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妇运》2012,(5):33-35
2001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两个纲要颁布十年来,确定的主要目标已经基本实现,妇女儿童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2.
《中国妇运》2012,(4):12-14
2001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两个纲要颁布十年来,确定的主要目标已经基本实现,妇女儿童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2011年7月,国务院颁布实施了《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简称“新两纲”)。新两纲制定了未来十年我国妇女儿童发展的目标和策略措施,为进一步改善妇女儿童发展环境,推动妇女儿童事业实现新跨越提供了政策保障。  相似文献   

3.
《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简称两纲)于2001年5月22日由国务院颁布实施。其中,妇女纲要设置了6个领域(妇女与经济、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妇女与教育、妇女与健康、妇女与法律、妇女与环境),34项主要目标、100项策略措施;儿童  相似文献   

4.
妇幼卫生工作是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中国妇幼卫生工作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为核心,开展以保护妇女生殖健康为主要内容的生殖保健服务,努力提高我国妇女的健康水平。在新时期,面对机遇和挑战,要不断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妇幼保健需求,坚持“以人为本”,发展以妇女为中心的生殖健康事业。  相似文献   

5.
林言 《人权》2002,(2):18-19
2001年5月,中国政府发布了《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O01—2010)》。新的《妇女发展纲要》将男女平等作为促进中国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确定了妇女发展的6个优先领域,即  相似文献   

6.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国家统计局拟定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性别统计重点指标目录》(以下简称《目录》)已经国务院领导同志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执行。建立和完善性别统计工作制度,是实施《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建立和完善两个纲要性别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促  相似文献   

7.
自2001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以来,我国妇女儿童事业取得新的发展。妇女就业人数稳步增加,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的比例提升,城乡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小学男女童入学率均达到99.4%,妇女平均预期寿命由2000年的73.3岁提升至75.25岁,妇女儿童的生存与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历个纲要确定的各项目标基本实现。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的数量急剧增加。据权威部门预测,2005年流动人口数量将达到一亿三千万,2010年接近一亿六千万。流动人口数量剧增,面临的问题———特别是流动人口中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计划生育、义务教育和权利保护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流动人口问题特别是其中的妇女儿童问题越来越引起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在《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中,对流动儿童的就学问题和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问题提出了具体的目标要求和策略措施。为了探索解…  相似文献   

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10.
《今日海南》2008,(3):30-31
海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的实施,结合海南实际情况于2001年9月颁布了《海南省妇女发展规划(2001—2010)》。近年来,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宣传,始终把贯彻《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和《海南省妇女发展规划(2001-2010)》工作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大事来抓。纲要和规划的实施改善了全省妇女生存与发展的社会环境,维护了妇女的合法权益,加速了男女平等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人权》2005,(4):10-17
进入新世纪以来,联合国分别于2000年和2002年召开了千年首脑会议和儿童问题特别会议。2003年,亚太地区召开了第六次儿童发展部长级磋商会议。上述会议分别制定了社会发展、儿童发展的全球和区域目标。近年来,中国政府遵循并恪守联合国和区域会议精神,按照全球和区域会议制定的行动纲领,坚持儿童优先原则,严格履行对《一个适合儿童的世界》和《巴厘共识》的目标承诺,认真贯彻实施《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在儿童生存、发展、保护和参与方面取得了新的成就,基本实现了《巴厘共识提出的儿童发展的八项区域目标。一、政策与措施1、进…  相似文献   

12.
《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颁布后,我部按照《纲要》提出的目标要求,结合部门实际制定了《劳动保障部门贯彻落实<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实施方案》,提出了未来十年在劳动保障领域促进妇女发展的具体目标和措施。我们将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耿科研 《前沿》2011,(24):251-253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是新时期、新形势下我国教育和人才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和目标向导。高等学校承担着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的双重重任,两个《规划纲要》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指导。这其中,通过认真学习两个《规划纲要》,从而进一步加深认识、提高意识水平、积极推进高校师德建设是高等学校实践两个《规划纲要》宏伟目标的重中之重和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百花争艳,万木竞春。新世纪充满了勃勃生机和希望。《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发布实施,这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强有力体现,是新世纪进一步推动实施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重大举措,是全国亿万妇女儿童的一件喜事、大事。 新中国成立50年来,我国妇女儿童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20世纪九十年代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的颁布实施,使妇女儿童的生存、保护和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儿童优先原则逐步深入人心,我国妇女儿童发展的社会环境和条件得到…  相似文献   

15.
《中国妇运》2008,(6):6-9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妇联儿童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大力实施《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以指导推进家庭教育和协调推动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为重点,创新思维、创新机制、创新载体,积极构筑社会化、开放式的工作格局,不断取得新的成绩与进步,呈现出生动活泼、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6.
《中国妇运》2013,(6):18-22
中国妇女十大以来,妇联儿童工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部署,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目标任务.坚持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妇女儿童和家庭,在继承中创新、在探索中发展,取得了新成就,开创了新局面,  相似文献   

17.
2001-2010年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实施周期已过半。第四次全国妇女儿童工作会议决定开展“两纲”的中期评估工作,这在“两纲”实施中尚属首次。通过自查和督导检查,全面评价“两纲”目标的实现程度,准确、客观、系统地了解妇女儿童事业的发展状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建议,结合实际对各项目标和策略措施进行适度调整,有针对性地开展政策干预。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中期评估必将为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妇女儿童发展的政策、法规及工作机制,对“两纲”目标的最终实现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当前我国是在一个新发展起点上,…  相似文献   

18.
各州、市、县人民政府,各地区行政公署,省直各委、办、厅、局: 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和《云南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的要求,为进一步推动我省新时期扶贫工作,省委、省政府决定2001年至2010年在全省范围内实施4000个重点扶持贫困村(以下简称重点村)扶贫  相似文献   

19.
距离《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和《中国妇女发展纲要(1995—2000年)》目标实现日期只有一年半的时间了,两个纲要的实施状况却不容乐观。全球2000年儿童发展的24项目标中,我国尚有10项没有实现,妇女纲要确定的11类目标中,也还有一些事关妇...  相似文献   

20.
《中国妇运》2005,(6):33-35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指出:“儿童期是人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儿童成长提供必要条件,给予儿童必须的保护、照顾和良好的教育,将为儿童一生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父母与儿童的关系,比较而言,母亲和儿童的关系更加密切。有专家指出,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母亲的作用要占到90%以上,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因此母亲教育和儿童教育的相关度也格外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