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搜人大     
北京市:两法规草案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北京市信息化促进条例(草案)》和《北京市公路条例(草案)》日前在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网站全文  相似文献   

2.
梁江涛 《江淮法治》2009,(17):48-48
日前,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对《北京市道路运输条例(草案)修改稿》进行二审,对备受争议的有偿拼车未予界定,但交通部门称有偿拼车仍属于“黑车”,将给予严格处罚,此番表态遭到市民的质疑。  相似文献   

3.
十几年来,我局在北京市的地方卫生立法的起草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先后参与起草制定了《北京市职业病防治卫生监督条例》、《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办法》、《北京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管理办法》、《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办法》、《北京市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条例》、《北京市动员组织公民献血条例》等八部地方法规。其中《职业病防治卫生监督条例》、《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条例》不仅填补了我市卫生立法的空白,也为兄弟省市在立法工作中所借鉴。  相似文献   

4.
法治宣传教育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长期性基础性工程。2009年1月,经天津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天津市法制宣传教育条例》(下文简称《条例》)正式颁布实施。该《条例》实施10年来,对规范天津市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加快建设"五个现代化"天津发挥了重要作用。2019年,《条例》修订被列入市人大常委会立法调研项目后,天津市司法局高度重视,迅速启动调研工作。  相似文献   

5.
鹰远 《江淮法治》2011,(3):49-49
广东省深圳市将委托市律师协会调研起草《个人信息保护条例》,通过立法手段保护个人信息,其中对社会公众人物和儿童的信息保护还将有特别规定。  相似文献   

6.
《人民调解》2008,(8):8-8
社区矫正立法是司法部今年重点推进的立法项目之一。为加快推进社区矫正立法工作.法制司、基层司共同研究拟定了《关于推进社区矫正立法工作的计划安排》(以下简称《计划安排》)。现将该《计划安排》主要内容摘发,望各地司法厅(局)、各有关部门和工作人员积极提供意见,配合支持做好相关立法调研、论证和法律草案起草工作。  相似文献   

7.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得到各方面的关注。北京市2007年出台的《北京市食品安全条例》对确保全市食品安全状况总体平稳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颁布实施。北京市食品安全工作面临新的挑战。新的挑战需要新的制度设计。随着《北京市食品安全条例》的修订纳入市人大常委会2012年立法计划,北京市食品安全立法中的诸多难点问题引发社会更多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法学杂志》2012,33(9)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得到各方面的关注。北京市2007年出台的《北京市食品安全条例》对确保全市食品安全状况总体平稳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颁布实施。北京市食品安全工作面临新的挑战。新的挑战需要新的制度设计。随着《北京市食品安全条例》的修订纳入市人大常委会2012年立法计划,北京市食品安全立法中的诸多难点问题引发社会更多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自2001年重庆索通律师事务所受市人大委托起草完成《重庆市物业管理条例(草案)》,在全国开创律师受托起草地方性法规先河之后,2007年5月.重庆市律师协会受重庆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委托并在其具体指导下,组织重庆律师,通过历时5个月的辛勤努力.顺利完成了《重庆市未来5年(2008—2012年)地方法规立法需求》和《〈重庆市中介组织管理条例〉立法调研》两个立法调研课题任务,得到重庆市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和市人大法制委员会的高度肯定。实现了律师参与地方立法的新跨越,是对律师有序政治参与的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探索和积极尝试。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雾霾污染问题是近年来社会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自2014年3月《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颁布以来,北京市雾霾污染问题进一步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雾霾污染防治立法有利于北京市雾霾污染治理举措的系统化、具体化,对北京市雾霾治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立法过程中,我们在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的同时,也可以以《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为依托,以《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的实施和修改为中心,对北京市雾霾污染防治立法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1.
2011年1月,我国台湾立法院通过《安宁缓和医疗条例》修正案,安乐死立法迈出制度化的一大步  相似文献   

