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36岁的马国彦是农二师二十七团四连2008年新转正的一名普通新职工,多年来,他利用科技之冬和自学的知识不断给自身充电,从一个打工者转变成为一个高级农艺工。他通过多种经营方式,勤劳苦干使自己走上了富裕的道路。马国彦在连队除了承包30亩土地外,2005年还利用团工会小额贴息贷款在连队集中连片的条田里修建了两座总面积为3.1亩的育苗大棚,为连队职工、周边乡镇农民提供番  相似文献   

2.
正大棚育苗、暖圈养殖、企业务工、商贸服务……当你走进七师一二九团,很快就会被浓浓的职工多元增收氛围所感染,只见商业街生意火爆,农贸市场人来人往,暖圈畜舍内猪肥牛壮,温室大棚里春意盎然,到处都是一派丰收的景象,团场职工们正用多种方式实现着自己的致富梦想。绿色大棚——职工增收的小银行"刚收完一茬辣椒,套种的小白菜、油麦菜就可以上市销售啦,这茬小菜价格不低于8块钱,一个棚少说也是3000多元……"三连大棚种植户党海棠高兴地算着自己的  相似文献   

3.
大棚蔬菜育苗主要在冬春季进行,下面就几种重要的病害,简述其化学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4.
马国彦是二师二十七团四连的一名普通新职工,多年来,他通过多种经营方式,勤劳苦干,使自己走上了致富的道路。2005年,马国彦除了承包30亩土地外,还利用团工会小额贴息贷款,在连队集中连片的条田里修建了两座占地面积为4.2亩的育苗大棚,为连队职工、周边乡镇农民提供番茄、辣椒苗。几年来大棚的收入都在5.5万元以上。但是,马国彦并不满足现状。  相似文献   

5.
《兵团工运》2013,(5):10
1、二师三十四团五连大棚种植户李松全正在查看西瓜的长势。龙进杨万甫/摄2、二师二十九团工会积极引导职工依托城郊优势,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拓宽职工增收渠道。图为"大棚种植能手"李少美正采摘大棚油桃。  相似文献   

6.
4月10日中午,仲春的太阳已经有些灼热,晒得人脸上不时渗出汗珠.在广安区大龙乡黄坝村的育苗大棚中,一个聪明伶俐的女孩正在耐心指导村民移栽海椒苗,从那利索的动作看上去就像一个专业农技员.  相似文献   

7.
阳春三月,积雪还未消融,却已到了大棚蔬菜育苗春栽的时候,这几天是七师一二九团二连大棚种植户、兵团"三八"红旗手张仁花最繁忙的时候,她一边要忙着为刚栽好的西红柿幼苗浇水,一边还要为果园队大棚种植户们指导栽苗技术,脸上挂着汗珠,心里却在盘算着新一年的丰收前景。  相似文献   

8.
听说“种田诸葛”杨勇泽今年在发家致富方面想出了新点子,推出新举措,3月18日下午,他在前往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准备为育苗温室大棚盖草帘时,笔者见到他本人. 杨勇泽是农十师一八七团三连职工,中等的个子,结实的身板,显现出四川老乡特别能吃苦耐劳的秉性.  相似文献   

9.
<正>"我在种植好58亩麦子的同时,承包了4个大棚搞育苗和蔬菜种植,又养了400多只土鸡,总收入达到12万元,非常不错。"二十四团六连职工张玉奇高兴地这样说道。伴着浓浓的秋色,走进二师焉耆垦区,一派繁忙,处处热闹。在绿洲,在田野,一处处由淡转浓的秋色竟相传述着丰收的喜悦。  相似文献   

10.
《兵团工运》2020,(2):24-24
高秀兰,七师一三一团果蔬服务中心职工。经下岗、困惑、彷徨的曲折经历,依靠师团自主创业政策,发愤图强,成为团场发展大棚蔬菜的带头人,成为带领职工共同富裕的师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2014年被评为兵团劳动模范。创业起步立项谋发展高秀兰原是奎屯酿酒总厂的下岗职工。  相似文献   

