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台湾当局对两岸经贸实行限制性措施的“戒急用忍”政策,并不能阻挡台商赴祖国大陆投资;在经济利益和市场法则的驱动下,台商纷至沓来,投资势头有增无减。据台湾“经济部”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去年台当局核准赴祖国大陆投资案件为729件,比上一年增长了90.8%;投资金额为16.1亿美元,增长了31.3%。迄今台商赴大陆投资案累计已达15602件,总投资金额已接近100亿美元。台商赴大陆投资额已跃居台湾对外投资的首位。看好祖国大陆极具潜力的消费市场,是台商赴大陆投资的主因。由于祖国大陆被认为是21世纪全球最看好的经济成长地区,世界…  相似文献   

2.
随着海峡两岸经济关系的不断发展,台商对祖国大陆的投资热一波接一波,虽经台湾当局多方抑制但从未冷却。目前的统计显示,台商在祖国大陆投资企业已达3万多家,投资项目遍及各个领域,台商及其家属经常往来并居住祖国大陆的约有20万人。这些数字说明,祖国大陆投资环...  相似文献   

3.
从20世纪80年代起,台商即开始试探性对祖国大陆进行投资,其后以在资金、技术和人文语言方面的优势,充分利用当地劳动力和资源,结合祖国大陆对台商投资“同等优先,适当放宽”的政策优惠,很快在诸多投资领域取得成功,尤其是其技术转移和管理理念比较符合地方需求,从而推动其投资迅速向更  相似文献   

4.
《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的颁布,台商欢欣鼓舞,如沐春风,倍感亲切温馨,认为祖国大陆投资环境的改善,台商合法权益的保护,将会给台湾同胞的投资和发展带来广阔前景,台商投资祖国大陆的  相似文献   

5.
台商建言     
台商办理多次有效签注年限还应当延长 台商到祖国大陆投资,与一般观光旅游不同。现在只能申办一年、两年多次有效签注,时间太短。建议主管机关能否将申办时限延长至五年。当然,最好与投资期限一致起来。  相似文献   

6.
台商——岛内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商”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一个新词汇,有其特定的涵义,指的是从台湾到祖国大陆进行投资、经商的企业界人士。80年代初期,台商的数量很少,也未引起各方注意。自90年代特别是进入21 世纪后,由两岸贸易日趋兴旺而带动到祖国大陆投资的台资企业和台商越来越多,目前,号称有10多万家和数十万之众;投资合同金额越来越大,已达1000亿美元;投资地域越来越广,几乎涵盖祖国大陆(除西藏外)的所有省市;投资规模由几十万美元逐渐扩大到几百万、  相似文献   

7.
台商建言     
“同等优先 适当放宽”的力度要加大 中国即将加入WTO,世界各地的商人纷纷看好大陆市场,台商更是看好祖国大陆的市场,希望政府统筹规划,加大“同等优先 适当放宽”的力度,吸引台商投资。  相似文献   

8.
李铭 《台声》2003,(1):42-43
在北京待了12年,看到了无数的台商们,兢兢业业地努力奋斗,为的只是想在祖国大陆的一隅树立起自己的品牌或成就,以能回台湾光宗耀祖一番;当然祖国大陆遍地的无限商机也是吸引着无数台商前来投资的主要因素。台商会将祖国大陆作为离开岛内投资经营的首选,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应是两岸属同文、同种、同文化背景所致;台商们来到祖国大陆,沟通上无障碍,也使得台商们很容易发挥自我的专长及专才。但是同样的辛苦付出却换来了不同的结果,这其中是有许多值得探讨的地方。大多数的台商们经常所言都是“我们是来经商的,不是来搞政治的,所以…  相似文献   

9.
根据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台商在祖国大陆投资可以采取的方式主要有:(a)举办合资、合作和台商独资企业;(b)合作勘探开发自然资源;(c)开展补偿贸易、加工装配、合作生产;(d)购买企业的股票、债券;(e)购置房产;(f)取得土地使用权,开发经营;(g)购买国有小型企业或者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不难看出,与外国投资者相比,台商的投资领域和途径更为明确和广泛。近年来,随着台商在祖国大陆投资规模的扩大,投资领域不断拓宽,投资途径呈现出多样化。但是,在具体实践中,很多台商为了规避祖国大陆法律关于投资方式等等的限制,往往采取隐名、挂靠、虚拟投资者…  相似文献   

10.
张晓强 《台声》2004,(6):34-35
“知己知彼,扬长避短,勇于开拓,善抓机遇”是商家成功之要。从以上思路考虑,我对台商在祖国大陆扩大投资的商机有以下几点看法。可考虑扩在投资的主要领域 我们于2002年2月公布了《指导外商投资方向规定》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2年修订本)。其中的“鼓励类”,总体上看,就是今后一段时期祖国大陆鼓励发展的产业,其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会比较好。其中包括现代农业、矿  相似文献   

