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我只有去老年公寓,那是我最后安身的地方。"夕阳下,我目送一位老人离去,她艰难地蹬着一辆小三轮车,三轮车上放着几个大包袱,那是她全部的家当。看着她佝偻着弱小的身躯慢慢向前移动,我发觉自己眼前逐渐模糊,脸上一片冰凉。  相似文献   

2.
早就有个愿望,想去访问北京大学法律系的芮沐教授。人们告诉我,芮先生是位“大忙人”,别看他已七十六岁高龄,可除了研究和教学外,他还担负着大量的社会工作,因此想见他恐怕不易。果然,我几次前往燕园趋访,都未能得见其面。一位年过古稀的老人,仍有着如此旺盛的工作精力,着实令我惊讶。十月的一天,我见缝插针,终于在一次会议之余与芮沐教授见了面。芮先生鹤发童颜。声音洪亮,只观其面,无法想象这是一位七十六岁的老人。见面后,我感到人们向我介绍的  相似文献   

3.
给儿子打工     
单位放了年假,我搭上汽车匆匆赶回。那天正飘着雪,车刚驶出城区,路旁一位衣衫破旧骨瘦如柴的老人拄着拐仗在握手。车停下来,老人艰难地上了车。售票员问:“去哪儿?”老人愣了一下,苦笑着说:“不知道,有河的地方吧,到了有河的地方你让我下车。”售票员愣愣地望着老人不知所措。  相似文献   

4.
李直 《检察风云》2002,(11):52-53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一辆尖叫着、载着一位患病老人的救护车在去医院的路上,意外地遭遇了一场车祸。车上的患病老人摔倒在救护车的地板上,致使正在使用着的氧气管脱落……后来老人在入院不久离开了人世,从而引发一场——  相似文献   

5.
正会见死囚2010年春节即将到来,到处都是过年的氛围。我在办公室整理以往的案件,准备回家过年。这时,办公室响起了敲门声。推门进来的是一位消瘦的老人,头发花白。坐定之后,老人简明扼要地说出了来到律师事务所的目的。老人有条不紊地说着,他的儿子文建峰因为感情纠葛杀了人被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了死刑,B市高级人民法院二审驳回了文建峰的上诉,所以他找到我,希望委托我作为文建峰在死刑复核阶段的律师,并说他知道我是死刑辩护方面的专业律师和法律专家,更是早在  相似文献   

6.
正早晨8点,我刚打开诉讼服务中心的大门,便有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拄着双拐颤颤巍巍地走进来。经询问之后,才得知老人是被儿子抛弃了,来法院诉求赡养的。我不经打量了他一番:老人右脚有些残疾,不能走路,外面天寒地冻,老人衣着单薄且光着右脚,只套着一只破单鞋。老人看到我,说:"小法官,能不能帮我把右脚上的袜子穿上啊?我腿不能弯,自己穿不了"。我"呵呵"一笑,便蹲下身子按老人的要求帮他穿上了袜子。看着老人拄拐的双手冻得  相似文献   

7.
每个星期三下午,我雷打不动地到百货商店购物. 就在我转向那条专卖儿童卫生用品的走廊时,我几乎撞到一位老人的身上.他显然不知道我必须得在45分钟的时间里买好东西,然后接回我的上完摔跤课的4岁的儿子,再去学校接正在那里等着我的12岁的女儿.  相似文献   

8.
在十年的检察官生涯中,我曾收过案件当事人送的一个礼物,那是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至今,我一直珍藏着它。那是夏天的事了,当时我正在办公室阅卷,一位自称是被告人家属的人找到了我。大热天,已过古稀的老人衣衫都被汗水浸湿,看上去疲惫不堪。一问,老人居然是从几十公里外的北王村赶来的,就是想问问他孙子会判多少年,能不能判轻一些。案情很简单。几个月前,因为宅基地纠纷,老人的孙子即被告人李某与邻居厮打起来。后来村干部赶来调解,李某竟跑回家中抄起一杆长枪出来,好在并没有开枪,只是威吓一下村干部,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不过私造枪支,毕…  相似文献   

9.
二胡老人     
这是小镇上一条很不起眼的小街。一日,和朋友在街上闲逛,走着走着,我们不约而同驻足倾听──一缕苍劲、洒脱的二胡声迎面飘来!一听便知演奏者即使不是专业行家,也是功底匪浅的爱好者。朋友感叹:“看不出这小镇竟是藏龙卧虎之地。”朋友在大学是专修音乐的,路遇知音,非拉我去拜访不可。起初,我有些迟疑,在他的再三怂恿下,我们一起朝着那乐声走去。只见一位老人,六旬开外,精神矍铄,一身有些年头的中山装看去整洁素雅。见有生人进来,他放下二胡迎了上来。我们很恭敬地问老人施礼:“大叔,您二胡拉得真捧哟!”老人笑着谦虚了一…  相似文献   

