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建》2015,(11)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取得新成就、创造新经验,有效发挥了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强大作用。从根本上讲,精神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美好。这些年来,江西坚持把精神文明建设融入百姓生产生活方方面面,贯穿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真正把工作做到基层,做到群众心坎里。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丰富而深刻.贯穿其中的“服务群众、面向群众、依靠群众”的思想及精神,对于加强新形势下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本文就此谈点粗浅认识.一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如何体现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使之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这是邓小平同志一直十分重视的问题,对此他作了深入的思索,有过大量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人民群众移风易俗,改造社会的伟大创造,是把两个文明建设的任务有机结合并落实到基层的有效途径。深入研究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基本原则,找准城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着力点,对于推进城区精神文明迈上新台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有其内部必然的发展规律。要深入持久地开展这项活动并真正取得实效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牢牢把握广泛吸引群众参与的原则广泛吸引群众参与,使群众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既是群众…  相似文献   

4.
在全国各族人民喜迎新中国成立50周年的欢庆日子里,中央文明委召开会议,隆重表彰在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先进单位。这对于充分展示精神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请允许我代表中央文明委向受表彰的单位,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所有辛勤从事精神文明建设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问候。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广大人民群众移风易俗、改造社会的伟大创造,是把两个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载体,是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为自己创造美好生活的有效途径,对促进改…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是当前和今后15年我国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深刻理解和认真贯彻落实《决议》精神,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几年来,我们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让人民群众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居于主体地位,从而促进了两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一、统一思想,深刻认识人民群众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  相似文献   

6.
如何在新形势下提高精神文明活动的整体水平,增强精神文明活动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是当前从事这项工作的同志需要认真思考和积极探索的课题。本文就精神文明活动的群众性、多样性和持久性谈点个人浅见。 一、群众性是精神文明活动的基本特征。广泛吸引群众参与,从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入手,是精神文明活动取得成效的前提。 1.在组织开展精神文明活动中,必须明确人民群众是精神文明活动的主体。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是以广大群众为基础的活动。亿万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创造社会文明的力量源泉,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人民群众既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参与者和创造者,又是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维  相似文献   

7.
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其内容十分丰富,涉及方方面面,其对象极为广泛,涉及到社会全体成员.同时精神文明建设同物质文明建设一样,是关系到人民切身利益的大事,没有人民群众的热情支持和广泛参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只能是一句空话,能否把广大群众发动起来,组织起来,自觉地、满腔热情地投身到精神文明建设中去,使精神文明成为全民参与的事业,是精神文明建设能否充满生机与活力,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党建》2000,(3)
日前,中宣部常务副部长刘云山在全国文明办主任会议上谈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今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继续坚持为群众服务的正确方向,面向群众,造福群众,为群众多办好事实事。要进一步树立群众观点,从讲政治的高度认识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群众的重大意义,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经常深入到群众中去,了解群众的意愿,倾听群众的呼声。想人民群众之所想,办人民群众之所需。制定规划,设计活动,开展工作,心中都装着群众,从群众的要求出发,善于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多做得人心、暖…  相似文献   

9.
为群众着想让群众满意宜昌市精神文明建设巡礼吴向东随着世界瞩目的三峡水利工程的上马,工程所在地──湖北省宜昌市的知名度也在不断提高。近年来,宜昌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做到为群众着想,帮群众办事,请群众监督,使人民群众真正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评判...  相似文献   

10.
李庆卓 《奋斗》2008,(12):29-29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石。明水县坚持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工程,不断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收到了良好成效。全县GDP、财政收入、城镇人均收入、工业产值等主要经济指标连续数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相似文献   

11.
群众广泛参与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龙心平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当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生气勃勃的新形势充分说明,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创造者,不但在物质文明建设中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也表现出无穷的智慧...  相似文献   

12.
《奋斗》2016,(3)
正精神文明创建是改善城乡面貌、凝聚道德力量、弘扬时代新风的重要手段。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必须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积极贡献。一、坚持创新发展,增强精神文明建设活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生生不息的不竭源泉。我们要面对客观环境的新变化、人民群众的新需求、现代科技的新变化和工作任务的新要求,深入推进观念创新、方法创新和  相似文献   

13.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人民群众在实践中移风易俗、改造社会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坚持走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中,把深入持久地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作为一个重要问题提出来,显示了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  相似文献   

14.
正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要协调发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物质文明的发展会对精神文明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精神文明的发展又会成为物质文明建设的动力,尤其是经济的多元化会带来文化生活的多样化,只有把精神文明建设好,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坚持不懈地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吸引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重要体现,是使两个文明建设任务有机结合,落实到基层和造就“四有”社会主义公民的重要途径。 一、精神文明建设只有注入到群众活动之中,才有生命力和活力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宽、内容丰富、门类复杂的系统工程,贯穿在经济、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在继承和发展马列主义文明建设理论和毛泽东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基础上,建构起一个完整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体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培育”四有”新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教育和法律是维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两个重要手段,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必须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刘连功 《发展论坛》2001,(10):47-47
以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审视几年来的工作实践,使我们对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如何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特别是如何更好地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一、这些年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的全部工作都是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也不例外。近些年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路线,切实代表和体现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创建活动的思路体现了人民的根本利益。近些年来各地轰轰烈烈的创建活动…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大力倡导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当前要以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为重点。"《决议》把加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作为当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就图书馆工作者来说,其职业道德除要贯穿和体现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本原则精神,即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要拥有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共同的基本规…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青海省各级党组织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着力推动"四个转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发展,公民文明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不断提升。文明之花盛开,人民群众共享,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构筑起一道道亮丽的风景,广大人民群众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最大受益者。  相似文献   

20.
《求实》2015,(10)
习近平系列讲话对如何加强新时期的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一是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不仅要坚持辩证的和全面的观点,而且要坚持平衡的观点,以促进二者在实践中保持协调一致、平衡发展。二是精神文明在思想道德建设上,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弘扬为重点内容,以重塑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三是新时期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站在时代前列、引领风气之先,使精神文明建设发挥更大威力;要围绕促进人民福祉来进行,努力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这些新思想、新观点进一步丰富发展了我们党的精神文明建设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