11.
刘勤府,是农二师二十四团十二连的新职工。2005年才从河南清丰支边来到十二连。去年7月,该团工会鼓励职工建大棚,进行育苗来增加收入。建大棚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度大,建一座大棚需要资金6万元。对于刚参加工作、没有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2.
在二师二十五团六连营区的西边,有一片日光温室大棚,每天早上太阳升起之时或者落山之前,你总会看到一个个头瘦高、忙忙碌碌的身影,她就是六连普通的酒花职工彭淑芳。提起她,连队的人都会这样说:"彭淑芳有胆识和锲而不舍的韧劲,敢想敢干,她是一个勤劳踏实的人,种植大棚,靠自己的双手致富,为连队其他的困难职工走出困境带了一个好头。"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团场综合配套改革不断深入,职工成为了土地的主人和市场的参与者,土地的经营权握在了自己手中,种什么,卖给谁,都是自己说了算,3月29日,笔者在二师二二三团农二连育苗大棚看到,辣子苗、番茄苗、黑枸杞苗,生机勃勃。职工魏卓在今年团场连队改革中,分到了40亩身份地,为了增加收入又承包了20亩大棚,进行辣椒育苗。过去大棚育苗连队统一购买种子、穴盘,今年改革后,都是职工自己购买种子,集中让他进行  相似文献   

14.
近两年,二师二十九团的果园连续遭受冻害,致使果农的收入降低。团党委、工会为使果农增加收入,鼓励和引导职工发展大棚种植业和果园养殖业,使职工实现多元化增收。该团职工毛章云在自家的果园空地上建两座占地200平方米的温室大棚已3年了,每年收入就可达到3万元以上。职工华山连  相似文献   

15.
正走进李德华的温室大棚,看到的是葱葱绿绿的青菜、芹菜、韭菜……到处都是绿油油的一片;走进李德华的家舍禽圈,看到的是嗷嗷待哺的小牛崽和悠然自得的老母猪,到处都是生机盎然;走进李德华门前的自用地,看到的是一行行的小树苗茁壮成长,才知那是块育苗基地。也就是这座棚、这圈畜、这块地,使李德华从一贫如洗成为"师市十大  相似文献   

16.
农二师二十五团是一个职均占有土地面积不到20亩的小团场,近年来,受国际、国内市场变化的影响,番茄、啤酒花、辣椒都受到了影响,职工收入明显下降,团党委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走少数人种田、多数人种棚的新模式,让全团职工借助设施农业走上致富路。现在该团已建有日光温室大棚1000多座,每年职工们利用早春、晚秋时节在  相似文献   

17.
糜必荣,是农六师奇台农场三分场三连职工。从2001年开始,他大胆实践种植反季节蔬菜。从一个面积200平方米的简易棚起步,发展到现在的8个占地面积4亩的高架节能大棚,并掌握了一  相似文献   

18.
<正>农九师一六三团北区四连职工姚新林夫妇依靠科学,不仅种植大田,还承包蔬菜大棚,成为团场田园并举增收的佼佼者。2006年,踌躇满志的姚新林种植了35亩打瓜,刚上岗的妻子马玉霞承包了一座暖棚,夫妻二人准备并肩作战,早日致富。  相似文献   

19.
<正>又是春播时节,在农五师八十八团二连番茄育苗大棚内,职工赵汝华成了大家伙的老师,这是因为他在去年种植60亩番茄,单产达7.5吨,年收入19万元,获得全团番茄单产状元。  相似文献   

20.
不久前的一天,当笔者走进农二师二十四团六连职工宋义启夫妇的小院时,他正忙着为新育的大棚菜苗浇水,他们笑着说:"今年这8分地的大棚仅育苗就可挣到1500元左右。"该团大力提倡职工发展自营经济,增加收入。农户在管理好大田作物的同时,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发展庭院经济,在自家小院的小天地里作起了致富的文章。该团经过危房改造后的农家小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