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昨天在小区,看到枇杷花开了,不知为何,突然又想起了我的外婆,想起乡下老宅院子里那棵曾经陪我成长的枇杷树。从很小的时候开始,我就是跟着外公外婆长大的。那时,我们家有个大约五六十平方米的院子,东西大约五六米,南北十来米。院子最南边有个一米多高的花台,用一块块长满青苔的古砖垒起,打我记事起花台上就有棵枇杷树,似乎零零星星开花结果了,到我七八岁时,花开得多了果也多了。  相似文献   

2.
闷热的夏月,我时常想起浮于池塘的莲花,那花颜色别样,那梗亭亭玉立,那叶翻着翠盖,一切都充溢着生机,充溢着宁静、淡洁、清婉、和美的氛围。于是我除了画草原的景与物外,还时常画一些小幅的水墨莲花,只是孤芳自赏。  相似文献   

3.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我们并不相识,我们并不相知,但是,你让我想起了雷锋、郭明义、焦裕禄、杨善洲……张丽莉、吴斌、高铁成、吴菊萍……还有许多许多的顶天立地的人。罗阳啊,你51岁英年早逝,我为你流下了悲痛的泪水,我们感到惋惜和痛苦。在你人生的最后一程里——2012年11月17日下午从珠海航展飞回沈阳,没来得及回家看上一眼,就又从机场直接前往基地。18日一大早就搭乘直升机登上"辽宁舰",为歼  相似文献   

4.
正"你远走高飞,我原路返回。"离别的时刻,一位高三老师为毕业生写下了这样一行板书。与学生的雀跃相比,老师的背影是落寞的。他们一次次地为学生送行,一次次地独自返回,在这兜兜转转、循环往复中,也一次次地接近人生的迟暮。然而老师又是幸福的。无论飞得多高多远,我们都会时常想起那些曾目送我们远行的老师,在心底默默为他们祝福。尽管在世事的渺茫莫测面前,这样的祝福也许显得苍白,但我想,他们一定能够感知,无论在人间还是天堂。  相似文献   

5.
转眼之间,新世纪翻过了一个十年。这十年,我主要从事辽宁省对外文化交流工作,时常走出国门,时常请外国文化使者来访,结交了许多中外朋友,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置身中外文明的大观园,耳濡目染,我对外国的一些文化,从新鲜到喜欢;对中国的优秀文化,从喜欢到热爱。走近外国文化,  相似文献   

6.
情像一座城市,总有一些人出来,也有一些人进去。当许多年过去以后,当新鲜的记忆老去时,想起当年的朋友,心里常常泛起温情的涟漪,他或是她,已经成为自己生命中无法分割的一部分,想起他们,就像是想起了当年的自己。娟子是我大学时代的朋友,尽管过去了十几年,但我仍然能记起,她向我憧憬爱情的那个晚上的情景。那时候我们都在上大学,上学的时候,我在她的下铺。那时候刚刚放完暑假,我和娟子是老乡,我们乘同一列火车返校,寝室里的其他6位还没有回来,那天晚上,房间里只有我和娟子。在没有其他人的晚上,我们好像一下子变成了亲…  相似文献   

7.
夜场电影     
看电影就是看人生。很多年没有进电影院了。细想起来,电影院还是给我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上个世纪80年代初,京城每年春节,都要连演几天夜场电影。那些年,离除夕还有七八天,报纸上就刊出广告,哪个电影院有夜场,还有具体的片名。  相似文献   

8.
正今天忙得下午走路都有点发飘。耗过晚高峰,新闻联播也开始了,才下楼回家。亮着小圆红灯牌牌表示空驶的出租车过了七八辆,都不停;有的司机还抽着烟卷,不顾。车里的那个闪亮的圆红牌,像煞了那挨枪的靶子。一打一准。想起女儿说要给我下载滴滴软件,免得我在路边长招手。言中!终于停下了一辆,坐上。你好!到某某门外。  相似文献   

9.
散失·人潮     
再见到罗群是在七年之后的一次同学聚会上.生活的绵密让我丝毫不觉得七年的距离已经足够远,我依然能很清晰地想起那天他的背影,那样消失在人群中,从此我们再无联系.  相似文献   

10.
琼瑶 《海内与海外》2007,(11):37-37
第一次见到丹慧,是2001年5月,在台北国父纪念馆李自健的画展上。对于李自健,我早就耳熟能详。自健那幅著名的《南京大屠杀》给了我极深的印象。因而,当他在台北开画展,我和鑫涛虽然正在忙碌中,依然慕名而去。那天,我震慑于自健的画,但是,  相似文献   

11.
1899年2月3日是舒先生(我们一直这样称呼老舍先生)的诞辰之日,到了每年的这一天,我总会想起这位可敬可爱的老人,他正直、博学、热情、坦诚,还会时不时地以冷幽默的方式说上几句针砭时弊的深刻话语,逗得众人哈哈大笑,他自己却一脸严肃地不动声色。今年我依然想起了舒先生,想起了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和他在一起的宝贵日子。在那段时间里,舒先生为北京人艺写剧本最多,也常常到人艺来读剧本、看排戏  相似文献   

