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墨脱: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贺广华如果说,西藏是一片充满神秘与传奇色彩的土地,那么,常年冰封雪锁的墨脱,则更加神秘,更富有传奇色彩了。艰难进山路墨脱,在西藏东部,雅鲁藏布江“大拐弯”下游,南邻印度。面积与荷兰相当,约为4万平方公里,人口不足9000,远远...  相似文献   

2.
报刊撷英     
今年2月7日,本报在一版刊登了一条消息《汽车开进墨脱城》,但不久,就听说那条公路又断了。热心读者问询,为什么前后30年耗资近5000万元,竟不能修通一条不足150公里的边陲公路?为了回答读者的疑问,记者于9月中旬徒步进入了墨脱。 墨脱北部是连绵的喜马拉雅山脉,海拔7756米的南迦巴瓦峰与其它众多的雪山犹如高耸的靠背,它导致墨脱每年长达8个月的大雪封山、与世隔绝;往下海  相似文献   

3.
墨脱探秘     
地处西藏东南部的墨脱,因交通条件险恶,至今仍是全国2000多个县中惟一不通公路的县。惟其如此,墨脱作为西藏最具神秘性的地方之一而闻名于世。1995年2月7日,《人民日报》曾报道了一条引人注目的消息:《汽车开进墨脱城》。但好景不长,通往墨脱的公路很快又断了。此后8年间,国家多次斥巨资修这条路,然而都功亏一篑。现在,进出墨脱县要么依赖马帮,要么步行。  相似文献   

4.
边防生死路     
李刚  孙彦新 《半月谈》2001,(16):72-73
墨脱,这个地处喜马拉雅山南麓的西藏小县,人口约有9000人。奔腾的雅鲁藏布江从这里咆哮而过,直泻印度,它紧邻非法的麦克马洪线,军事意义十分重要。自1962年以来,一批又一批的军人来到这里,担负边防执勤任务。这里封山期长达8个月,是全国惟一不通公路的县。部队、地方每年几百吨的物资,都靠着战士、民工的肩膀运进来。  相似文献   

5.
把县城全部连接在公路网上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960万平方公里的版图上,人们很难注意到隐缩在西藏高原东南端一个叫墨脱的地方。然而在中国的公路发展史上,墨脱却成了终结一个时代的  相似文献   

6.
<正>第一次听说墨脱这个名字是从电视上。上世纪80年代初,新闻联播播过一条新闻:有一位来自西藏墨脱的全国人大代表,为了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步行了15天才到达有公路的地方。当时我就想,我们国家还有这么偏僻的地方?于是翻开地图看了看,发现墨脱位于西藏东南部,喜马拉雅山脉的东段末端。由于位于雅鲁藏布江大峡湾腹地,地质活动强烈,又是印度洋的暖湿气团进入大峡湾青藏高原的东大门,降雨充沛,山地陡峭,塌方、  相似文献   

7.
高原掠影     
西藏四级人大代表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超九成,喇嘛成为义务消防员,京剧藏戏《文成公主》备受关注,国家再斥巨资保护西藏文物,全国唯一不通公路县墨脱将“摘帽”,我区投资维修保护达杰林寺,  相似文献   

8.
鲁苓 《新东方》2008,(11):49-51
一、Verschueren语用学的核心理念 语用学家普遍认为,当今语用学已成为与语义学、音位学、句法学等具有同等地位的分支学科,它有着自己的理论框架、描述方式以及所关注的问题,其宗旨就是对话语行为作动态研究和分析。需要指出的是,就其宗旨而言,已有的语用学理论的解释力还是不尽人意的。  相似文献   

9.
“我爱书法,因为它是一个黑白分明的美的世界。书写心声,用点线抒发文学情感乃平生一大快事。在书海中泛舟,有搏击,也有欢乐。那是认识和进取的搏击,那是创造和超越的欢乐。”年近六旬的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林岫,很善于运用诗的语言描述自己与书法的不解之缘以及书法给她带来的无限欢乐。  相似文献   

10.
一些社会学家提出“模糊青年”的概念,用它来描述那些能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因而在事业上左右逢源的年轻人。“模糊”一词来自自动化程度高、性能极为敏感的模糊电器的启发,意为主动适应、善于调整。如模糊智能洗衣机,能根据衣物的面料、质地、重量等,自动地调节用水量、水流速度和运行程序等,以达到高效节能地完成任务的目的。与此相类似,模糊青年的特点是:有强烈的位置感,能找准自己的位置,以位置的要求塑造自己的行为。  相似文献   

