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今年44岁的邱萍自从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农业一线从事土地承包。她与丈夫郭刚结婚多年来,互敬互爱、和睦相处,团结邻里、乐于助人、同心协力营造幸福家园,成为了农二师三十团四连干部职工们公认的和谐小康家庭。邱萍家上有年近七旬的老母和两个儿子,长子在外刚参加工作,小儿子正在读小学,生活虽然不算很富裕,但一家人却过得和和美美、相亲相爱。邱萍的母亲身体不好,经常生病住院,她们夫妇总是齐心协力、共渡难关,把老人照顾得无微不至。对儿子他们严格要求、从不溺爱,总是以身作则、吃苦耐劳,处处言传身教,以良好的家庭教育熏陶影响孩子。在夫妻俩的教导下,儿子学习成绩优异,在班级名列前茅。丈夫郭  相似文献   

2.
在农二师二十九团举办的致富能手演讲会上,康钦兰以年收入15万元的好成绩大步走上了演讲台,向台下众多姐妹们传授植棉致富经验。现年43岁的康钦兰,是农二师二十九团二○连的一名普通职工,1992年从四川随夫来疆,开始了打工生活。1994年,饱尝了打工酸甜苦辣的康钦兰与丈夫一道加入到二十九团的新职工行列。  相似文献   

3.
1月5日,农二师三十四团十六连办公室门前,几位观看职工年终兑现表的职工议论不停。哟,杨艳琴前几年穷得叮当响,这两年收入在连队不是第一就是第二,今年,一下子就兑现7万多元。在十六连职工看的兑现表上,杨艳琴的名字排在第一名:杨艳琴:棉花37000元;打瓜34000元;‘小四轮’运费  相似文献   

4.
正在农二师二十七团四连汪贵军的辣椒地块,笔者看到夫妻俩正忙着除草、打药等田管工作,去年他承包的75亩辣椒纯收入19.8万元,被连队职工群众亲切地称为"辣椒手"。据了解,今年48岁的汪贵军,是农二师二十七团四连老军垦的后代,1981年4月他沿着父辈们的足迹,积极响应团场安排,参加了工作,当过砖厂工人、干过机务、植保,最后在四连当一名普通的种植职工。2003年到2006年,汪贵军在连队承包了30亩甜菜,夫妻俩起早贪黑,不怕吃苦,勤劳肯干,注重科学管理。他们承包的30亩土地从未亏损过,年收入都在2.8万元以上。2007年,连队4支条田中有一块45  相似文献   

5.
农二师二十九团九连植棉户李良君、张晓梅夫妇,2010年种植管理200亩棉花,平均单产达到了480公斤,纯年收入60万元。创造了该条田棉花单产的历史新高。俗话说得好:土里有金,地里有银,要想致富,只有人勤。2010年初,李良君夫妇首先从冬灌质量上抓起,为了放好冬灌压碱水,夫妇俩顶着寒风,坚守在地里。春播期  相似文献   

6.
<正>老郭,我家今年棉花也不错,你什么时候动身来新疆啊?8月12日上午,农二师三十团八连女职工张碧凤正在与河南拾花工老郭电话联系,商议招收拾花工事宜。  相似文献   

7.
宽敞明亮的住房,花园式的小院,讲究的装潢、舒适柔软的沙发、34吋的液晶电视、电脑……可以说是现代家居该有的一应俱全。现在华山中学读高一的儿子正在复习功课,夫妻俩也在计划今年该怎么干。这就是1月30日,笔者来到农二师三十团八连职工巫荣、吴玲霞夫妇家中时看到的一幕。巫荣和吴玲霞夫妇是2002年4月从三十团四连调入八连的,那年正是实行机车个人买断,巫荣就  相似文献   

8.
<正>小苗,你家的牛奶还有吗?我想每天订1公斤。没问题,下午准时给你送到!自3月以来,农二师三○团五连职工苗建林家的牛奶便在团场俏销起来。苗建林是该团远近闻名的养牛大户,依靠科学养牛,走上了致富路。1997年,苗建林经过市场调查,认为养殖奶牛有利可  相似文献   

9.
曾经在四川喂猪、放羊,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肖贵平,2003年来二师二十九团第一年就赶上了好政策:团工会发展职工自营经济,搞养殖贴息贷款。这对于初来乍到的肖贵平可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他贷了2万元的款,购买了2头母猪,6只羊羔,在房后建起了简易畜棚,经过几年努力,现在他家的羊已  相似文献   

10.
<正>连日来,农二师二十四团工会组织的全民创业先进事迹报告会,已在全团各个片区进行了巡回报告。养猪专业户雷勇、养鸡专业户李爱贞、皮蛋大王聂永祥的发言,让全团职工家喻户晓。为加快职工致富的步伐,该团党委在抓好农业生产的同时抓好自营经济。该团党委精心构筑了"帮扶、培训"两大平台,使职工尽快  相似文献   

