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国抗日战争中产生了伟大的抗战精神,突出地表现为: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民族解放而斗争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共赴国难、团结御侮的民族自强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民族自立精神,热爱和平、为求和平而战的崇高境界。这种抗战精神蕴涵着中华民族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弘扬和升华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必将激励我们进一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相似文献   

2.
青年救国会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晋西北根据地领导的青年爱国组织。它以抗战救国为宗旨,积极宣传党在根据地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从它成立之日起,就积极承担起宣传动员晋西北广大青年的任务,在动员青年参战参军、开展文教活动、参加生产劳动和参与民主政权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已经过去60年了。在整整八年的坚持抗战中,中华儿女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已形成了一种克敌制胜的“抗战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这种精神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永远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今天,发扬这种精神,动员起中华民族的集体力量,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进程中属不可缺少的一环。一、“抗战精神”是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民族之魂,是我们民族希望之所在。1937年日本侵略者无端挑起侵华战争,…  相似文献   

4.
长城抗战是“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军队在华北进行的第一次较大规模的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役。长城抗战虽然以《塘沽协定》的签订而结束,但它在14年的抗战历史中的历史意义和地位确实不容抹杀。长城抗战不光有许多教训可总结,更有许多积极的东西值得我们认识和发扬。  相似文献   

5.
走向现代化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历史发展的主题,文化现代化是其核心要素。桂林抗战文化运动作为中国抗战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文化抗战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笔,也是广西为全民族抗战所作出的最大贡献之一。桂林抗战文化运动既动员了广泛的抗日群众,同时,也对中国文化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在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历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的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伟大历史转折点。中国人民不可侮。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8月,中国人民面对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前赴后继,进行了长达14年英勇顽强的抗战,最终创造了以弱胜强的战争奇迹。中国人民的长期抗战,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中国人民全民抗战的汪洋大海之中,使日本帝国主义征服中国、称霸世界的狂妄梦想最终破产;中国人民长期抗战形成的中国战场,成为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对日作战的主战场,牵制和消耗了日本侵略者…  相似文献   

7.
1453公里的距离,穿行在崇山峻岭之间,路况糟糕而且行驶危险巨大。这就是“滇缅公路”给人的第一印象。但是这条在1937年年底建成的公路,却成了抗战时中国的“生命线”,抗战时期几乎是所有的对华援助物资,都是通过它运到了中国的大后方。但是“滇缅公路”的作用和意义还不仅仅在于此,作为抗战的“生命线”它体现了云南各族人民共赴国难的决心,也是中华各民族团结抗战的象征。而且由于它的存在,支撑了中国抗战时的经济,改变了中国抗战的战略格局,甚至可以说改变了整个亚洲战场的格局。  相似文献   

8.
一二九运动为中国共产党开展抗战社会动员提供了契机,在运动申逐步形成了由中国共产党引导的,以爱国学生为载体的对平津民众和爱国士兵的初步社会动员。因此,从社会动员的角度来看,一二九运动意味着中国共产党以抗战为目的的社会动员的初步启动。这种初步的社会动员。使“抗日救亡”成为凝聚全国民众的政治目标,也播下了抗日的种子,为全面抗战爆发后的社会动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从主题学视角看,启蒙、专制、救亡、翻身、民粹一直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核心主题,路径选择的不同既能够使它们同步实现,也能够使它们相互拆解。从晚清到"五四",从抗战到新中国,虽然不同时期主题表现有所不同,但它们之间互有隐显的结构形式却决定了中国文学发展的基本格局与面貌。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古代长期处在宗法式农业经济的社会形态里,史官文化的影响极其深远。这对中国文学的基本性质和发展行程起到了重要的定位作用,以致中国文学从观念到体制都体现了一种独特的民族性。一方面,史官文化以社会政教人伦为本位,崇尚立德保民,它在价值导向上规定了中国文学尤其注重政治教化功能。另一方面,由于史官文化自身的学术包容性,使得中国文学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处于文学与非文学因素相互交织的状态,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杂文学体制。此外,史官文化还促成了中国文学所特有的文学史观的孕育和萌生,即将文学的历史发展与时代政治的兴衰密切联系起来考察,从史的角度追溯文学源流与圣王之道的关系,以确立文学的政治教化统绪。可以说,中国传统的文学、文学观、文学史观和文学体制,无不显现着史官文化理性精神的涵盖。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语境中的"世界文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歌德这个“世界文学”的肇始者并没有对“世界文学”进行界定,而马克思、恩格斯也没有对“世界文学”的具体内涵做出说明,从而导致后世研究者关于“世界文学”提出了各种看法和主张。在一个“世界性”与“民族性”分别都需要重视的“全球化”时代,我们需要拥有一种“世界性”的眼光,抓住机遇,努力建设“民族文学”。  相似文献   

