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涉黑组织是危害社会安宁与稳定的毒瘤。相关的政府部门必须继续深化体制改革,建立干部打击涉黑组织的责任制度、上级垂直查办制度、地方社会组织联防制度,并以重庆打黑行动为契机,对黑恶势力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从而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和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2.
涉黑组织是危害社会安宁与稳定的毒瘤。相关的政府部门必须继续深化体制改革,建立干部打击涉黑组织的责任制度、上级垂直查办制度、地方社会组织联防制度,并以重庆打黑行动为契机,对黑恶势力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从而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和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3.
学校治安权是指学校为了保障校内师生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在经营、管理的校园范围内,对进入其中的人员的行为进行控制的权利。我国应立法赋予学校保卫人员有限的治安执法权,将学校治安权适当扩展到校园周边,赋予保卫人员一定的警械使用权,以确保校园安全。  相似文献   

4.
连续发生的校园安全事件,把人们的目光再一次聚焦到了如何保障学校安全,师生人身安全的问题上。发挥治安学科在解决这一问题上的独特优势,同时利用法学相关理论,重点围绕对学校现有治安权(也可称为安全管理权)的分析和强化路径展开,探讨通过落实现有治安权和专门立法(如《校园安全法》)授予学校新的治安维护权(或称一定限度的执法权),赋予学校保卫人员有限的治安执法权,将学校治安权适当扩展到校园周边,赋予保卫人员一定的警械使用权等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丰县成立县校园周边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打造"平安上学路"的实施意见》,召开了全县学校及周边治安环境整治工作联席会议同时开展了集中整治活动。这是丰县政协建言献策取得的又一成果。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县政协十一届二次全会上,10名委员联合提出了《关于建立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长效机制的建议》,针对学校及幼儿园附近存在的大量的小摊点给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6.
福建高校治安状况总体是安全稳定的,但也还存在着各类安全事故危害师生人身安全、治安案件多发、刑事案件时有发生、大学生心理障碍造成的自杀问题日趋增多等问题,原因在于高校后勤社会化使得校园及周边的治安环境复杂化,加之对校园安全管理重视不够、防范不足和大学生安全意识缺乏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应当从科学管理高校后勤社会化,清洁校园及周边环境;加强高校安全保卫工作,实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疏导,培养大学生安全意识等方面进行不懈努力,才能真正实现校园的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7.
张劲 《人民公安》2006,(10):42-44
2006年3月29日,当李文与昔日的女友及弟兄们,一同被法警押着走进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席,本庭对李文涉黑犯罪一案进行了宣判,主犯李文因犯罪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故意杀人罪,被一审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其余六名被告人分别被处8至18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同  相似文献   

8.
涉黑犯罪是危害严重的犯罪类型之一,武汉城市圈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涉黑犯罪产生发展所需的各种条件。武汉及周边的经济、社会特点决定了该地区涉黑犯罪有着逐利性明显,规模不大等区域特色,值得进行专门的对策性研究。  相似文献   

