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和大众的内在联系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质上是实现理论和群众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是理论和群众互动的过程,在“理论掌握群众”和“群众掌握理论”的辨证统一中,遵循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内在逻辑;人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真正主体,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2.
张永光  谭桂娟 《唯实》2010,(6):20-24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具有历史发展阶段性的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过程,其相互联系的三个发展阶段分别为:主要是先进知识分子掌握马克思主义的阶段,主要是政党政治灌输为主的阶段和人民大众主动接受并内化马克思主义的阶段。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必须实现由政治灌输向人民群众主动接受并内化的转变,而实现这种转变的关键则是不断解决和满足当前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高精尖的东西大众化了,人民大众才能接受,才能用得上。电脑虽然很复杂,或它的功能集中在鼠标上,谁都可以学会.这样就大众化了。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于丹讲《论语》,曲黎敏讲《皇帝内经》,虽然内容本身比较深奥,但她们讲得通俗,谁都爱听,也就大众化了。  相似文献   

4.
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我们已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就,但是用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来评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程度,是值得每个马克思主义工作者深入探讨和思考的现实问题。从理论和实践来看,应从马克思主义被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掌握、自觉运用、丰富和完善的程度三方面来评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程度。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任务。所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由理论的抽象转化为理论的具体生动,由被少数:人理解和掌握转变为通俗易懂,并为广大群众所理解和掌握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6.
刘秀峰 《世纪桥》2014,(6):45-46
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实践中,统筹整合现已证明的有效路径,进而形成一个有序的、完整的、较容易操作的稳定模式,贯穿于大学的四年时光,覆盖于大学生成长的课堂与日常生活,确保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只停留在纸上。  相似文献   

7.
自马克思主义创立以来,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等经典作家都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他们在推进马克思主义的普及化、民族化和通俗化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背景下,重新梳理和总结经典作家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路径和实践经验,对于我们进一步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建设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长效机制,应以提升大学生的理论自觉为目标,通过教学实践、育人实践、支撑保障等实践路径深化理论教学,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结合、政治导向和价值渗透的结合,发挥高校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适应中国现实,进行理论创新,与时代保持同步的应有之义;也是促进马克思主义走近百姓生活,释放理论价值,与当代中国发展同向同行的必由之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历史阶段,在面临新挑战、新机遇以及新使命的伟大征程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积极主动地回应群众关切,设身处地地关注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只有做到"心中时刻有群众""群众关切有回音",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使"群众心中有信赖""推进工作有成效"。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1.
辽宁在理论和实践层面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但在学风、载体、民生、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辽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一步推进。本文对这些问题予以剖析,并提出相应举措。  相似文献   

12.
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与生俱来的理论品格,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前提。"大众化"就是放下"身段",接近民众;"大众化"就是关心"人民生活",就是为人民谋利益。  相似文献   

13.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立足当下中国的现实状况,特别应重视将党的自身建设以及如何应对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挑战、如何破解当前的发展难题等问题纳入到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视野之中予以考察。  相似文献   

14.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是一个关系到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命题,它承载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发展与实践融合的命运和前途。从其动态内涵出发可以看出在实践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存在着需要正视的问题,即忽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的系统性、不好协调普及内容与受众的接受程度以及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的效果考量缺乏可操作性的衡量标准和指标体系。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这一系统工程来说,能否在实践中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的才是真正归宿。面对现状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要考虑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发展的长期性、复杂性以及艰巨性,并着力克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的困难。  相似文献   

15.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立足当下中国的现实状况,特别应重视将党的自身建设以及如何应对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挑战、如何破解当前的发展难题等问题纳入到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视野之中予以考察.  相似文献   

16.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深刻而现实的时代课题。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这项任务后,理论界围绕相关的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必要性、目的意义、实践路径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对这些成果进行理论探讨,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动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求实》2014,(8)
只有形成持续不断的动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有效推动和进行;包容发展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动力,为民谋利的价值取向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动力,科学有效的传播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直接动力;要通过发展马克思主义、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提高理论传播效果等途径形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强大合力。  相似文献   

18.
《北京支部生活》2010,(2):17-17
<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广大群众理解掌握的过程。在这一进程中要谨防几种倾向,以切实提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系统研究,谨防简单化。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是服务人民大众、造福人民大众的科学理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属性,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属性和本质诉求。这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人民主体向度。,而人民主体向度又是多方面多层次多维度的:一是解决中国问题的有效性;二是关注大众日常生活世界的世俗性;三是贴近大众精神世界的契合性;四是适应大众思维方式的通俗性。在新的起点上,坚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永恒主旋律,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方式的有效转变,实现向人民大众的生活方式的渗透,加大改善民生和关注民心的力度,是当前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只有运用实践标准才能正确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也只有坚持实践标准才能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断推向前进,实践标准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锐利武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