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教师的职业道德包含着教师对教育事业高度的责任感和执着的追求,包含着教师对学生无私而博大的关爱。这是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要求,也是一位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当前,教师的知识结构和道德水准愈来愈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  相似文献   

2.
一、教师道德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一般地说,教师道德在培养社会一代新人,并通过这些人深刻影响于社会发展进程的特殊功能和作用,是不可以由其他任何道德形式取代的。教师道德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所起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相似文献   

3.
学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学素质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教学的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态度.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教师是学生道路上的引路人.所以"办好社会主义高等学校,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教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的思想品德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地影响,教师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工作结合起来,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教书育人,就是要求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强烈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科学的共产主义思想体系,严谨求实的学风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去教育去影响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将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人才,要达到这个目标,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大力加强新形势下的师德建设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今年是我国教师节建立20周年。建立和庆祝教师节,目的在强调教师的作用和地位。它传达这样一个真理,强化这样一种信念: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它呼唤全社会尊师重教,也激励广大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一我国自古就有尊师重教、倡扬良好师德的传统。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一直关心教师教育,对教师的思想道德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毛泽东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邓小平讲,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江泽民提出,人民教…  相似文献   

5.
教师在教育事业中起关键作用 ,要尊重教师、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这三个方面紧密相连 ,构成了邓小平教师观这一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教师在教育事业中起关键作用教师是发展教育事业的主要力量。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 ,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邓小平同志指出 :“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关键在教师。”① 因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 ,精神文明建设的建设者。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  相似文献   

6.
教书育人是教师按照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学生成长的规律,运用教书这种主要途径,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德、智、体诸方面施加影响。要求教师在教书过程中,既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学会日后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关本领,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确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培养良好的品德情操,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作为高等学校的教育工作者,我感到要切实履行好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需要在教育思想、治学精神、教育方法和育人风范等方面努力提高自己。  相似文献   

7.
大学教师既是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者,是学校形象的塑造者和传播者,也是学校校风、学风和政风的示范者和监督者。加强高校的道德建设,师德建设是关键。 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是教师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师德是社会主义基本道德原则、规范在教师领域中的特殊表现。具体来说,师德与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工作态度、业务水平和处事原则连在一起,并通过教师的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生动地体现出来。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教师必须具  相似文献   

8.
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高等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时代的需要,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合格人才的结构模式:“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合格人才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要求,能否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是检验学校全部工作的准则。大学生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的提高、学习积极性的调动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 ,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 ,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以德治国。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基地 ,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示范区和辐射源 ,高校应切实认真地贯彻和落实江总书记这一指示精神 ,树立以德育人的重要思想 ,大力加强和改善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更多品行高尚、乐于奉献的社会适用人才。一、加大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力度“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的学识、品格、修养等都会对学生产生…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关系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尊师重教,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我国各类成人院校担负着培养、教育跨世纪人才的重大历史责任,它们在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劳动者政治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功效和作用。教师是成人院校的教育主体,“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做好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一个问题困扰着一些家庭,干扰着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那就是学生上网玩游戏。一时间,网络游戏成了一个魔穴,人们几乎到了提网色变的地步。然而,我们的一些中小学教师却爱莫能助,因为他们对网络是陌生的,即便有几个年轻教师懂得一些,那也只是杯水车薪。因此,无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上网,更无法辅导学生正确上网,至使那些利益熏心的个体老板钻空子,利用不健康的网络游戏引诱青少年上网玩游戏,导致许多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荒废了学业,有的甚至走向犯罪。社会进入21世纪,需要的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具有独立的学习和工作能力、科学的预见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学校要培养出这样的人才,首先要求教师要有创新教育的能力。在高科技突飞猛进,知识日新月异的当今  相似文献   

12.
教育要发展,科技要革命,社会要进步,国家要强盛,这一切都要靠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创造型人才,而培养创造型人才,离不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学校教育,更需要高智能、高素质、高创新思维的教师.学校教育对学生创造力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创造型教师是创造力发展的中坚力量.具体来说,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的创造性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3.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专门人才。因此,学校一切工作都要围绕培育人才这一中心环节来进行。而教育任务是需要通过教育者来组织实施的。如果没有一支具有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相似文献   

14.
高等学校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新时代需要的人才。“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要培养这样的人才,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如同整个学校教育一样,必须进行改革。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则是必须克服思想教育与业务教学“两张皮”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提高女教师的身心健康刻不容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些团场中小学校中,女教师人数占教师总数的70%以上,中小学校长和学校中层领导者也多数是女性。她们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为弘扬人类科学文化、社会文明道德而辛勤地耕耘着。然而她们的身心健康却很少有人去了解和关心。 一、当今女教师身心健康状况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要求教师由知识型向科研型转变,在教学工作中要以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为主要目标。但由于女  相似文献   

16.
校报,作为高等学校党委的机关报,是学校党委和行政的喉舌,也是学校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重要宣传和舆论工具。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贯彻“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思想,积极宣传学校各项工作中涌现出来的新人、新事、新风尚,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行为品德教育、校纪校风教育,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跨世纪一代新人,是当前高等学校校报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17.
卓红 《党史文苑》2005,(9):78-78
所谓创新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趋向的教育,在创新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思想政治课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格人才的一门重要学科,是学校实施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是所有素质教育的灵魂.通过思想政治课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当前创新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也是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仅表现在物质文明上,而且也表现在精神文明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根本任务和目标是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精神文明建设是个艰巨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靠全社会共同努力,形成综  相似文献   

19.
一、贯彻“三个代表”的思想与高校德育教育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 ,高校必须办出社会主义特色才能在世界上有立足之地。首先 ,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 ,这就同大学的德育紧密联系在一起了。德育是高等教育中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也是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的目标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99.6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决定》)在高等学校我们培养的人才是生产力的第一…  相似文献   

20.
对加强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素质是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21世纪,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复合型理工人才,是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而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要在提高专业教育质量的同时,重视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一、忽视人文素质教育对理工学生成长带来的缺陷和影响 人文素质培养,是相对于科学知识和专业技术教育而言的一种人文科学教育活动。这种教育活动旨在通过知识传授和环境熏陶,使人类优秀的人文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