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海南迎来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东方站在了新时代大转折、大发展、大变化的历史节点,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对着严峻的挑战。东方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瞄准  相似文献   

2.
正目前社会上有一种声音,认为经济特区是特殊历史时期产物,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区政策优势的"特"将逐步淡化乃至消失,特区立法权也就失去了存在意义。显然,这是对经济特区的一种狭隘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庆祝海南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大会上指出"经济特区不仅要继续办下去,而且要办得更好、办出水平"。201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提出,要求深圳打造法治城市示范,用足用好经济特区立法权。显然,经济特区作为改革"试验田"的使命被党和国家寄予了更大厚望,  相似文献   

3.
以创新为灵魂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济特区的理论基础。发展经济特区将贯穿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创新把经济特区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4.
经济特区实践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钟坚在中国以改革开放为主旋律的10多年社会变革中,最激动人心的乐章,莫过于沿海经济特区的迅速崛起。它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上,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添了异彩。(一)“创办经济特区,是小平同志亲自倡导、设计并始终关注...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创办经济特区以来,凭着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精神,"杀出一条血路",不但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发挥了"窗口"和"试验田"的作用,而且为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经济特区的伟大实践,是在创造物质文明奇迹的同时,也创造出了令人瞩目的特区精神。关于特区精神,每个经济特区都有自己的总结和提炼。最早创立的深圳特区精神是"改革、开放、创新、创业、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之所以能办成这么多大事,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需要进一步完善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提高国家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7.
正潮起海之南,改革再出发。"经济特区不仅要继续办下去,而且要办得更好、办出水平"。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国内国际大局、着眼于新时代、着眼于未来,充分肯定经济特区建设的历史功绩,深刻总结经济特区建设的宝贵经验,对经济特区改革发展提出新要求,宣布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这条正确之路、强国  相似文献   

8.
正建省办经济特区30年来,海南文体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围绕生态立省、经济特区和国际旅游岛建设,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体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体产业,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抢抓发展机遇,推进改革创新,擦亮特区品牌,铸就  相似文献   

9.
一、经济特区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在社会主义中国创办经济特区是一项重大的战略举措,是加快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新路子和有效途径。18年来经济特区依靠中央给予的带有“含金量”的特殊的、优惠的政策,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不断改革,促进了经济特区...  相似文献   

10.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实践。我们党作为这一实践的倡导者和领导者,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能否胜利地推进这一实践,取决于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取决于各级领导干部的素质。特区建设急需大批善于驾驭市场经济的各级领导干部海南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中,面临着几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一,如何按照市场经济和经济特区发展的内在要求,在更高的层次上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快海南的开发建设。建省办特区6年多来,我们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七十年的光辉历程表明,进行伟大的革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海南办特区是在一种复杂的社会环境下进行的,如何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特区干部的头脑,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在特区建设中的指导作用,是一个迫切需要我们去研究的重大课题。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是社会主义经济特区的本质要求特区的性质是由其设置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制度所决定的。我国的特区是在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  相似文献   

12.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中国建立的经济特区,已经走了十六年光辉历程,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上写下了辉煌一页。如今正处世纪交替的关键时刻,中国经济特区既面临着新的机遇,也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 重新认识特区的特殊政策 建立若干经济特区作为全国改革的试验区,是中央的一项重大决策。因为,要在经济特区进行试验,不是一般的试验,而是事关国家大局的试验,即如何在  相似文献   

13.
盛勇  谭键 《今日海南》2012,(1):32-33
建设国际旅游岛,是海南省委、省政府在新的历史时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指示,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海南得天独厚的区位、资源、体制等优势,在建省办经济特区多年探索经验的基础上,对海南发展思路不断进行完善和提升,坚持改革开放、探索科学发展的重要成果,是海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实践。2009年12月31日,随着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建设国际旅游岛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南迎来了继建省办经济特区之后又一次重大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4.
正海南因改革开放而兴,在建省办经济特区30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中,海南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海南水务事业在这一宏大的历史背景中,同样烙下"改革、发展、法治"的时代印记。改革改革是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年不变的主旋律,同样也贯穿  相似文献   

15.
《群众》2018,(21)
正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也进入了新阶段,改革将进一步触及深层次利益格局的调整和制度体系的变革,改革的复杂性、敏感性、艰巨性更加突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指出,"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思想解放的过程。没有思想大解放,就不会有改革大突破"。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就要把思想解放作为改革先导,对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思想大解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创办经济特区是前无古人的创举。而经济特区理论则是邓小平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求实的精神,不断总结经济特区建设的实践,提出一整套经济特区的科学理论,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完善和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特区理论体系。第一.经济特区的性质性“社”不姓“资”。经济特区的性质是什么?特区姓“社”还是姓“资”?这是经济特区一成立便索绕在许多人心中的疑问。从根本上弄清这个问题,对于人们正确地认识特区,正确地制定特区的有关方针。政策,积极…  相似文献   

17.
正春华秋实,岁月如歌。进入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走过的第30个年头,定安,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也走过令人难忘的30年砥砺奋进之旅。定安始终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坚持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  相似文献   

18.
黄景贵  高莹 《新东方》2010,(6):7-14
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的经济特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可以说,经济特区是中国社会实现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启动社会转型的必由之路;是自上而下完成转型社会制度变迁的必由之路;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正(2018年4月13日)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就是要充分肯定经济特区建设的历史功绩,深刻总结经济特区建设的宝贵经验,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经济思想内容丰富、博大精深,系统性地回答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建设的一系列重大原则性问题。习近平经济思想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怎样看""如何办""怎样干""为谁干"的问题,是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