12.
《人民调解》2013,(5):4
近日,江苏省人大内司委、法工委、省司法厅在镇江市开展《江苏省社区矫正工作条例》立法调研,广泛听取意见。有关人员围绕规范执法活动、强化部门协作、加强工作保障、改进监管方法、提高帮困扶助水平等表达了看法。省人大内司委表  相似文献   

13.
新事评点     
《江淮法治》2012,(9):5-5
★山东:首次开展立法前评估 山东省人大常委会近日召开立法前评估会议,就做好《山东省专利保护条例(修订)》和《山东省辐射污染防治条例》两件立法项目的立法前评估进行了部署。据悉。这在山东省立法史上尚属首次。据介绍,这两件立法项目的评估内容包括立法的条件和必要性、法规涉及的主要内容、立法技术、立法效益以及立法后的社会影响等。会上,来自山东省人大法制委、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省社科院法治研究中心、山东大学法学院等单位和省直部门相关负责人纷纷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4.
新事评点     
《江淮法治》2014,(5):5-5
正北京市:降低PM2.5浓度首次纳入立法北京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条例明确把"降低PM2.5浓度"作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提出从源头到末端全过程控制污染物排放,加快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条例共8章130条,强调共同防治,专章设置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扬尘污染防治,并细化处罚力度,规定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责任衔接机制和案件移送、  相似文献   

15.
评弹     
立法听证期待程序更完备 事实:9月3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举行立法听证会,邀请16名代表对《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征求意见稿)》提意见,据悉,这些代表是从多达332位报名者中遴选出来的。 观点:北京市在立法中引入听证程序,充分发扬民主,让公众参与立法、表达意见,对推进立法的民主化、科学化,提高立法的质量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的颁布实施,为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善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充分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翻开了新的篇章。笔者于2008年8月受托主持起草并参研重庆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委托起草项目《重庆市食品安全条例》,课题组历时1年,通过深入考察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经过8次修改,终于完成该《条例》起草工作。该项目已于2009年9月通过立法评审并结题。根据在《条例》起草过程中遇到的重大疑难问题,在食品安全监管模式方面,建议在坚持现有的多部门分段监管的基础上,建立并完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加大机构之间的协调力度;在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职责划分方面,建议对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职责划分作出明确、清晰的细化规定;对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作出了突出监管重点的制度设计,规定风险评估的情形及安全隐患的处理机制;此外应明确各监管部门对"五小"食品的监管职责,构建食品检验结果信息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17.
[公布机关]文化部[文(令)号]第37号令[公布日期]2006.3.6[类别]行政法·文化[施行日期]2006.4.10[同时废止法规]1989年《文化部行政规章制定程序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文化部立法工作,保证文化立法质量,提高立法效率,根据《立法法》、《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规章制定程序条例》和《法规规章备案条例》,结合文化部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立法工作是指:(一)编制中长期文化立法规划(以下简称立法规划)和年度文化立法计划(以下简称年度立法计划);(二)根据全国人大、国务院委托或者授权,起草、上报文化法律、行政法…  相似文献   

18.
郑昭 《江淮法治》2021,(5):55-55
内蒙古自治区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日前表决通过《内蒙古自治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这是内蒙古自治区首次出台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综合性地方性法规,填补了自治区地方立法工作的一项空白。条例将于2021年5月1日正式施行。条例明确,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各民族最高利益,对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作出具体规定,并将内蒙古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丰富经验以立法形式加以固定,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苏木乡镇、进学校、进连队、进宗教活动场所、进网络。条例对开展"民族政策宣传月""民族法治宣传周",以及树立培养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典型等作出规定。  相似文献   

19.
各地动态     
(2004.12.21-2005.1.20)广东深圳立法明确舆论监督权新闻媒体对国家工作人员履行职务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在深圳将受法律保护。日前,获深圳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通过的《深圳市预防职务犯罪条例》,以专条形式明确规定了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权,这在全国尚属首次。社会舆论认为,《条例》为舆论监督撑起了"保护伞",具有"破冰"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生活之友     
《北京市信访条例》经北京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作为地方性法规将于今年1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以我国宪法规定的“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作为指导思想,把发扬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