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红  安华 《理论导刊》2006,2(8):25-27
道德作为法治政府的要件,不仅必要,而且可能。为政以德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德法并举是法治政府的必然选择;以德行政是以德治国的关键。当前,加强法治政府的道德建设的关键是深化行政改革、进行道德立法、坚持褒善罚恶和加强社会监督。  相似文献   

2.
在美国公务员道德行为约束这个问题上 ,道德“原罪”说始终是其形而上学的基础 ;国会和政府的道德法案是公务员道德行为约束的工具 ;宪法是公务员道德行为约束的保障。美国公务员道德行为约束的根本力量源于美国人民。美国公务员道德行为的约束比较成功地巩固了美国政治制度 ,维护了垄断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3.
行政道德评价是政府行政组织、行政人员自身以及人民群众根据行政道德的原则和规范对行政主体的道德行为进行善恶价值判断和表明褒贬态度。行政道德评价对于行政道德建设和行政管理活动具有重大的影响和作用。因此,必须正确把握行政道德评价的内涵及评价标准,并对我国行政道德评价的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作出理性的分析和把握。  相似文献   

4.
朱巧香 《行政论坛》2002,2(1):42-43
“以德治国”的关键是加强政治道德的建设,由于行政主体的政治道德素质对公众所产生的示范效应及目前行政主体的政治道德行为所存在的种种失范现象,显示了加强政治道德建设的必要性。要使“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得以实施,必须使行政主体的政治行为符合社会主义政治道德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行政道德的失范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菊平  赖攀 《学理论》2008,(16):29-32
行政道德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虽然行政道德建设的受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但我国行政道德现状不容乐观。行政道德与行政体制在政府体制设置及运行过程中冲突现象日渐突出,行政人员的行政道德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出现了很多问题。这些现象都会给国家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克服行政道德失范现象,应从行政体制改革,加强行政道德监督和加强行政人员的行政道德建设等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面对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培育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培养大学生的生态道德行为,借以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养,承担起高校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应有的责任,建设"美丽中国"。  相似文献   

7.
论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红英 《学理论》2009,(14):161-164
网络在给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道德问题。由于网络社会中难以形成道德他律,网民的道德行为主要靠个人的道德自律来维系。道德自律精神是解决网络道德失范的最佳手段之一。笔者认为要从确立大学生网络道德主体地位,调整和充实高校德育内容,加强网络法制教育,规范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引导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进行“慎独”教育,等方面,来培养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精神。  相似文献   

8.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在某些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议论。本文从分析目前我国的道德状况入手,论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道德建设的关系,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加强道德建设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9.
历史唯物论坚持从社会生活与交往实践出发分析道德情感,注重道德情感内聚的社会历史文化要素,是释义道德情感与应对道德情感主义的科学理论范式。道德情感主义以"同感"为视角分析道德情感及其功能的实现机理,有合理性的一面。但是,从情感出发解释一切道德现象的理论进路,使之也带有把情感或同感等同于道德而陷入非认知主义道德论的理论窠臼、把情感视为道德行为的决定性要素而忽视利益与环境以及理性对道德行为的建构效用、彻底否定历史唯物论从生产活动和交往实践出发来分析道德现象的理论范式等主要缺陷。为此,以历史唯物论应对道德情感主义理论缺陷的致思进路为:合理评估道德情感对道德行为的构成作用,承认道德认知对道德行为的导向作用;肯定利益与环境对道德行为的形塑效用,凸显主体理性对道德行为的直接影响;坚持道德的社会经济制约性原理,注重培育道德情感与遵循道德发展规律相统一。  相似文献   

10.
行政道德与诚信政府的建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政府诚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公共行政公开化、透明化的客观要求,而行政道德是政府诚信的基础。提高行政道德可以通过行政道德法律化;建立行政人员的个人信誉档案;加强行政道德教育,培养行政人员诚实守信的道德观念来实现。  相似文献   