12.
成小晟 《新青年》2008,(1):36-37
往往纯真的东西,会被我们用世俗的眼光复杂地解读,于是,伤害,错过.只是,某一天,如果你要想起了我,请你帮忙,一定要纯洁地想起我.  相似文献   

13.
黑黑的眼睛     
生命里有许多的人和事,拥有的日子不多,却能美丽生动一辈子。 上初中的时候,四爷给我相了一个女孩,是月儿湾的,那个地名常常让我想起“嫦娥奔月”的故事。我有些害羞,四爷和妈商量的时候,我躲得远  相似文献   

14.
说到丹麦,人们马上会想起安徒生的童话<美人鱼>、<卖火柴的小女孩>,想起安徒生笔下那许多活灵活现的人物.不久前,到德国办事,一位旅居丹麦的好友知道后,力邀我到丹麦看一看,于是我怀着幢憬的心情走进了这位童话大师的故乡.  相似文献   

15.
姐姐去了,在17年前的那个冬夜,那年我8岁,她12岁。今年我25,她也该29了。可是,当我今天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时候,却再也看不到姐姐的容颜,听不到她的话语。惟有的是对她深深的回忆和时常想起她那不绝于耳的遗言。她早已化作西天的一片云彩轻轻地走了。姐姐走了,不带一丝遗憾地走了。我知道她走的时候是快乐的,因为走时她的脸上满是笑容,虽然她是被病魔折磨了几年才夺走生命的。也许17年前姐姐就知道,17年后她的哥哥和调皮的弟弟都能圆了她的心愿,成为让她引以为豪的两个兄弟。所以她走的时候才笑得那么甜,那么美!每每走在…  相似文献   

16.
错位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巴山夜雨令人凄迷难测,巴山的姑娘长久以来也令我心驰神往。在校园的那一幕幕不时重复在我的脑海,使我不自禁地想起了仪凤———那个扎着小辫的农村姑娘,也想起了我的大学时代。在大学的第一年,仪凤是我们班最普通而又最老实的一个女孩子,对于我这个活跃分子来说,对她根本就没有留下过任何印象,只不过从同学们经常嘲笑的话语中隐隐约约地了解了关于她的情况。她来自大巴山地区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要不是希望工程,我想我们也不会在这里见面的。因此,她很自卑,…  相似文献   

17.
影像记忆     
正我至今忘不了她——我的曾外婆。她的百岁的人生历程,应该有许多故事,可我并不全部了解。当我想起她的时候,想起的是和她和我之间的往事。恰恰就是这些往事,让我在想她时,将略带感伤的怀念和悠远的思念跃然纸上。"想我的时候,就把你妈妈当成我。"她这话曾让我无法理解。我难以判断她说这话的初衷。但分明又理解她对我失去她以后的日子的担忧。她这话,仿佛将压在箱底里的东西翻腾到箱子外面,让人在异样的气息中沉醉于一种想象。  相似文献   

18.
正7月7日,华北天际垂泄一场豪雨,黄土派画家刘文西也正是在这天离我们而去。我扼腕叹息哀悼之余,想起与先生的交往,想起他与《人民日报》的情缘,如在昨天。1991年4月初,我作为《人民日报》参加七届人大四次会议新闻报道的记者,驻会京西宾馆。报到当晚,看门牌,我才知和我房间相邻的是来自陕西的全国人大代表刘文西。第二天午饭后,他到我房间聊天,谈各自的工作经历,聊着聊着,他突然说,你不要动,我给你画张速写。我只好端坐着不说话,他拿起钢笔,一边用眼睛瞄我,一边在一张白纸上画。不一会儿,一张素描的肖像画交给我。  相似文献   

19.
扒车     
北京,我们魂牵梦萦的家 岁月如流,往事如烟,转眼间,30多年过去了。每当想起那个残冬的夜晚,我的心里便涌起一股暖暖的,淡淡的温馨。是的,是邪种淡淡的,挥之不去的温馨。惟其淡淡,才更久远,烙印在我的心底深处。这正是那种“从来也不用想起,因为根本就未曾忘记”的事。  相似文献   

20.
张文英 《新青年》2004,(12):12-13
女的幽默感时常让我和先生捧腹之后睁大了眼睛:不会吧,她只有三岁半?愚人节那天,女儿作为神秘大礼包来到了这个世界,来到了我们家。所以我相信后来那种性情还是事先有所安排的。女儿的趣事很多,时不时想起几则,总是能让我忍俊不禁。女儿一岁多时,有一次在姥姥家,姥姥喊姥爷:老伴儿!女儿也跟着姥姥喊姥爷为老伴儿。姥姥就说:宝宝不叫老伴儿,叫姥爷。过了一会儿,姥姥又喊姥爷为老伴儿,女儿马上上前说:姥姥不叫老伴儿,叫姥爷。也还是那会儿,走路刚稳,但是主意已经很多了。有天早晨,我和女儿都起床了,女儿的爸爸却还在睡懒觉。我说,宝宝,去喊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