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城乡社区治理与利益协调机制的内在逻辑按照全球治理委员会对"治理"(governance)的界定,治理是指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互动过程。这一持续互动过程的基础是利益的协  相似文献   

2.
城乡一体化视野中的农村社区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在步入"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时期,党中央提出的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策略,为破解我国农村社会发展滞后的问题找到了切入点。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村社区建设,要确立整体意识,变城乡社区"二元治理"观为"一体发展"观,实施城乡社会管理体制和制度创新,为农村社区建设营造良好外部宏观环境,通过完善的服务将农民凝聚起来,唤起农民对社区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3.
农村社区是农民生产生活的基本社会共同体,也是国家对农村实施行政管理、提供公共服务的基本平台。我国的农村社区建设包含了行政管理、公共服务和社会交往三个维度,行政管理维度和公共服务维度是围绕着社会交往维度而展开的,行政管理的革新和公共服务的强化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增进农民的社会交往。在农村社区建设中,应通过农村集体产权改革及探索建立开放平等的农村民主协商治理体制,推动建立适应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新型乡村治理体制机制,促进"邻里守望、和谐互助、融合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城市社区正在成为城市社会举足轻重的一部分。治理理论以其先进的理念和运行方式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社区建设中。然而,治理理论在城市社区发挥作用的自主性、充分性、系统性等方面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为解决这些问题,在社区治理实践中,必须改变过去存在的自发性、片面性、缺乏系统性的观念和做法,改变"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式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用联系的、系统的方法实现结构化的城市社区治理,并对其诸多的结构要素及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城市社区治理结构应具备四大要素:目标、载体、制度、运行方式。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城市社区治理的"树形结构"来阐明。  相似文献   

5.
陈伟 《学习与实践》2023,(4):121-130
囿于偏离中心的城市空间规划,保障房社区似乎天然面临着城市居住空间的“分异”和资源分配差异的“极化”,直观影响着居住福利的再分配。基于对保障房社区走向社区融合抑或分化的问题考辨,本次研究从空间视阈出发,对多维度的空间意义及与其紧密关联的居住福利风险肇因进行了学理分析,以“空间再造”作为中介理念,进而提出“服务型社区资本建设”下“阶层-空间-福利”进行三方联动的可能,从而在融合角度达致保障房社区对“空间生产”和“空间消费”的双重需求。由此,本次研究甄选南京市D保障房片区作为相对独特且典型的一个空间治理单元,分别从个体层面、组织层面、制度层面出发,将“融合抑或分化”的思考嵌入对社会空间分异和居住福利治理的扎根式论证之中,希冀归纳出有别于常规型社区治理、旨在追求兼具社会公义与市场效率的新的空间治理范式,为国家或地方风险治理提供具备时效性的实证参考。  相似文献   

6.
论社区警务与社区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日益复杂的公共事务和丰富多样的社会需要,政府作为惟一的治理主体显然难以适应,公共权力资源的配置应适当向社会和社区转移。社区警务战略推动了多元治理主体的出现,这使得社区内的各种团体、组织和个人成为社区警务更为广泛的力量。对社区警务而言,在政府推动与社区自治相结合的合作型治理结构下,政府仍在整个网络内居于主导地位,但在政府权威和社会自治团体分享社区治理过程中的公共权力时,必须重视相互之间的合作,各治理主体要通过制度化和非制度化的机制来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最终实现社区警务的各项目标。  相似文献   

7.
正城市社区是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其治理的好坏对于城市安全、城市环境、城市稳定和城市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我国很多城市在社区治理实践中都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创新,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新鲜经验,基本建立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街居治理新格局,初步实现了政府依法行政管理与社区依法自治的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1]。但在这一过程中,同时存在着社区人口膨胀、社区资源紧缺、社会服务缺位、社区精神沦丧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国城乡社会异常快速的变化引发了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其中包括日益严峻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而城市社区已成为各种社会问题的一个聚合终端。这种异变标志着以往城乡二元结构理路的失败,也意味着必须对城乡社会发展及社区治理的理念与路径进行深刻反思和检讨。为此,应具备城乡社会变迁的统合性视野,树立"全域城市社会"的理念。城乡社会发展的合理性、人文性和品质性以及社区生态治理的探索,都绕不开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的合理性和公平性这一核心问题。运用社会资源配置这个杠杆,促成生态社区建设过程的基层治理的转型,各地的实践探索是富有成效的,如杭州市上城区通过"联街结社"共建社区生态文明,佛山市南海区里水社区以"美村计划"构建公园里的城市,临安市"绿色家园、富丽山村"的绿色新社区建设,等等。从一定意义上讲,这类探索是推动当今中国走出初级的、粗放的旧式城镇化,真正转向高级的、精致的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城市社区治理的发展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宏山 《传承》2011,(4):49
卡尔·波拉尼指出,现代社会的源泉和基础是市场经济,现代社会的各种变化受双重运动支配,即"市场的持续扩张以及这一运动所遭遇的在特定方向上制约其扩张的反制运动"。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改变着经济和社会结构,而且会对政府治理构成挑战,并促使政府重构治理结构和治理方式。这一发展逻辑为理解中国城市基层治理变迁及面临的挑战提供了较好的解读视角。  相似文献   

