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秋耕开始以来,农二师三○团机务职工曹桂新就和两名雇工每天连轴转进行耕翻作业,虽然十分辛苦,但心里却乐滋滋的,他粗算了一下,今年总收入可突破20万元。2002年开始,该团着手机务改革,出台了优惠政策,鼓励机务职工买断机车、更新农机(具)。团场在坚持农机“五统一、五规范”的前提下,鼓励机车竞争,打破垄断作业,实行双向选择。2002年,九连农机职工施俊和借助团场优惠政策,购买了一台维美德机车,通过自己辛勤劳动,不到4年时间就还清了团场担保的购机贷款。六连机务职工卜林购买了一台凯斯8920机车,在工作中始终把承包户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狠抓…  相似文献   

2.
<正>汪德兵,这个来自天府之国的庄稼汉,仅8年的时间,凭着自己精明的头脑、过人的胆识和勤劳的双手,一个打工仔,成为一个拥有资产150万元,远近闻名的农机大户、机务标兵、致富能手。1994年,年仅22岁的汪德兵,带着妻子和孩子来到农一师三团八连承包土地。1999年,团场农机改制,头脑精明胆识过人的汪德兵,看准了团场农机事业的巨大潜力,筹措资金6万多  相似文献   

3.
<正>现年49岁的任琼华于1988年和丈夫从四川巴中来到二师三十四团七连承包土地,在七连她干了12年,没有一年亏损过,年年被评为团场的先进生产者。1997年初的一天,在机务上工作的丈夫苟红军回家告诉任琼华:团里动员机务工人买断机车,今后机务工人得自谋生路,他以后得和妻子一起种地了。"那你们的链轨拖拉机谁买了?"任琼华问他。  相似文献   

4.
以前,因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增收途径单一,职工收入不太稳定.团场综合配套改革推进以来,职工开动脑筋,利用团场区位优势,开创"土地+"新模式,"土地+养殖""土地+商铺""土地+农机",职工多元增收的通道逐渐增多,职工主动参与"土地+"新模式的热情日渐高涨.  相似文献   

5.
<正>王中华,农十师一八八团八连一名普通的职工。近几年来,他和妻子陈素芳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辛勤耕耘,依靠党的好政策,运用科学技术,走种养结合之路,在团场这块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率先脱贫致富,过上了"和谐小康"生活。1991年王中华初到连队承包土地种植水稻,由于没有种植经验,年底亏损,但  相似文献   

6.
<正>孜依拉汗是农四师六十七团八连一名普遍的哈萨克族女职工,一直从事土地承包,丈夫从事农机作业,是连队响当当的致富型家庭。去年她种植40亩酱用番茄纯收入达6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 随着农牧团场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团场的农机改革也迈出了可喜的一步,逐步实现了产权转让,作价归户的体制改革,对增强农工的主人翁意识、风险意识和市场竞争意识,提高农机作业质量,搞活农机市场服务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农机产权的转移,农机改革也存在着人员素质低,各方面技术服务不到位的现象,据笔者了解,在农机服务上,农工有三盼:  相似文献   

8.
<正>连队干部说,她是一个好职工;连队职工说,她是一个好党员。她,就是农十师一八三团八连职工张丽华。张丽华是团场成长起来的军垦第二代,不仅是团场家喻户晓的致富能手,而且被公认为团场妇女的学习标兵。她用辛勤和汗水换来了收获,用真诚和奉献赢得了赞誉。2006年获得兵团屯垦戍边劳动奖章和兵团、师"巾帼科技致富带头人"荣誉称号。2009年,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敢吃"螃蟹"不畏难在一八三团,张丽华是运用新技术种植甜菜的第一人。张丽华最初承包的土地位于连队南干灌渠下游,是团场周边典型的"戈壁地",没有人愿意承包。2001年,张丽华率先承包了  相似文献   

9.
从2003年以来,国际油价呈震荡攀升态势,价格屡创新高。国际油价的高位运行给我国成品油价格造成极大的上涨压力,价格调整的频率加快、幅度加大,同时也给兵团农牧团场职工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冲击,让越来越多的团场职工群众苦不堪言。苦了团场农机工人兵团农牧团场的各种农机具已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入,在上世纪90年代末已作价归户,让团场农机工人买断经营了,从事团场大农业的机械化作业及农产品的收获拉运。而农机工人买断的农机具大部分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机械,甚至还有70年代的老机械,根本不适应农业科技提升的要求。很多农机工人从买断…  相似文献   

