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是严整的科学理论,又是崇高的价值目标段若非邓小平同志在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了一个建设社会主义的卓越的指导思想:“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他把这个思想。称为总结我们长期的历史经...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在十二大开幕词中说:“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这句话最概括地表达了十二大精神。十二大的纲领,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纲领。  相似文献   

3.
一八八三年三月十四日,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与世长辞了。在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的时候,结合现实情况,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具有重要意义的。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党的十二大文件正是依据这个基本结论,总结了建国三十三年来特别是十一届  相似文献   

4.
1982年9月18日,党的十二大刚刚闭幕,邓小平在陪同金日成前往四川访问途中,不无喜悦地告诉金日成:“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我们打开了一条一心一意搞建设的新路。”这条新路,就是邓小平在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这段名言,成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标志。本文拟对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这四年间,邓小平不断总结、作出概括、逐步提出这个科学命题、指明这条新路的经过,作一扼要评述。  相似文献   

5.
有的同志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关于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问题“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邓小平同志十二大开幕词)这个结论也是我们党开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人们对如何实现和坚持社会主义的认识也在发展。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提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时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之  相似文献   

7.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九十周年的时候,读着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这一论述,缅怀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的伟大革命实践,感到格外亲切。  相似文献   

8.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证明,我们什么时候坚持了这条原则,我们的事业就顺利发展,什么时候违背了这条原则,我们的事业就遭受挫折。今天,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在迈向新世纪的征途中,我们仍然要坚定不移地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大力弘扬和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 理论联系实际,要求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我们要着力把邓  相似文献   

9.
《党建》2007,(11):25-25
1979年3月,邓小平同志强调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一定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1982年,他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10.
《求实》2014,(1)
邓小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创者,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是根本的动力源泉。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集中表现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理论自信则集中表现为坚信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邓小平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对于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夯实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保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5月31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结合新的实际,对马克思主义有新的发展,为我们树立了理论继承与理  相似文献   

12.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是衡量党的干部素质的首要标准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和行动的指南。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所做的一切,概言之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这个结合,首先表现为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3.
从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作出了艰苦的努力。其中,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二代领导作出了杰出的贡献。1982年9月,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  相似文献   

14.
一九八三年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二大召开以后,我国理论界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这对加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但有些理论问题仍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肤浅看法。关于科学社会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问题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一,这是我们都知道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的理论,揭示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现在,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时所面对和研究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这一重要的新论断,为我们学习与研究马克思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应把实现马克思主义的通俗化和民族化,使理论掌握于群众的过程,与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在一起;把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把马克思主义变成我们自己的东西的过程,与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在一起;把用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与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在一起.只有这样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马克思主义,才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只有这样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当代中国的新"国学".只有这样的新"国学",才能真正走进中国广大群众的心中,才能把我们的各项事业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7.
在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邓小平同志向全党新老干部发出了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号召。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对各级干部一贯的要求。邓小平同志在讲话中特别强调要“针对新的实际,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他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求人们根据它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从而也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小平同志不仅阐明了在新的历史时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而且也为党校教育正规化建设指出了方向,向理论工作者提出了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说:“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我们打开了一条一心一意搞建设的新路。”这条新路,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1977年至1982年中国历史的转折时期,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理论家, 胡乔木协助邓小平、陈云做了大量工作,一方面在思想理论上正本清源,拨乱反正,推动思想解放  相似文献   

19.
学习什么、怎样学习,是如何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一个重要问题。毛泽东的党建思想和关于学习的思想启示我们,学习的根本任务,就是学习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毛泽东以"结合"原则为尺度总结党的建设的历史,也按照这一原则向全党提出学习的任务,并领导全党改造我们的学习。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必须坚持"结合"的原则,从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研究现状、研究历史三方面推进我们的学习,并把这三方面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过程,其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是自《共产党宣言》以来,马克思主义一个普遍原理得到应用的具体表现,是我们党一贯的根本指导思想。在我们党的历史上,为成功解决"相结合"问题,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多方面的理论创造,这些创新理论都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这一普遍原理的展开与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