11.
沈越光 《黄埔》2020,(2):61-63
2018年11月8日,我们浙江税务援藏组一行人因天气恶劣道路受阻几次后,再次向墨脱进发。墨脱是中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雪好不容易停了,车子走走停停已经4个小时,但好像还在同一座山头上盘旋。轮胎不停地打滑,窗外有时还会看到翻落到山下河道里的车子。天快黑了,说实话,我心里有点害怕。我缓缓打开车窗,想透一下气,当高原特有的山风吹在我脸上的时候,我又一次想起了我的爷爷。  相似文献   

12.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国家环保总局、国家林业局: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墨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扩界更名为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请示》(藏政发[1999]50号)和国家环  相似文献   

13.
<正>德阳沟在哪里?您不用费力去想它在哪里,这是位于西藏墨脱喜马拉雅群山中的一个小山坳。上世纪70年代国家组织过大规模的青藏高原科学考察,虽然多支考察队跃跃欲试,试图进入德阳沟,但终因其时中印边境反击战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尽,而未能如愿。1992年10月至1993年6月,孙航、俞宏渊和我3人为完导师吴征镒院士主持的国家  相似文献   

14.
《中国残疾人》2013,(9):61-61
墨脱,这里有藏传佛教的圣山贡堆颇章,这里有西藏最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这里被世人称之为"西藏的西双版纳"。在这个高原孤岛上残疾人事业刚刚起步,县残联的洛桑次仁就像一个勤恳的拓荒者,终日奔波着。他的想法很简单,自己多干一点,让残疾人过得好一点。2005年,右腿残疾的洛桑次仁调至县民政局工作,负责残疾人救助等工作。为了尽早掌握残联业务,他不知疲倦地努力学习业务知识,很快从一个门外汉逐步成为残疾人工作骨干。2006年,墨  相似文献   

15.
1998年秋天,国庆节期间,我和南京大学的一些外国专家去了苏州。那是在中国被称为人间天堂的两个地方中的一个,另一个是杭州,马可·波罗把它描述成“神仙的城市”,“那儿享受不尽的快乐让居住在那里的人们觉得自己如同生活在天堂一样。”马可·波罗描述  相似文献   

16.
成功的领袖必定拥有良好的直觉,他们习惯使用自己的领导直觉来评估每件事物。有人生来就具有很强的领导直觉,有人必须下苦功夫才能发展直觉,以致运用自如。不管哪种情况,领导的直觉都会逐步演化成长.其结果就是先天能力与后天技巧的结合。这种经过操练的直觉涉及领导的问题时就显得特别突出。描述这种直觉最好的方法是.把它看成掌握未知数的能力,以使我们得以明白并且运用这些因素来实现任务。  相似文献   

17.
在文学批评史上,主观批评在本世纪初的西方颇为流行,影响较大。它把批评描述为批评家面对作品所产生的一种印象式感受、联想式思考和主观化感悟,认为批评家只须在作品面前保持自己微妙的感受性,如实说出自己的内心感觉和潜在印象,就等于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至于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真实完整地  相似文献   

18.
大变局     
蒋家华 《创造》2009,(7):80-81
为什么房价降不下来?为什么赵丹阳要花200多万美元去跟巴菲特吃饭?为什么力拓要在最后时刻出尔反尔?《大变局》在全球化视野下对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的深刻把握,以及对大量热点经济事件的细致描述是它绝无仅有的特色。书中通过这些生动、精彩的案例故事对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存在的弊端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对中国经济如何转型及其未来走势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力图给读者以现实的启发和思考。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个心理学研究者,几十年来我一直在琢磨人类的心理——它怎样发展,怎样构成。它的全貌又是什么样子。我也研究了人们怎样学习,怎样创造,怎样领导,怎样改变他人或者自己的想法。总体来说,我对典型的心理活动过程所做的描述感到满意——要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  相似文献   

20.
情系墨脱     
杨柳 《传承》2010,(10):58-59
过了嘎瓦龙雪山的多热拉山口,就踏进墨脱县境。这块总面积34000平方公里的土地,深藏于东喜马拉雅山脉中,到处是高山峡谷,没有多少平地。墨脱不通公路,只能走骡马驿道或人行小道,生产生活物资全靠人背畜运。县交通局因为没有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