11.
去冬今夏,台湾媒体不断刊载台商在祖国大陆的有关报道:如"投资大陆的几点注意"、"台商的赚钱法则"等经验总结;"在大陆经营的问题和策略"、"适度开放两岸经贸限制的要求"等。其中有一条特别引起人们的注意,那就是台商之间的竞争已经延伸到了祖国大陆市场。这种竞争表现在哪里呢?它向我们说明了什么?有哪些启示呢?"台商杀台商"台湾省彰化县魏氏四兄弟创办的小企业"顶新"公司,趁开放两岸探亲的机会,1988年携带几百万元新台币来到祖国大陆投资,20世纪90年代初凭着他们在台湾时曾为多家速食面厂提供过油脂的经验,决定生产刚问世不久的方便面,并取名为"康师傅",由于该产品质量纯、口感好,仅  相似文献   

12.
祖国大陆一贯重视保护台商在大陆投资的合法权益,并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早在1988年7月,台湾当局开放台湾民众来大陆探亲才半年多时间,国务院就制定实施了《关于鼓励台湾同胞投资的规定》。1994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又公布实施了《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据此,福建、四川、江西、湖北、海  相似文献   

13.
郑清贤 《人民政坛》2009,(12):35-35
根据商务部的统计,截至2006年底,祖国大陆共批准了7.18多万个台商投资项目,合同投资金额1016.35多亿美元。可是根据台湾“投审会”的统计,截至2006年,投资大陆的台资项目只有3.44万个,投资额仅为548.98亿美元。造成两者数据不一致的主要原因在于很多台商采取了隐名投资方式。  相似文献   

14.
台商建言     
在东南亚和南美的大多数国家,增值税率一般在5—7%;祖国大陆将增值税率定为17%,台资企业的成本负担相对而言比较重,影响了台资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希望祖国大陆能了解台商的处境与苦衷,将税率定得更  相似文献   

15.
新世纪台商投资心态嬗变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上世纪 90年代初以来 ,台商掀起持续的祖国大陆投资热 ,在大陆已形成以台商投资者和台籍管理人员为主体的台湾人移居群体。进入新世纪 ,随着大陆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两岸经贸关系的日趋密切 ,特别是台商投资事业的发展和与大陆社会的逐步融入 ,使台商在投资心态、思想观念以至价值取向等方面都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6.
吴铭 《统一论坛》2004,(2):39-41
改革开放以来,台商投资祖国大陆在上个世纪相继经历了初期投资阶段(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初期)、平稳发展阶段(9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期)和加速发展阶段(90 年代末至今)。20世纪90年代末,以岛内的中小企业为主体,以“三来一补”外销模式为主的投资结构,  相似文献   

17.
“投资指南”要有针对性 我们到祖国大陆投资,首先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是对投资环境不熟悉,特别是各种手续怎么办理不清楚。我们也看到当地印刷的《投资指南》,大都比较笼统,没注意问答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应具体明确告诉投资者必须办哪些手续,先办什么后办什么,找哪些部门(他们的办公地址、联系人及其电话、办公时间),防止犯什么错误等等。总之要有针对性,实用性,便于掌握操作。 希望《两岸关系》杂志提醒一下,在这方面对各地作些指导。  相似文献   

18.
苔萱 《台声》1999,(12)
设在东长安街华诚大厦三层的北京市台商投资服务中心和北京台商协调中心已正式开展为台商投资的服务工作。成立北京市台商投资服务中心和北京台商投诉协调服务中心是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对台经济工作,进一步为台商投资祖国大陆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完善台商投资咨询和投诉协调工作的一项举措。北京市台商投资服务中心的主要任务是:为台湾同胞投资者介绍项目和合作伙伴,提供投资咨询;接受投资者的委托,代办设立台资企业过程中的各类文件和申报手续;办理台资企业确认、台商多次人出境和购置商品房等事项过程中的…  相似文献   

19.
近20年来,台湾商业企业积极布局祖国大陆,提升了其产品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新世纪以来,台商投资大陆逐步显现的新特点和新迹象引人注目。布局大陆提升全球竞争力目前,台商投资已形成“军团效应”,产品从研发到投产都有相关资源  相似文献   

20.
前段时间,本刊记者曹京柱到海南、江西等省采访,接触到一些台商。深入交谈中,他们道出了许多真情真言,有对改善投资环境的看法,有对台胞投资的感见。闲聊式地交谈,能够敞开心扉,当时并未想作报道。可是,时过多日那些火辣辣的话还在记者的脑海回响,更觉得它对我们各地各级官员和到祖国大陆投资的台胞都颇有参与价值,于是,记者稍作疏理,加以披露,以下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