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国城市建设的总体历程目前,全世界的城市都面临人口增长、城市拥挤和能源危机引发的巨大挑战。中国作为发展最快的国家,处于城市人口激增的城市化关键时期。在过去的30年中,中国经历了快速城市化、快速机动化的发展过程,城市格局迅速地发生改变。自1996年以来,城市化率每年均达到1.1%~1.6%的增长率;2016年底,我们的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57.4%,现在还在升高,预计中国城市化将在2020  相似文献   

2.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影响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全球城市体系正在形成,首位城市(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贸易组织(CAT)所在城市)主宰世界经济趋势明显,大都市连绵区更具发展活力。在全球城市形成的同时,也促进了网络城市和边境城市体系的发育。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中国的城市化有什么影响呢?  相似文献   

3.
有此一说     
叶嘉安院士谈假城市化8月16日,在北京大学参加2005年全球华人地理学家大会的香港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嘉安说:“在第三世界国家假城市化的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许多大城市病,如城市无序蔓延、贫富差异加剧、住房交通拥挤等,在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已纷纷出现。”先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被认为是假城市化,也叫消极型城市化或过度城市化。一些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似,但经济发展水平却远低于后者,存在着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城市化,致使城市中出现了大片没有城市基础设施的贫民区。叶嘉安说,这种现象二战后在发展中国…  相似文献   

4.
武汉市地处我国中部,是一座拥有 845万人口的特大中心城市。迈入新世纪 以来,武汉步人人均GDP由2000美元到 3000美元进而向5000美元跨越的阶段,这 也是武汉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 化步伐明显加快的重要时期。城市在保持 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经济社会矛盾 如基础欠帐、管理滞后、心理失衡、公共 服务不适应需要等日益凸显出来。诸如此  相似文献   

5.
针对我国城市化快速冒进式发展态势,本文基于科学发展观,从城市化发展的本质要求、城市布局与交通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功能定位和功能开发、城市广场选址与建设、城市雕塑和标志性建筑设计等方面探讨了城市建设理念创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小城镇发展战略的出台和以城市为中心的改革全面推开,小城镇和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中国已经进入了快速城市化的阶段.但小城镇发展模式的诸多弊端却日益显露.小城镇化的主导模式违背了世界城市化的一般规律,也与中国城市化的实际状况发生偏离.目前中国已经具备实施大城市化战略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7.
刘桂文  王仁庆 《湖湘论坛》2003,16(3):65-65,86
城市化是新世纪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中心环节 ,积极加快城市化进程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长期战略。当前 ,全国城市建设与经营如火如荼 ,许多城市超常规快速发展 ,城市的功能与实力明显增强 ,城市在推进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的带动和主导作用也愈来愈突出。但是在城市的建设与经营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良倾向 ,应引起高度重视。一、无视区域整体发展纵观世界各国城市发展 ,中国城市群和国外城市群的最大区别是 :中国城市群内部结构同化现象比较严重 ,如城市群内各城市的功能趋同、产业结构趋同、基础设施自成一体、重复建设等。结构同化不仅浪…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消防安全问题愈来愈受到普遍关注。城市消防安全管理作为城市管理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城市发展、保护人民安居乐业等方面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全文以城市化进程的消防安全现状为切入点,结合许昌市当前消防管理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从城市消防规划、消防设施维护管理、城市社区消防工作、专业队伍培养和消防宣传教育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9.
《世界与中国城市化之路:从理念共识到共同行动》是由北京城市运行与发展研究中心组织中国科学院的相关研究力量,通过对城市发展形态的研究,翔实剖析了城市化过程所存在的问题及趋势,制定了科学的监测和评估模型,梳理了全球视野下城市化的历史进程与时代演替,总结了全球城市化进程发展的战略模式和运行模式,提出了城市化进程中贸易壁垒、技术壁垒、环境壁垒和信息壁垒四大主要壁垒,提出了城市发展的科学特质——人本发展(改善民生的内在需求)、普惠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城市化战略几经摇摆,其中固然有许多客观原因,但更主要的是因为许多认识方面的问题没有厘清和到位,如对社会经济发展客观规律认识缺乏,对城市的功能、作用以及发展规律和城市文明了解不足。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应该积极借鉴国外城市化的成功经验。摇摆不定的城市化战略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过程中,在发展战略问题上,城市化战略是一个最摇摆不定的战略,也是教训最多的战略。上个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我们建起了很多“工业基地”式的新兴城市。但这些城市自身的产业单一,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很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很…  相似文献   