12.
优秀法官是值得学习、可以作为榜样的典型。从陕甘宁边区到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一共产生了百余位优秀法官。无论是马锡五还是新时期的优秀法官,他们都有着"一心为民"的形象化特质。文学作为优秀法官宣传工作的工具,在司法实践和国家治理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意识形态的载体,优秀法官宣传工作承担了对大众的说服和动员功能,最终服务于政权建设的中心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世界文学概念自歌德提出之后,被不断地讨论和阐释,成为重要的理论范式和方法。丹穆若什强调,世界文学是从翻译中获益的文学,它不是指一套经典文本,而是指一种阅读模式。宇文所安以北岛为例分析了中国现代诗歌在向世界传播过程中的得与失,以及文 化民族化与全球化等问题。在世界文学的视域下,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与流变轨迹既体现了民族化的内在诉求,也见证了其参与世界交流与对话的外在需要。中国现代诗歌的重要发展阶段及集大成者诗人的创作历程,都显示出其在融通民族性与世界性上的不懈努力。中国现代诗歌何以走向世界?罗伯特·白英1947年编译出版的《当代中国诗选》提供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与模式。研究世界文学与中国现代诗歌的世界性,有助于推动中国文学与文化走出去,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精英文学并非最初的文学形态,它在物质生活资料极大丰富、艺术由实用走向审美的过程中产生。封建社会是艺术审美化的转折点,由于有国家或者富有的私人充当艺术“保护人”角色,因此精英文学在这一时期异常兴盛。随着封建时代结束,精英文学的“保护人”没有了,在物质基础突然被抽空以后,精英文学开始面临生存的困境。如何摆脱因为“重审美淡实用”以及物质基础匮乏而导致的不利局面,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15.
伟大的抗日战争及其胜利,在中国近代史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它不仅是中国革命史上最伟大、最活跃、最生动的一个新阶段,而且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因此,抗战胜利成为中华民族从衰亡走向振兴的转折点。这种转变,给予中国人民和中国历史进程以深远影响。在中国改革开放日益深化的今天,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再次审视它给予我们民族的影响,有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一抗日战争的胜利,解除了中国近百年来的沦亡危机,结束了近代中国的民族屈辱史,使中华民族保持了独立…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抗击外来侵略斗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它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强大生命力和凝聚力”。这是胡锦涛总书记今年7月12日会见郁慕明率新党访问团的开场白。这种生命力和凝聚力,靠什么精神迸发出来的呢?笔者认为:抗战精神与延安精神,就是战胜日寇伟大力量所凝聚形成起来的精神原子弹。抗战精神的内涵概括为:“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团结一致,不畏强暴,不屈不挠,前赴后继,同仇敌忾,一致对外,捍卫领土,追求民族解放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包括一切爱国人士共同创造和拥有的宝贵精神财富,她不仅具…  相似文献   

17.
客家文学是中国文学的瑰宝,历史的风云际会使它与中国革命走到了一起,为中央苏区文学的孕育与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客家文学从内在精神、创作队伍到艺术表现手法等多个方面为中央苏区文学提供了借鉴或支持,是中央苏区文学的重要源头之一,为中央苏区文学的孕育、发展与繁荣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8.
梁启超在极力宣传政治变革时,也在文学革新上作了一些尝试。如倡导创作通俗读物,作为政治改革和“开民智”的辅助手段;提倡“文与言合”,革新旧式语言;实践“觉世”之文和“新式”诗歌。但梁启超的文学革新尝试一开始就留下了一些令人困惑的问题,首先是“俚语”、“群书”的归属问题,其次是“觉世之文”的所指问题。梁启超戴着政治帽子的文学变革初露端倪时就陷入了一种尴尬境地,文学革新刚刚萌芽就受到了功利与审美、作者与读者、雅与俗、传统与创新诸多对立因素的困扰。而随后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政治形势使梁启超并没有着力将文学改革发展为轰轰烈烈的维新运动的一部分,他的文学改革也只是浅尝辄止。  相似文献   

19.
周恩来十分重视抗战美术宣传,直接领导了“国统区”的抗战美术工作。他关心美术家的工作和生活。团结和争取“国统区”的广大美术工作者站在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立场上,维护和巩固了美术界的统一战线。他积极促成了国统区与解放区的美术交流,为推动抗战美术运动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应当重视在和平繁荣时代对青年学生进行抗战历史教育,通过历史文化教育宣传,增强全民族的文化自觉,进而达到文化自信,实现民族复兴。为此要十分重视抗战史教育对青年学生的有效引导,完成抗战历史教育的思想文化教育的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