10.
做律师,免不了收费办案,接触社会各阶层人士。但细细想来,许多案件的人和事已渐渐模糊,惟有一笔特殊的诉讼费萦绕脑海,日久弥新。那是2003年仲夏的一天,我正在办公室阅卷,一位老人佝倭着腰敲门进来, 自称姓吴,说儿子犯事了,前来法律咨询, 还拿出一份报纸递给我看。阅后得知案  相似文献   

11.
中秋节前夕,好朋友的父母从遥远的新疆过来了,因为多年的情谊,中秋节那天,我早早地就在市里一家有特色的酒店订下了包厢,邀请朋友一家共度中秋佳节, 也算给两位老人接风洗尘。晚上,我们刚把菜点好,就进来了一位酒水推销小姐,甜言蜜语地开始推销她手中的白酒。开始老人大概没有弄明白推销小姐是什么一回事,听我问喝什么酒,老人兴冲冲拿起手里的纸袋,说自己带着呢。看我诧异的表情,朋友说,父亲这些年只喝自己兵  相似文献   

12.
一位把自己财产如数捐出的八旬老人说:“我不想将来我在天堂,钱在银行,亲人对簿公堂。”  相似文献   

13.
阿成  马啸 《政府法制》2007,(12):40-41
一位70多岁的老人去世了。不料,一场风波却在老人生前的保姆和女儿之间爆发,根源是老人留下的遗嘱。在遗嘱里,老人将所有财产留给了保姆,保姆还出示了遗嘱公证;这让老人的两个女儿不能接受,她们认为遗嘱并非出于老人的本意,并将保姆告上法庭。一起伴随着纵横交错的感情纠葛的财产纷争在长沙市闹得沸沸扬扬。  相似文献   

14.
一天,一位老人来到嫩江县多宝山司法所,一进屋就上气不接下气地说“我不行了”,咕咚一声倒在地上。看到这情景,正在工作中的乔所长立即与所里的小王开车将老人送到当地医院进行抢救,经诊断为心脏病发作。病情稳定后,又将老人拉回所里。  相似文献   

15.
王义 《法治研究》2006,(4):34-35
近日,我的办公室来了一位70多岁的老人,是我学生的父亲,向我咨询有关问题。他的来访使我想起了6年前发生的一件往事。  相似文献   

16.
老人·夕阳·后河──—位退休检察官的独白田燕四月的黄昏,清爽之中夹着一丝寒意,湍急的后河伴着夕阳那短暂而绚丽的霞光在匆匆流淌。我与疾病缠身的老伴相携,沿着河岸缓缓地走着,不觉忆起半世的悲欢与往日的旧梦。清晨,我从检察长手中接过了退休手续,摘下头上标志...  相似文献   

17.
鞋里的纸条     
感动 《政府法制》2011,(20):39-39
楼下有一位补鞋匠,是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每天坐在铁皮房子里,时而抬头微笑注目着过往的行人,双手却从不停辍。  相似文献   

18.
在广东省开平市的城市南广场上,有这样一座雕像:一位西装革履的老人坐在沙发上,银髯如戟、表情坚毅,满含深情地注视着他眼前的这片土地.这位老人就是著名侨领司徒美堂.  相似文献   

19.
关世英老人被儿媳接到城里已是第三天了。老人闲得在屋里转悠起来,想寻点事做,突然想起,早饭时看到厨房拐角处放着的黑塑料袋里的垃圾未倒,便朝那里走去,却发现垃圾袋已被儿媳带下楼去了。转而又想:“要是没带下去,我还不知往那儿倒哩。” 想到这里,老人情不自禁地来到阳台朝外张望,想知道垃圾箱在哪儿。正巧,楼下一位约摸三十多岁的中年男子,西装革履,手提一只黑塑料袋,大步流星地朝他家住的楼西走去,直到被楼角挡住视线为止。老人心中有底了,垃圾箱大体就在那里。老人准备回屋时,听见一对青年男女又说又笑,提着同样的黑…  相似文献   

20.
编辑同志: 我是一位65岁的老人,现已丧失劳动能力和生活来源。1975年我收养了一名5岁的男孩。1997年养子结婚后,我与养子的关系逐渐恶化,养子不仅在生活上不给予我照料,反而时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