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工友》2008,(12):12-12
1、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要首先想到自己是不是做错了。如果自己没错(那是不可能的),那么就站在对方的角度,体验一下对方的感觉。2、让自己去适应环境,因为环境永远不会来适应你。即使这是一个非常非常痛苦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一个女孩,脖子上挂着一个硬纸牌,低着头在路边乞讨,纸牌上写了因种种不幸,致使她考上了大学却无法去读。女孩子站在那里几天了,收获不理想;一个男人每天匍匐在地,对每一位行人磕头叩首,其哀号悲嚎直追着你逃亡的脚步和灵魂。朋友问我,你说他们是不是真的?是真的,我倒愿意资助。这问题很难回答,它甚至需要一场旷日持久深入细致且庞大复杂的外调。——这个社会假货太多。——或许你错过的恰恰是一次迫切的需要;或许相反,你给予的恰恰是一个狡猾的欺诈。我们同时受着同情心和智商的测验,我们无从知道向你伸出乞讨的手是不是确需…  相似文献   

3.
雨懒洋洋地下着,容易让人无端地滋生愁绪。在一个混沌无聊的假日,我蜗居家中,看王家卫的电影《重庆森林》。朋友葛元来电话:“出来放放风吧,你是不是想霉掉。”葛元经营着一间花店,在玫瑰泛滥的季节,我常去帮他。逢有预约鲜花的电话打来时,我多次以“护花使者”的身份送花上门。我撑了一把伞去葛元的花店。葛元迎出来说:“你来得正巧,有位顾客需要送花。”见我朝他横眉冷目,赶忙向我挤眉弄眼:“订花的可是位青春女孩,声音柔美得叫人心里发颤。”订花者住在七楼。当我气喘吁吁地爬上六楼再拐过一个弯时,七楼的一扇门已对着楼梯…  相似文献   

4.
易安 《工友》2011,(8):20-21
是不是已经开始厌倦每天做一样的事情,不仅是事情一样,甚至做事的手势也一样?是不是一想到要开工了就感觉烦躁无比?是不是觉得自己的这份工作看起来轻松无比,实际上却无时无刻都感觉非常疲劳?是不是望着周围与自己穿一样的衣服、做一样事情的工友,有时候想有怒吼的感觉?单调作业所带来的心理障碍可能已经慢慢找上你了!  相似文献   

5.
冰蓝 《工友》2010,(8):52-52
过这样一种生活:摆脱激情和欲望,心灵冷静而达观。痛苦和不安只从内心生发出来,也只从心灵深处消除。消除它们最初也许要一年,渐渐只用几天,甚至痛苦和不安一经生发即告消散,就像水滴落进炙热的火炭。  相似文献   

6.
快过年了,到了人们集中消费和相互馈赠礼品的时候了。一些不起眼的江湖小把戏也会借机跑出来凑凑热闹.偶尔看不仔细,没准儿就叫他把钱掏了去。辛苦一年。挣点钱不容易。花也得花个明白.不能花个冤枉,您说是不是?眼睛还得再擦亮点!  相似文献   

7.
易安 《工友》2012,(1):26-27
你是不是会发现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大家总爱支使你做这做那,即便你有再大的委屈,为了让别人高兴,你也被迫接受了;是不是明明想着对某个人或某件事说“不”,却生生把这个字吞到肚里,事后越想越不舒服,  相似文献   

8.
《工友》2009,(3):1-1
在基层工会干部中,有人对工会组织如此关爱农民工感到不解,甚至怀疑工会组织是不是管得宽了点?  相似文献   

9.
樵翁 《工友》2009,(7):22-23
公安县通运公司是一家民营企业,但是,他们的一些作法,使人不禁怀疑,这是不是一家国有企业?因为,他们搞的.全是过去国有企业的那一套——民主管理!  相似文献   

10.
王俊良 《工友》2011,(3):48-48
门槛一:“一品百姓”必须具备化学家的水准。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七件事都涉及百姓生活,哪一件都需要化学家的知识。米是不是被黑心商人用石蜡剖光,需要细心察看;油是不是地沟油,需要仔细辨别;  相似文献   