9.
少年帮派大都具有黑社会初级形态的某些特征 ,大都有暴力倾向 ,有的已发展成为暴力犯罪团伙 ,带有黑社会色彩 ;有的仅仅是违法或轻微犯罪 ,在发展成为暴力团伙之前就被警方取缔。校园、校园周边及其他地区不良的治安秩序是少年帮派疯狂滋长的重要助力。未成年人对友伴群体的强烈的心理需求 ,加之不良的社会治安环境的压迫 ,少年帮派应运而生。亚文化的影响也是少年帮派疯狂滋长的一个内在动因。传媒中的暴力倾向和黑社会内容对青少年人格形成过程的负面影响也不可低估。充分发挥学校和社区的教育和管理作用 ,会大大阻塞少年帮派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逐渐形成线下与线上融合、相互支撑的态势。利用网络实施涉黑犯罪成为新的犯罪类型,常态化扫黑斗争也不断向互联网延伸。网络涉黑犯罪呈现出犯罪组织严密化、目标经济利益化、手段“软暴力”化、作案集中化等特征。在侦查过程中,公安机关需综合采取加强涉黑情报、运用秘密侦查、全面抓捕追缴、开展警务合作等侦查对策,才能斩断信息网络领域黑色利益链条,维护网络安全和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女大学生犯罪愈演愈烈,其所涉及的犯罪类型的多样化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调查研究犯罪现状的基础上,将女大学生犯罪分别与女性犯罪、青少年犯罪、男大学生犯罪进行比较。以此研究女大学生犯罪原因,并根据所分析的原因思考相关的防治对策,提出了女大学生基本理念的“再教育”和社区矫正制度的创新应用等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While policymakers have granted a substantial commitment of resources in order to reduce fear of crime among U.S. school students, the research literature on fear of crime at school is in its infancy.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whether school security techniques reduce or exacerbate fear of crime among students, net of community and school disorder and student characteristics. Ferraro's (1995) theory of incivilities suggests that students might perceive highly visible security as an incivility, which might increase their fear of crime. Using a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sample of American school children from the 1993 National Household Education Survey: School Safety and Discipline Component (NHES-SSD), we found that while school security efforts do not predict student fear as well as school disorder and individual student traits, many types of security correspond with a significantly greater likelihood that a student will be worried about crime while none reduce feelings of worry.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发展、校园文化的变更,越来越多的女生参与到和受制于校园暴力事件。校园女生的暴力事件以其每年较快的递增速度也越来越受到大众和媒体的关注,它所反映的不仅仅是女生个人的问题,也包括学校、家庭、社会文化媒体、公安机关的责任问题。文章从分析校园女生暴力的原因入手,探讨了为有效预防校园女生暴力事件的发生而应采取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犯罪问题具有普遍性,是长期困扰人类社会的难题之一。文章从宏观和微观角度阐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并详细总结了近几年的研究方法,如数据挖掘、模糊数学、神经网络、灰色系统等。然后,指出了犯罪问题研究中存在的犯罪明数与犯罪暗数问题,最后给出了犯罪问题研究的发展趋势,对犯罪问题研究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大学生违法犯罪正以惊人的速度逐年上升,这是新形势下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文章就大学生违法犯罪逐年增多而且犯罪类型多样化、犯罪性质严重化、作案手段智能化,尤其是女大学生犯罪比例的增加等特点入手,分析出引发其违法犯罪的个人原因、家庭原因、学校原因和社会原因,以期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并且积极行动起来。家庭、学校、社会都应想办法找途径,预防大学生的违法犯罪。  相似文献   

16.
校园廉政建设对预防高校职务犯罪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滥用职权、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在高校时有发生,尤其财务、基建、采购、招生等部门成为高校职务犯罪的高发区。为充分发挥学校廉政建设在和谐校园文化、降低校园职务犯罪等方面的作用,高等学校应该从提升教职员工的思想政治素养、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建立规章制度体系等方面着手解决。  相似文献   

17.
在调研的基础上,以北京市为例阐述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基本特征——主体特征从作案成员的身份看,无业人员、农民、学生居多;从文化程度看,初中、小学文化程度的居多;从年龄看,原先低龄化趋势有所缓解。类型特征从作案类型看,侵财型案件最为突出;从作案方式和手段看,共同作案多,团伙作案突出,作案手段暴力化、成人化、智能化。  相似文献   

18.
外来农民团伙性侵财犯罪是近几年出现的一个新的犯罪苗头,其区域性、流窜性、专业性、职业化的特征值得引起重视。目前此类犯罪大有重化、高发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文章结合该类犯罪,联系近年来打掉的外来农民犯罪团伙,深入进行了剖析,从多个层面客观地审视新形势下社会管理和公安工作,力求为打击防范该类犯罪提供更多的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19.
加强犯罪研究,应面对现实,承认现实,进行专题性研究。必须系统了解犯罪现状,认识犯罪的特点与规律,研究犯罪原因,才能科学有效地制定预防与控制犯罪的对策。应深化犯罪研究,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加强市场管理,强化预防和控制犯罪的功能;加强立法,依法管理;强化政府管理职能,抓好宏观管理;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尤其是对青少年的法制观念和道德教育。加强犯罪研究,还应进行预防犯罪研究;要进一步加强对犯罪趋势的研究,做好犯罪发生的预测工作。  相似文献   

20.
学校属于初级与次级犯罪预防教育机构,是犯罪预防体系的重要环节,正取代家庭犯罪预防的某些功能,发挥着专门机构无法替代的作用。这些作用可以从一般预防、虞犯预防、矫正预防以及物质预防等方面体现出来。在犯罪预防模式中,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潜能。教师在这方面扮演着鉴别和处理问题学生、避免标签化等关键角色。为实现犯罪预防计划,学校的校长必须认识到预防学生犯罪的重要性,并有计划地对老师进行教育训练,同时还要整合社会多种资源,以形成预防犯罪的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