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的发展观会有不同的发展摸式,不同的发展模式会有不同的发展结果。我国半个世纪所经历的不同的发展战略、发展模式,是由不同发展阶段面临的不同情况和发展课题决定的。我国发展战略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进过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提出和确立,是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对我国发展问题的深化和创新。新的发展观是一种以全面、持续、协调、以人为本、内源性、开放性为特征的科学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2.
张飒  陈若松 《湖湘论坛》2004,17(3):22-23
面对新世纪的发展,江泽民以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为指导,坚持邓小平的发展观,总结2 0世纪发展的经验教训,提出社会主义健康发展观,给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理论指导。江泽民的社会主义健康发展观集中体现在民本发展观、协调和持续发展观、跨越发展观、高效率发展观和全面发展观。民本发展是社会主义健康发展的根本,协凋和持续发展是社会主义健康发展的战略、战术、艺术和方法,跨越发展是社会主义健康发展的模式,高效发展是社会主义健康发展的中心,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健康发展的目标。  一、民本发展是社会主义健康发展的根本原…  相似文献   

3.
刘雯 《传承》2011,(14):4-5
邓小平全面发展观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和吸收国内外发展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形成的。邓小平全面发展观有着丰富的内涵,包括社会全面发展观和人的全面发展观。邓小平全面发展观对当代大学生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大学生们应当自觉树立全面发展意识,实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提出社会主义全面发展观即在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协调、持续、快速和健康的全面发展 ,从而创造性地实现对邓小平发展观的创新。江泽民创立社会主义全面发展观是新时代对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新挑战和新机遇的必然要求 ;同时又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与时俱进的挑战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张培炎 《桂海论丛》2003,19(2):15-18
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理论之一,江泽民创立了包括发展模式论、发展动力论、发展阶段论、发展条件论在内的"文明发展观",全面而深刻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全面而深刻地理解这个发展观,是正确贯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方针的思想保证.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具体运用和发展。首先,以人为本,坚持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的思想。其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是对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具体运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王虎 《前沿》2005,38(1):17-19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论断。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本论文试就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的理论定位和实践途径做一探析。文章认为 ,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科学的、全面的发展观 ,它是我们顺利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整个现代化事业的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根本指针 ;从实践途径来看 ,要想实现这个发展观 ,就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 ,推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同时 ,还要大力加强制度建设 ,推进社会各方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人、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既是马克思主义人文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人文发展观的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新发展观,对于我国今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这里,作者从新发展指导下的执行文化建设和执行文化视野中的新发展观建设角度进行一些思考。 一、关于新发展观与执行文化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  相似文献   

10.
西方发展观了经历经济发展观、社会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人类发展观的变迁阶段。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发展观在吸收和借鉴西方发展观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发展观,超越了西方发展观不足和缺陷,表现出极强的现实性、实践性和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特点。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的发展观是科学的全面的发展观.它的前提和出发点是以人为本,目的是建设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社会.它的核心是发展生产力.它的中心要求是经济、政治、社会全面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1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在于科学发展观,它是小康社会实践和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变革与发展相关的哲学观念,其中,发展观的变革是关键,即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破除传统的发展观。而政绩观、经济效益观、人的发展观等各种哲学观念的变革,都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导,都应作为对科学发展观全面、具体的贯彻和落实。  相似文献   

13.
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谨 《岭南学刊》2004,1(4):25-27
科学发展观既是发展认识论,也是发展方法论。它是一种辩证否定的发展观,是全面系统的发展观,是在实践中不断开拓创新的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14.
陈训秋 《政策》2004,(10):4-7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发展观决定着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五个统筹”、“五个坚持”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科学发展观是  相似文献   

15.
发展观是人们对社会发展的基本认识。发展战略是人们在一定发展观指导下,对社会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阶段等所进行的全局性、总体性、长远性规划。一个社会能否确立正确的发展观和发展战略,关系到这个社会能否健康、持续、全面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个新观点科学地回答了发展的内涵和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丰富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体现了我们是在发展观上的与时俱进。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对于提高我们党领导经济工作的水平和驾驭全局的能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新的发展观的形成入手 ,阐述新的发展观的内涵 ,发展过程形成的条件和发展的目标 ,对人的全面发展进行理性的思考 ,进而确立的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新的发展观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小平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观武晟邓小平的社会发展观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的社会发展观是协调、持续的社会发展观,是以经济的增长和进步为基础的社会发展观,是以共同富裕为取向的社会主义的发展观,也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的社会发展观。社会发...  相似文献   

19.
徐魁峰 《前沿》2011,(2):125-128
多民族文化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应有之义,其体现在多民族文化系统目标统一、结构优化、功能完善、适应良好、创新力强和样态丰富等各个方面。当前我国民族文化系统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目标偏颇、结构失衡、功能失调、适应低下、创新不足和样态欠丰等问题。为此,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整合民族文化的发展目标;坚持全面协调的发展观,优化民族文化的系统结构;坚持统筹兼顾的发展观,完善民族文化的功能价值;坚持开放互动的发展观,提高民族文化的适应能力;坚持创新为魂的发展观,提升民族文化的整体实力;坚持特色发展的发展观,繁荣民族文化的样态系统,促进我国多民族文化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发展观对实践活动的影响是带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因此,在新的发展阶段,我国信息化的发展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一、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走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化发展道路在现阶段,我国信息化的目标是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完全一致的。信息化同工业化一样,成为我国实现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