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对执政党建设目标的提出、确立和不断完善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十七大完整、科学而又准确地概括出执政党建设的目标,突出了执政党建设的本质内涵和时代特色,回答了执政党“为谁执政、怎样执政、以什么样的形象和精神风貌执政”的问题,体现了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对于自身现代化道路探寻与选择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2.
茆素琼 《求实》2003,(1):31-34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居于领导地位的执政党” ,它的地位和作用体现在与国家政权机构关系中 ,体现在利益表达和利益综合中 ,体现在政府决策过程和政府执行过程中。在新的历史时期 ,要对中国共产党在政府过程中进行科学的定位 ,就必须变革党的领导方式 ,强化执政功能 ;必须变革精英决策模式 ,发挥民主集中制的效用 ;必须变革双轨行政系统 ,强调党政职能分开。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的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深层次的矛盾开始凸现,法制建设相对滞后,致使近年来出现了一种被称为“腐败新病”的现象——政府俘获,极大地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削弱了执政党的合法性基础。本文在对政府俘获的含义与本质特征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分析了政府俘获对执政党合法性基础的危害,从政府层面和产业集团层面探寻了政府俘获产生的原因,阐述了政府俘获防范的策略及对新时期执政党合法性重构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廖龙辉 《求实》2006,2(2):22-24
深入比较中国共产党与西方执政党的特点,对于深化党的执政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执政党,它们都必须把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置于优先位置,都担负着社会整合的功能,执政权也都有被“异化”的可能。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为:内生党和外生党、领导党和执政党、竞争型政党和合作型政党、“松散型”政党和“紧密型”政党、“部分执政型”政党和“全面执政型”政党,以及党与军队的关系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廖龙辉 《探索》2005,4(6):33-35
比较研究中国共产党与西方执政党的特点,对于深化党的执政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执政党,它们都必须把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置于优先位置,都担负着社会整合的功能,执政权也都有“异化”的可能。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为:内生党和外生党、领导党和执政党、竞争型政党和合作型政党、“松散型”政党和“紧密型”政党、“部分执政型”政党和“全面执政型”政党,以及党与军队的关系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维护党的领导合法性的基础。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执政党,党的执政能力应该通过政府的公共行政来体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应该在政府能力提升之中得到实现。当前,提升政府能力的根本途径是服务型政府建设,只有通过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建立健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德制”体系和“德治”模式,才能使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大会上“不折腾”的通俗表达体现了重要的政治理念。这一理念体现了多元民主社会下政治宽容与政治共赢思维;体现了在党的领导下社会多元主体“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的基本需要;体现了执政党科学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原则;体现了执政党执政自觉和执政理性的日益加强。“不折腾”的政治思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构建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现代化视野下的邓小平执政有效性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执政有效性是指执政党的“实际的政绩,即该制度在大多数人民及势力集团的大商业或军队眼中能满足政府基本功能的程度。”通俗地说,就是执政党通过决策活动对社会进行政治管理或政治统治,从而给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带来符合其内在规律的实际效果。“在现代世界,这种有效性主要是指持续不断的经济发展。”提升执政有效性是任何一个执政党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9.
苏开 《干部之友》2003,(4):34-35
敬爱的朱镕基总理卸任了。可人们还依稀记得1998年朱镕基刚就任政府总理时,在首次记者招待会上那一个著名的“施政纲领”——“一个确保,三个到位,五项改革”。而医疗制度改革正是这“五项改革”中的一项。回放五年之路,鞠躬尽瘁的朱总理像一把干柴,加热起“医保”的大锅,锅里正冒着热气。记者怀揣着思考走进这腾腾热气中——  相似文献   

10.
《党建文汇》2005,(4):7-7
湖北省委组织部党建研究所所长宋刚峰撰文指出,执政道德是执政党治党治国应当具备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执政道德不仅由党内法规明文规定,而且要靠执政党的理想、信念、作风、品格、形象等形成和维持。它是执政党治理国家、整合社会的伦理基础和道义基础,体现着执政党治党治国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1.
报刊文汇     
群众利益无小事 “群众利益无小事”,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非常动情的一句话,体现了党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心里装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真切的执政思想。 自2002年11月党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诞生起,就认真传承和实践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采取切实措施,为国家发展和群众切身利益的改善而做实事,鲜明地体现了执政党以百姓之利为己任的责  相似文献   

12.
李霞 《理论学刊》2004,(10):31-32
政党的执政合法性建设是现代社会政党政治的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长期的执政党 ,也一直面临着执政合法性考验和建设的问题。历史的合法性不能代替现实的合法性 ,面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新情况 ,中国共产党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个代表”就是新时期党执政合法性建设的伟大成果。这一成果既体现了党执政合法性建设的时代性特点 ,又体现了党作为执政党对自己执政任务的全面思考 ,包含着深刻的辩证法思维。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宗旨继承性与发展性的辩证统一“三个代表”重要…  相似文献   

13.
滕振军 《唯实》2008,(3):4-7
“党员主体地位”的提出,对于执政党建设理论的新发展主要体现在:它是以人为本理念在党的建设领域的具体体现,是对传统党建思路的新超越;它适应了党情和党员队伍结构变化的新要求,成为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基石。  相似文献   

14.
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要用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来衡量促进发展的各项工作,把握发展的时代脉搏、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发展的创新特点,使执政党的建设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相似文献   

15.
可以说上自国家的最高首脑,下至普通的农民,全社会都在探求中国农村发展难题的破解之道,都在寻找撬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杠杆与支点。而若干成功的农村发展典范和更多积贫积弱的农村现实,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那根杠杆应该就是执政党的组织力量,而那个支点,就是体现于农村发展实践中的执政党的先进性,就是那一个个体现着党的先进性的人。  相似文献   

16.
刚刚闭幕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确保出资人到位。允许和鼓励地方试点,探索建立国有资产管理的具体方式。”决定中的这段话,为进一步实现政企分开、转变政府职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根本上指明了方向。这里的关键是如何“确保出资人到位的问题”。笔者认为,必须在体制上规范运作,方能“确保出资人到位”。一、政资分开是出资人到位的前提长期的计划经济使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者职能与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不分,并同时运用于国有企业之中,带来了严重的政企不分。国有企…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引人关注,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政府执行力不强。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盛行的今天,为了更好地将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落实到位,必须加强政府执行力建设,从政府与市场关系、体制、具体制度建设等方面提高政府对食品市场的规制水平。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立足于执政党建设的实际,高屋建领,气势磅礴,通篇贯穿着“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体现了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奋斗精神和创新精神。用“七一”讲话精神来指导新时期党的建设,极其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深刻把握“七一”讲话的时代精神。把握住了这个精神,就是把握住了“七一”讲话的精髓。什么是江泽民总书记“七一”讲话的时代精神?江泽民总书记在讲话中用精练的语言作了简洁的概括:“全党同志要坚持从新的实际出发,以…  相似文献   

19.
《党课》2013,(7):34-34
同以往建设“服务型党组织”的提法不同,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服务型”执政党,对此,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原副院长甄小英指出,这预示着党的执政理念和方式发生了新转变。  相似文献   

20.
王春 《廉政瞭望》2010,(2):10-12
“接待酒”、“招商酒”“‘勾兑’酒”……在“公”的名义下,官员奔波于各类酒场而乐此不疲。“革命小酒天天醉,喝坏了党风喝坏了胃”,一首民谣流传至今,官员酒后狂言雷行不时见诸媒体,变异的官场酒文化在腐蚀着执政党的肌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