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东人民的抗非精神处处展示了岭南文化的异彩,也为新时期广东人精神增添了丰富的内容。广东人民在抗非实践中创新和提升了广东人精神。  相似文献   

2.
苗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人口五百多万,居住在贵州、湖南、云南、广西、四川、广东、湖北等省,其中以贵州为最多,故贵州高原素有“苗岭”之称。苗族人民是勤劳勇敢的民族,在几千年漫长的岁月里,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进行了艰苦的斗争,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灿烂的民族文化。我国古籍《山海经》中就有关于“三苗”和“蚩尤”的记载,有人认为他们就是苗族祖先。苗族人民至今还流传着“从黄河迁来”的传说,现在也有“跋  相似文献   

3.
《台声》2016,(22)
正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的农民家庭。青少年时代受到广东人民斗争传统的影响,向往太平天国的革命事业。是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为了改造中国耗尽毕生的精力,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也为政治和后继者建立了坚固而珍贵的遗产。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人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人民为世界各国人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争取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和民族牺牲。中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和实现人民解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的实际相结合,对民族平等、民族区域自治、民族统一战线,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何成学 《当代广西》2014,(18):51-52
正2014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战胜利69周年的纪念日。经过8年的艰苦奋战,中国人民赢得了这场伟大的抗日民族战争胜利。这是中国人民在近百年来反侵略战争中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伟大的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历史转折点,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奠定了坚实基础。回顾历史,广西和广西人民对抗日民族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当内蒙古自治区成立10周年的时候,我们以非常愉快的心情,向蒙古民族人民和自治区内的各民族人民表示热烈的祝贺。在已往的10年中,内蒙古自治区在以乌兰夫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委员会的直接领导下,完成了民主改革,又取得了社会主义革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洗雪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抗击外国武装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创造了半殖民地弱国打败帝国主义强国的奇迹,显示了中华民族觉醒所进发出的巨大力量,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新中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9.
梁钊 《岭南学刊》2000,(1):56-58
前年11月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高级干部文库谢非同志著《广东改革开放探索》一书增订本(以下简称《探索》),多层次、宽领域地描述了广东改革开放的实践历程,展现了一位领导者直接参与这场伟大实践的认识和工作思路。谢非同志过早地离开了我们,《探索》一书就成了他留给广东人民的宝贵财富。广东改革开放20年,广大人民群众在党中央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辉煌成就,各项重要经济指标均跃居全国各省、市首位,广东也从贫穷落后的省份转变成先进富裕的地方,综合实…  相似文献   

10.
邓群 《传承》2006,(6):26-29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在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始终高举爱国主义和民族振兴的伟大旗帜,站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斗争的最前列,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付出了难以计数的牺牲,谱写了气壮山河的历史篇章。中国共产党人以行动证明了自己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忠诚,证明了自己是实现民族振兴的中坚力量,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以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工人阶级为阶级基础,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中国南方少数民族蜡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概述蜡染在中国少数民族中,主要盛行于苗族、瑶族、布依族、仡佬族、壮族、水族、黎族和台湾土著民族。她们大多聚居于中国西南和东南的边陲地区,分布于贵州、云南、四川、湖南、广西、广东、台湾等省区。她们是勤劳、诚实、热情和爱美的人民,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热情多表现于歌  相似文献   

12.
略论列宁斯大林在民族和殖民地理论上的认知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侃 《前沿》2005,1(8):12-15
列宁在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前后公开发表了《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初稿》和《民族和殖民地问题委员会的报告》,科学发展了马、恩的民族和殖民地理论。在以后的岁月中,列宁的民族和殖民地理论成为指导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独立、自决的光辉旗帜。但是列宁去世之后,斯大林在对民族和殖民地理论的认知上出现了偏差,掺入了浓重的利己主义色彩,严重损害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情感和民族利益。  相似文献   

13.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云南的民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较快,人民的生活水平有较快的改善和提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民族地区比汉族地区仍然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民族地区生产力很不发达,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低下。尤其是山区群众还相当贫困,全省民族地区还有相当一部分人的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如何加速发展云南民族地区经济,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加速四化建设,是民族工作面临的一大任务。本文结合云南省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试图从战略的、宏观的角度考虑,谈几点粗浅意见,不当之处,请读者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4.
广西僮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議:当此广西僮族自治区成立之际,特向大会和广西各民族人民致以热烈的祝賀。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和富有革命斗爭傳統的一个民族。广西僮族自治区的成立,表明社会主义祖国大家庭中各民族的团結合作关系更加巩固和發展了,这是僮族人民和我国各民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党和国家运用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相似文献   

15.
正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与灵魂,是各民族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少数民族人民和汉族人民相依共济、相扶守望、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保护和发展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就是保护和发展中华各民族赖以生存发展和走向未来的文化根基。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  相似文献   

16.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人民要抓住机遇 ,在国家和先进民族帮助下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7.
大力选拔和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做好民族工作,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所在。少数民族干部来自本民族人民之中,同群众有血肉关系,通晓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和风俗民情,熟悉本民族的历史和现状,理解本民族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因而也便于深入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开展工作,能更好地依据本民族地区的自然条件、经济结构、生活状况和群众的思想觉悟因地制宜地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在解决民族问题时,他们也能更恰当地代表本民族人民的利益,更能为本民族所信赖和拥护,是  相似文献   

18.
实现中国梦是新时代最重要的“国之大者”。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也是实现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保障。民族振兴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也是实现国家富强的基础。人民幸福是实现中国梦的目标,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标志。国家富、民族兴,人民才有可能幸福;国家强、民族强,人民幸福才有保障。在新发展阶段,各级领导干部只有时刻牢记“国之大者”、充分把握“国之大者”,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才能顺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9.
弘扬爱国主义振奋民族精神本刊评论员50年前的今天,中国人民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这既为世养人民最终赢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划上了圆满的句号,又开创了中华民族自近代以来赢得民族解放战争胜利的先河。50年后的今天,我们和世界人民一起,隆重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  相似文献   

20.
11月的雪域高原已初显寒意.但2004年西藏民族宗教界人士参观团所到之地处处鲜花盛开,春意盎然。当80岁的大昭寺堪布土旦仁青第一次坐上飞机、火车,踏上云南、广东、海南的土地时,怎么也没有想到这里还是春天。他激动地说“所到之地鲜花盛开,人民生活安康.这就是佛经上所说的香格里拉!”通过20多天的参观学习,大家亲眼目睹了祖国各地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