11.
齐峰是二师三十团九连的一名职工,连续5年被团评为"五好职工"、"青年岗位能手"、"优秀党员"以及"和谐小康家庭",他承包的120亩棉花地,年收入10万元,2012年产值达15万元,他自己凭借着勤劳肯干的双手,多元化增收每年收入10万元,被评为连里的"致富能手"。2002年首次承包棉花地的他,由于承包体制,棉花管理技术不过关等原因,片面地追求高产,致使棉花地长期投入不够,土质严重受  相似文献   

12.
<正>李怀英于2000年从陕西老家来到农二师二十四团六连,2001年与六连职工周晓枫结为夫妻,和年迈婆婆共同生活,因土地条件差,丈夫承包的42亩地,收入低下,主要靠家庭养殖的两头奶牛维持生计。为早日致富,她和丈夫起早贪黑,早晨天未亮,她忙着挤牛奶挨家挨户送牛奶、丈夫忙着放牛。就这样夫妻俩辛勤经营  相似文献   

13.
2003年,李永梅一家从甘肃老家来到二师三十六团一连,刚来到团场的夫妻二人靠着给承包户打工维持生活,2004年,李永梅开始承包土地,由于没有棉花种植经验,长出的棉苗长势总是不如同条田其他地块好,加之土地盐碱大,棉苗大面积死亡,这一年,夫妻俩付出很大心血不但没有为他们带来财富,反而亏损几千元。  相似文献   

14.
近日,笔者走进农七师一二四团十连的现代化挤奶大厅,让人想象不到的是创建者周世军与文术壁夫妻俩1988年从四川来疆时是靠打工为生的,然而他们又是如何走到今天的呢?周世军初来时为了生活,就是给人家放羊,特辛苦,除了生活费之外,一年下来也落不上个钱。从那个时候就想象着自己当老板的那一天。1998年年初,团为了鼓励职工发展自营经济,把公有制羊群作价转包给  相似文献   

15.
1990年,马孟全携妻子李碧青和两个年幼的孩子从四川来到了农二师三十一团六连,并在此安家落户。1991年初夫妻俩承包了110亩水稻和30亩棉花地。经过夫妻俩辛勤努力,在年底终于拿到了3000多元奖金。一家人沉浸在喜悦之中,憧憬着美好的生活。  相似文献   

16.
不久前的一天,当笔者走进农二师二十四团六连职工宋义启夫妇的小院时,他正忙着为新育的大棚菜苗浇水,他们笑着说:今年这8分地的大棚仅育苗就可挣到1500元左右。该团大力提倡职工发展自营经济,增加收入。农户在管理好大田作物的同时,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发展庭院经济,在自家小院的小天地里作起了致富的文章。该团经过危房改造后的农家小院  相似文献   

17.
《先锋》2017,(5):61-62
春天的气息慢慢弥漫在彭州大地,在彭州市隆丰镇公林村,村民们正大步走在刚修建好的能让他们走向致富的"康庄大道"。公林村由原公林村和福光村合并而成,村里有坝地、林地、丘陵、河道、泉水,自然资源虽然丰富,但尚未开发;没有工业企业,经济相对落后,2016年被成都市列为第三轮第二批相对贫困村,由成都市直机关工委、华阳街道办和彭州市政府办、彭州市纪委、彭州市直机关工委等10个部门联合帮扶。借助成都市和彭州市的扶贫力量,公林村今年将全力建好基础设施、大力发展合作社,借助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打造观光采摘农业,带领村民走上致富之路。  相似文献   

18.
正杨秀珍是二师二十九团小有名气的养猪大户,近年来,她依靠工会自营经济贴息贷款政策,加上自己敢闯敢干的性格和勤劳肯干的不懈努力,依靠养猪走上了致富路。然而,谁能想到,10多年前的杨秀珍还只是一个贫困户。那时杨秀珍在单位承包了50多亩棉花地,由于不懂管理,连年亏损,为了生活,她空余时间到别人养殖场打工挣  相似文献   

19.
<正>农二师三十团一连职工王大喜和他的妻子张先芳十分注重学科技、用科技,成为职工致富带头人。2004年以来,他们一家种植棉花每年承包收入都在8万元以上,2010年收入达到了30万元,他们家庭还发展养殖业,每年养牛的收入也在3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20.
<正>在农十三师柳树泉农场园艺一连,提起赵开明和刘桂兰夫妻,人们都会竖起大拇指说:"他们可是致富路上的模范夫妻。"1995年经人介绍,赵开明和刘桂兰由相识、相知到相爱,组建了一个家庭。当时刘桂兰的前夫因病去世,留下了两个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