10.
杜晓溪  俞思念 《求索》2011,(5):61-63
考察政府职能的历史演进不难发现,政府主导只有契合社会发展的需求,才能发挥其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当前,实现城乡均衡发展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这就意味着必须转变以往经济导向的社会治理范式,对政府职能做出相应的调整,通过优化政府宏观主导、提升政府公共服务、强化政府资金支持和完善公民政治参与等路径,积极探索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政府主导方式,同时合理界定政府主导的必要限度,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规范有序、公平均衡的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11.
<正>"两岸一家亲,根基在民众,动力在基层,依托在社区。"2014年9月18日,两岸城乡社区治理座谈会在云南丽江召开。来自海峡两岸30多名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社会组织成员和基层社区代表共聚一堂,畅谈社区治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共话两岸亲情厚谊。两岸城乡社区治理的特征与模式内地与台湾地区拥有共同的文化传统,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在城乡社  相似文献   

12.
茹婧 《长白学刊》2024,(1):122-134
城乡结合部社区作为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过渡形态,其“亦城亦乡”的混合形态为城乡社区治理带来了巨大挑战。如何实现以人为本的社区发展治理与生态治理的有机融合,进而推动我国新型城市化高质量发展,成为值得深入探讨的重大议题。本研究以成都市公园社区示范点为例,以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空间理论为视角,以“空间断裂—空间修复—空间适配”为分析框架。研究发现: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生态空间与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相“切割”引发了城乡结合部社区的“新陈代谢断裂”;通过空间修复与空间营造,城乡结合部社区实现了从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分类而治转向空间适配的绿色融合式治理。“绿色融合式治理”是一种以“绿色”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社区治理创新机制,包含“多元主体联动”“空间尺度再造”与“空间资源融合”的内在机理,不仅拓展和丰富了社区治理的理论维度,更生动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对于西方现代化的超越。“绿色融合式治理”不仅是中国城乡社区治理的机制创新,也可为世界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进一步推进全球生态正义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社区治理与服务:社会治理和国家治理的基础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导语社区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离不开社区的有效治理和服务。推进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是社区建设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主题。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工程,也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工程,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前提。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  相似文献   

14.
社区区别性治理是在现代化背景下,同一社区中居委会等主要治理主体针对本地居民和外来人口所表现出的在治理态度、治理过程、治理内容和治理效果等四个方面的不同和差异,最终加大了本地居民与外来人口的区隔,降低了社区满意度,阻碍了社区共同体建设的一种过渡性的治理方式。它既是传统管理与现代治理交织的产物,也是社区治理理念滞后、户籍制度藩篱和城乡二元结构固化的结果,必须从转变社区治理理念、推进系统性户籍制度改革和弱化社区内部结构边界三方面跨越社区区别性治理,最终达到社区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社区治理与城市流动人口管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蔡小慎  王天崇 《前沿》2005,(1):179-182
我国城市化过程的加快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选择 ,而城市化背景下城市中社会流动人口的急剧增长 ,既给我国的城市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 ,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新问题。文章剖析了城市流动人口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政府管理错位 ;市场调节低效 ;社区治理薄弱等不足。从政府与社区互动、流动人口的归属取向、社区流动人口管理与城市建设等多个层面上分析了城市流动人口管理中社区平台的意义。从流动人口的社区档案管理 ;城市流动人口的社区教育 ;城市流动人口的社区服务等三个角度探讨了我国社区治理与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城市化的推进改变了城乡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结构,也促使不同代际的少数民族群众的社会资本产生了巨大的差异,并且直接影响到了他们参与社区建设的行为.文章以社会资本为分析框架,设置信任、关系网络、互惠规范三种指标,分别测量社会资本的达高性、广泛性、和异质性;关系的强度;信任以及互惠规范.总结得出现阶段强关系以及建立在紧密的强关系基础上的信任在少数民族社区依然占据核心位置,但松散的弱联系也在逐步发展,并对少数民族参与社区建设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10多年来,在大连人的心目中,"社区"的概念经历了一个从模糊到清晰、从抽象到具体的发展过程。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我国正处在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重要时期,社区日益成为各种利益的交汇点、各种社会矛盾的集聚点、社区建设的着力点和党在基层执政的支撑点。  相似文献   

18.
邹晓宇 《重庆行政》2014,15(5):37-38
正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城市社区社会结构日益多元,社会诉求日益多样,社会心态日益复杂,各类新型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城市社会进入了矛盾凸显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社会治理"与"社会管理"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却蕴含着重要的理念转变。社会治理更加注重主体的多元参与,更加重视运用经济、市场、法律、科技、行政等手段的综合治理。因此,如何通过协同作  相似文献   

19.
刘捷 《前沿》2011,(10)
作为服务型政府建设理论基石的治理理论,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是在当时西方各国政府管理失效,面临众多管理危机时西方学者所探寻的理论出路。本文探讨了我国处于治理转型时期的服务型政府建设之路,以治理-善治理论指导政府转型,试图以治理理念揭示和分析服务型政府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20.
周大鸣 《思想战线》2012,38(5):11-17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社区建设动员过程中,将各民族视为一体的居民动员逻辑,忽视了社区中各少数民族历史地和实践地形成的民族意识和组织结构特征,从而导致城市社区中民族关系的紧张。一个包括各民族在内的多元主体治理的权力格局的形成是社区自治的必然趋势和要求;具有自我管理能力的社区自治组织结构设置,是实现社区自治的制度保证;动员各民族居民共同参与,则是通过实践实现社区自治的群众基础。在多元治理主体的互动中,实现社区资源的优化整合,才能真正推动我国城市社会建设中的社区治理向社区自治方向前进,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