11.
世纪之初.无论对于世界还是对于我国.都是城市化发展的转折点。从这一时期.世界5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在全球范围城市人口首次超过了农村人口。也是从这一时期.我国脱离了城市化历史进程的初级阶段,进人中级阶段。城市化具有加速性。据世界银行统计.当发展中国家人均GDP达1000美元.城市化率达到30%时,城市化将进入快速发展期.我国目前正处于这样的一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2.
《政策》2000,(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从停滞不前向快速发展转变,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1978-1984年,农村体制改革对城市化发展的推动为主的阶段。城市化的特点是原有城市的吸纳和新建城市的转化速度都比较快,恢复性的先集中后城建的特征明显。具体表现在:(1)大约2000万上山下乡的知青和干部返城,  相似文献   

13.
郊区城市化就是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发展在越过了聚集发展阶段后,出现的分散发展状态,在这一阶段大城市开始对更广大的腹地产生辐射作用,郊区和更广泛的农村地区进入城市化阶段。发达国家在经历了城市集中发展阶段后都经历过郊区城市化阶段,在这一阶段城市化率达到较高水平,人口、工业、商业等先后从城市中心区向郊区迁移,德国、美国、澳大利亚、英国以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城市发展的郊区化模式表明,交通条件、工业化进程、郊区的基础设施以及规划政策等是城市化进程后期阶段郊区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中国郊区化的驱动因素与发达国家有所不同。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就进入了郊区城市化阶段,自此郊区小城镇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中国在郊区城市化进程中要充分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协调好各种因素发挥聚合整合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刘索加 《今日浙江》2003,(14):40-4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1978年至1998年的20年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由17.92%上升到30.4%,平均每年提高0.62个百分点。人口和产业向城市的迅速集聚,使得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在财政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如何解决城建资金的缺口,已成为每个城市政府必须面对的  相似文献   

15.
城市品牌战略与我国新型城市化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文金 《求索》2011,(6):82-84
进入21世纪以来,新型城市化已成为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随着新型城市化进程和城市间竞争的日益激烈,塑造城市品牌已成为我国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分析城市品牌内涵及我国新型城市化发展的特征,探讨城市品牌战略与新型城市化的辩证关系。我国新型城市化进程中可选择的城市品牌发展模式主要有地理型品牌发展模式、历史文化型品牌发展模式、城市产业型发展模式及城市功能型发展模式等四种。在实施路径上应坚持"调查研究———筛选评价———提炼设计———实施建设———全程营销"思路,建议新型城市化中打造城市品牌时要多元整合、重点突破、合力推进。  相似文献   

16.
邬剑刚 《世纪行》2009,(1):46-46
“城中村”是我国许多城市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向郊区拓展形成的城市建设景观和郊区农村不断城市化形成的农村建设景观。“城中村”是城市的一块夹缝地,虽在区域上已经成为城市的一部分,但在土地权属、户籍、行政管理体制上仍然保留着农村模式的村落,这种独特的地位和现象,造成了系列问题。这些隐匿于摩天高楼背后低矮、混乱的村落,不仅影响城市的整体形象,也阻碍城市化进程,制约着城市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秦敬云  王敏 《桂海论丛》2012,(5):115-120
采用广西近年来的城市化率数据构建回归模型,结合全国及部分省市的数据以寻求广西在不同城市化阶段的转折点及各阶段的城市化速度,对广西到2030年的城市化水平进行预测。在探讨广西城市规模分布的基础上提出广西城市发展中的南北两大组团,探讨了两大组团在发展中存在的城市密度、空间距离及城市规模等问题。以北部湾经济区为例探讨了广西城市组团化发展中的功能分化。从快速交通网、城市密度和功能分化等角度提出了促进广西城市组团化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高速发展的城市化带来了巨大的发展问题,城市不断地蔓延,城市土地面积不断扩大。导致城市人口迅速膨胀的同时,土地供需矛盾严峻、生态环境日趋恶化、道路交通拥堵严重、社会稳定存在隐患等综合性问题。本文在这种背景下,提出建立立体城市的城市化创新发展模式,以期能够解决居民的居住、生态环境、道路交通、土地供需矛盾及社会和谐稳定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正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肆虐全球,而疫情主要爆发于人口密度高的特大城市。以武汉为代表的中国特大城市率先成功遏制了疫情的蔓延,在进入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后,北京、深圳等城市也陆续偶发零星疫情,但总体上"可防可控"。在党中央的领导下,聚焦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阻击战,中国特大城市取得了疫情应对的重大成就。同时,在快速推进的城市化进程中,  相似文献   

20.
吴向鹏 《长江论坛》2007,(6):29-32,38
典型国家城市化的特征表现为工业化带动、市场主导和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外部影响。中国的城市化快速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同时中国特殊的国情使得城市化进程不同于其他国家,表现为开放特征、经济转型和资源耗散三大特征。当前中国城市化的关键现实挑战及公共政策导向需要关注实现城市经济的集聚效应、培育城市的创新能力、引导城市和郊区统筹发展、城市成长管理等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