10.
<正>10月24日,七师一二九团农机安全监理所、安监科与交警大队联合在路边排查过往车辆。进入三秋工作以来,七师一二九团机务科秉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扎实开展农机安全工作,在源头管理、执法监控、宣传教育上着力构筑农机安全"防火墙",确保全团农机安全生产。对机手进行"关爱生命,安全出行"警  相似文献   

11.
今年36岁的朱传英,在承包的8亩土地上依靠科技,大胆投入,巧调作物种植布局,精耕细作,三年获纯利5万多元,用辛勤和汗水筑造了一条宽阔的致富路,成为团场远近闻名的巾帼科技致富明星。 在团场土生土长的朱传英初中毕业后,便在糖厂上班,成为制糖车间的一名制糖能手,1998年团场工业企业改制后,她跳进农门与土地结上了情缘。 这年的冬季,从来没有和土地打过交道的她,买来了10多本蔬菜种植技术书籍,从头学起了农业知识。连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30年来,农八师石河子市的农牧团场涌现出一批种植、养殖、农机等专业大户、能人经济,在团场的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专业大户、能人经济的现状如何、有  相似文献   

13.
<正>邢庆海是农二师二十九团一连的一名普通职工,现年44岁。1987年,他高中毕业后在团场参加工作。他曾做过牧羊工、农机驾驶员,也承包过土地。2005年,邢庆海光荣地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14.
正"把防护板上的螺丝拧紧,避免发生隐患。"3月8日,在七师一二九团十三连机务站,机务副连长袁明正在要求机务人员检修春播机械。去冬今春,一二九团始终把安全农机作为工作重点,以"安全第一、生产第一"作为工作目标,利用科技之冬组织全团170余户农机经营户学法律、讲安全;学守则、讲效益,为创建"平安农机"营造了良好氛围。在今年农机检修过程中,该团农机站严格做好农机具登记,加强对从事农  相似文献   

15.
张茂兰,一八七团五连的一名普通女农工,今年42岁,在团场这片神奇而又充满希望的热土上,辛勤耕耘了二十四个年头。随着团场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她依靠党的富民政策,积极租赁承包土地,科学种田,勤劳致富,为国家、集体和个人创造了可喜的财富。 1998年,她种植油葵51亩,种植小麦77.2亩,种植  相似文献   

16.
正黄德强是九师团结农场一连的一名普通职工,1991年参加工作,多年来,他坚持学科技、用科技,带头推广应用新技术,成为团场职工致富带头人。近年来,黄德强承包土地近90亩,种植甜菜、番茄、制种玉米等,他大胆尝试新品种,大胆运用新技术,产量年年提高。2011年他承包了70亩甜菜地,当团场推广甜菜种植新技术"双  相似文献   

17.
正在农二师二十七团四连汪贵军的辣椒地块,笔者看到夫妻俩正忙着除草、打药等田管工作,去年他承包的75亩辣椒纯收入19.8万元,被连队职工群众亲切地称为"辣椒手"。据了解,今年48岁的汪贵军,是农二师二十七团四连老军垦的后代,1981年4月他沿着父辈们的足迹,积极响应团场安排,参加了工作,当过砖厂工人、干过机务、植保,最后在四连当一名普通的种植职工。2003年到2006年,汪贵军在连队承包了30亩甜菜,夫妻俩起早贪黑,不怕吃苦,勤劳肯干,注重科学管理。他们承包的30亩土地从未亏损过,年收入都在2.8万元以上。2007年,连队4支条田中有一块45  相似文献   

18.
<正>在五师八十六团十连,有这样一位家喻户晓的职工:他是连队承包大户,每年种植收入超过10万元;他又是农机大亨,农机作业上万亩;他还是企业老板,年利润上百万元,是什么样的农垦职工如此的"任性"呢?这位与众不同的农垦人就是该团十连职工李超敬。1989年,21岁的他带着妻子和两个孩子从安徽阜阳来到八十六团种地。刚开始种地的前三年,由于他缺乏经验,连年亏损,但  相似文献   

19.
最近,八十七团广大农工家庭又添一件喜事,团场电视“新闻联播”走进平常百姓家。 八十七团是国家扶持的贫困团场之一,是以种植小麦、玉米、油葵为主,牧业为辅的中小型农牧团场。近年来,该团推行土地承包“两费自理”的力度在不断加大,  相似文献   

20.
涉民新政     
正我省针对新建农机合作社出台新标准近日出台的《2016年黑龙江省现代农机合作社建设方案》对农机合作社建设提出新要求:新建旱田农机合作社自主经营土地面积至少达到5000亩,水田农机合作社自主经营土地面积至少为3000亩;合作社入社成员不少于50户;需按照全程机械化作业要求配备农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