11.
母亲     
《工友》2007,(8):62-62
不久前,我去武汉开会,临时生病,不得不到医院输液。 宽敞明亮的输液室里,输液者并排而坐。时间久了,彼此陌生的人们不甘寂寞地相互攀谈起来。  相似文献   

12.
易安 《工友》2011,(5):18-19
留言板:是不是感觉脑袋越来越不够用了,手头上的事情越来越多,怎么也做不完,到最后都成了半拉子工程?是不是在工作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领导交待你的任务接近截止时间了还没有完成,你心里很着急,可是手里却还做着别的事情?  相似文献   

13.
2009年12月10日,褚时健在果园里主要做了两件事情,一件是和下属商议如何解决来年可能面临的供水不足;另一件是果园首次发现两名果农监守自盗,大家讨论是不是应该将他们开除。  相似文献   

14.
周汉春 《工友》2010,(3):15-16
合资企业里如何进行工资集体协商?对职工代表是不是有更高的要求?我认为一定要有锲而不合的精神。我们公司就是一个中美合资企业,于1998年4月成立,2002年10月,才开始开展工资集体协商。  相似文献   

15.
刘福利  郑洁 《农村青年》2014,(12):34-36
在河北省丰润刘庄村,23岁的刘秀英成了全村的大能人、“香饽饽”,只要谁家农田里的庄稼发生了病虫害之类的症状,都会忙不迭地找她去瞧症状,寻求良方解药。刘秀英也确实有解决这类症状的灵丹妙药与良方。几年来。她已为本村和邻村村民提供了无数次服务,不说每次都是100%的成功,治愈率也都在95%以上,不然的话也就不会有这么多的村民拿她当作老师和庄稼医生了。  相似文献   

16.
看重工作发展前景胜于薪酬随着就业竞争的加剧和收入的普遍提高,个人的发展和前途成为择业者关注的焦点,薪酬已不是择业者首要考虑的因素。吴晓是中国人大行政管理学专业毕业生,经过挑选考虑,她面临着两个选择,一是去家私企从事办公室工作,二是去一家大型外企的人力资源部。那家私企给吴晓开出了不低的薪金,并给她副主任职位,而如果去那家外企,吴晓得从基层接受培训,待遇也不算高。  相似文献   

17.
一位年入百万元的女商人,为了心中的田园梦,在大山里租下450亩土地,决心做一个有机农业推广者。她的种植方法很特别,虽然“主角”是紫薯,70%的地却种上了向日葵和蓖麻、薰衣草等,而且地里杂草丛生,有蚯蚓、豆青虫,还有蚂蚱,  相似文献   

18.
《工友》2007,(2):51-51
我的朋友是一家公司的司机,出车的时候遭到抢劫,后被杀害。现在犯罪嫌疑人已经被抓获,我朋友也获得了工伤保险赔偿。他妻子正好有孕在身,请问在工伤保险赔偿方面,他的妻子能得到什么样的补偿?胎儿是不是也可以得到一些补偿?  相似文献   

19.
唐洪 《农村青年》2007,(10):13-15
邵建波是南京一家私营企业的老板,曾经满腔热情地致力于社会慈善事业。每次到外地出差。他都要去福利院、敬老院捐款;跟别人谈生意时。他要对方先答应资助一个贫困学生。然后才肯继续谈下去;困难群众向他求助时,他首先要询问对方是不是有过诸如无偿献血等助人为乐的行为…… 几十年来。邵建波共捐款300余万元。其中捐给政府慈善机构100多万、助学391人、助残320人;他还资助2000多个下岗职工创业致富。为此。他被媒体称为“慈善狂人”。 让邵建波难以预料的是,他的事迹被媒体“曝光”以后。竟然招来一大批骗捐、索捐者,有人张口就要100万。2007年5月8日。十多个索捐者找他要钱不成。竟然一起跑到他的家中大吵大闹。导致他患病的母亲口吐鲜血。当场昏迷,虽经医院全力抢救,仍于5月23日撒手人寰……  相似文献   

20.
成功秘诀     
之后,写了几篇文章,成了省里的文化名人。G名气越来越大,又调到省里去工作。任何时候在任何人面前我都是学生。是不是,我没有吹牛吧。记者又将G的态度告知他的同事,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我早就看出这小子会有出息。他请教我什么我都毫不保留地教给他。A同事说:一天,省报记者为了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