11.
孙杰 《学理论》2013,(33):351-353
社会学家涂尔干以社会学观点和研究方法对道德行为进行独特的视角分析,把道德作为社会事实来研究,并提出道德三要素,即纪律精神,对社会群体的依恋和自律精神。当前,大学生的道德行为备受社会关注,此次调研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结合涂尔干道德三要素对大学生道德行为进行实证研究和分析,总结出大学生道德行为方面的不足,提出对大学生的道德行为建设提出建议,以期提高大学生整体的道德素质水平。  相似文献   

12.
王洪新 《学理论》2013,(22):188-190
在以往的研究中,"道德信仰"始终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面对今天的道德危机与信仰危机,必须加强"道德信仰"研究。在实际精神生活中,道德和信仰往往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信仰对于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它是人们道德行为选择的价值坐标和导引,是个体实现其人生意义、社会价值和幸福追求的重要保证,是人的精神生命的主要存在形式。  相似文献   

13.
政府道歉能否以及如何制度化一直是理论与实践中的热点和难点话题,也应是目前学术创新与实践创新的突破点所在。从赔礼道歉以及政府道歉的本质规定出发,真正的赔礼道歉在本质上是特定道歉主体的道德自觉自律行为,是体现道德责任担当方式的行为,是自我责任追究的道德行为。真正的政府道歉理应是一种特殊的政府道德行为,是作为道歉主体的政府及其官员自我问责或自我责任追究的道德行为。否则,就是一种虚假的或不完全的赔礼道歉和政府道歉。政府道歉法制化必然会遭遇背离道歉的本质要求和不能完全实现道歉应有功能之困顿。只有摈弃政府道歉的法制化,走政府道歉的德制化之路,将政府道歉制度纳入新型的道德制度范畴,才能真正实现政府道歉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也才能真正体现政府道歉制度构建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4.
生态道德教育是时代赋予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在校大学生生态道德现状调查发现,大学生生态道德水平整体状况良好;他们对生态和生态道德知识有所了解但不深入、生态道德意识正在觉醒但危机感缺乏、生态道德情感较强但容易产生波动、生态道德行为有所自律但主动性不够,基于对原因的分析提出了拓展生态道德知识的传播渠道、强化生态道德情感体验、激发生态道德实践的主动性、加强生态道德行为引导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3,(1)
加强公务员行政道德监督对强化公务员的廉洁自律意识、改善政府形象、更好发挥行政人员的工作潜能及提高行政效率等非常重要。当前,我国公务员行政道德监督建设存在着问题。道德监督存在需要加强和改善的地方,我国公务员道德监督是国家行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分析了公务员道德监督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6.
政府行为是一种行使公共权力的行为,其行为结果涉及到所有人的利益,不仅要求政府在其行为中遵守道德原则规范,而且要求政府不断地根据现实社会生活的变化来合理地调整其应该履行的职责,主动地承担相应的道德责任,并通过履行自己应尽的道德责任来积极地满足人们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人们习惯上把个人看作道德行为的主体,而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要求人们把群体也作为道德主体来认识。群体道德行为对社会生活具有重要能动作用,对道德生活具有重要导向作用。无论从群体情况看,还是从社会情况看,对群体行为的道德调控是可以成立的。  相似文献   

18.
行政道德责任是责任政府建设的核心和关键,但相关的理论研究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远远不够;在行政管理实践中,行政道德责任也往往深藏于政治责任、法律责任以及行政责任的背后,不被重视.针对行政道德失范的现象,应通过深化市场经济改革、提高行政道德认知水平以及健全和完善新型行政道德体系等工作,规范行政道德责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刘立红 《学理论》2009,(10):168-169
道德榜样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自觉践行社会道德要求的模范人物,他们以自身的道德行为,真实具体地再现了优秀的道德品质,给人以鲜活直观的现象,深化了人们对道德力量的理解与认同,构成了个体在道德实践过程中的标准与参照,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时期,由于文化多元化等因素影响,道德榜样面临新的挑战,本文分析了中国道德榜样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20.
当前加强领导干部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领导干部道德建设要从加强学习 ,改造宏观世界 ;注重教育 ,锤练道德意识 ;行政为民 ,投入道德实践 ;清正廉洁、树立道德新风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