陆首批驻台记者手记》书,描述了大陆驻点记者在台经历,披露了两岸新闻流详情内幕。经作者授权,本刊将选摘该书部分精彩断,敬请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12.
新闻价值是新闻学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新闻工作的实践表明,不仅通讯员、记者采写新闻稿件需要用新闻价值这把“尺子”对事实进行筛选,而且编辑选用稿件和安排版面,也必须用新闻价值来量度。因此,正确认识新闻价值,科学地掌握这把“尺子”,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直接影响到新闻工作的实践。本文着重从新闻事实和受众的关系来考察新闻价值问题。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富裕发达地区常常有这个报社、那个报社记者来采访,这家电视台、那家电视台来录像、这家电台、那家电台来录音,而“老少边穷‘贫困地区’,新闻单位的记者却少涉足宣传报道。 贫困地区多为地处偏僻,交通、通讯不便,被人们主观上视为报道题材少;有的记者甚至认为,贫困地区去一趟乘车难,吃一餐菜色差,住一宿蚊子多,辛辛苦苦去,两手空空回。这恐怕就是记者少涉足  相似文献   

14.
《小康》2016,(22)
正美国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在古稀之年踏访红军长征路,写出了一部关于惊心动魄的远征的史诗——《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1983年,美国新闻人哈里森·索尔兹伯里一再努力,终获中国政府同意,在古稀之年踏访红军长征路,写下一部轰动世界的新闻名作《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既为人们了解这一段传奇历史提供了鲜活的感觉,也为新时期的中国记者采写新闻、讲述故事展现了新颖的范本。  相似文献   

15.
采访两会的记者张国渐渐发现了诀窍。旁听小组讨论时,等来采访的记者差不多都退场了,没"外人"时,往往能听到"不同意见",进而挖到新闻。这不,"政治课常识连续考倒8位考生"的新闻,就是他在小组讨论会接近尾声时发现的。政协委员陈运泰院士觉得“问题很重要”,必须提一提,可他并不想对着媒体大声说。  相似文献   

16.
50年,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只是转瞬即逝的一朵浪花;但就一个县区政协组织而言,却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今年6月15日,是龙岩市新罗区政协成立50周年的纪念日。日前,本刊记者有机会应邀参与了龙岩市政协组织的市级新闻单位记者团赴新罗区的采访活动,亲身感受了50年来一个县区政协的变化。50年的变迁史,从何落笔?正当记者犯难之际,见到了现任主席郑江湖。他到新罗区政协头尾已有13年,谈及变化,如数家珍。他给记者讲了几个数字,使我们豁然开朗。数字是枯燥的,但最能说明问题。那么,就从数字看50年新罗区政协的变化。变化一:领导班子与内设机构19…  相似文献   

17.
有人把2003年称为记者“挨打年”,记者挨打事件频见报端。新闻把客观公正地报道事情真相作为自己的天职,对公民的社会知情权、批评建议权、监督权应进行有效地实施。在采访报道行为中,记者的新闻采访权、报道权、监  相似文献   

18.
1991年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的汤征,携笔从戎到江苏边防总队,成为一名新闻工作者。17年来,他从基层部队的一名新闻干事,成长为总队政治部文化工作记者站主任记者。在新闻战线上,他始终坚持“弘扬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以宣传边防工作和部队建设为己任,在省部级以上新闻媒体发表稿件1270余篇,扩大了边防部队的影响,鼓舞了士气,激励了斗志。  相似文献   

19.
天高任鸟飞     
在凤凰卫视的女主持人中,比起陈鲁豫、吴小莉,曾瀞漪的知名度要稍逊一筹。自从1997年4月到凤凰卫视工作后,曾瀞漪觉得自己真正开始在新闻的天空翱翔。出生在台湾,毕业于台湾辅仁大学大众传播专业的曾瀞漪,已是祖上来台后的第七代,在她的身上有着客家人质朴、勤勉的传统,对于一位来自台湾,跑大陆新闻的记者,站在香港审视两岸的交流交往,心里也是有颇多的感慨。新闻引导她进入凤凰  相似文献   

20.
《外国记者和外国常驻新闻机构管理条例》已经一九九○年一月十一日国务院第五十三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施行。第一条为了促进国际交往和信息传播,管理外国记者和外国常驻新闻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