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私营企业比较发达的温州,改革发展中崛起一家国有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年年上台阶,年年快速发展,成为全国典型。它的实践证明,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完全可以搞好;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新体制下,国有企业完全可以搞好;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下,国有企业照样可以搞好。这家国有企业名叫浙江东方集团公司,前身是1974年由滕增寿同志领头办起来的玻璃钢建材厂。1984年4月,滕增寿同志重新出任玻璃钢建材厂负责人,经过15年的发展,公司由一个濒临倒闭的地方小企业成为国家重点…  相似文献   

2.
在内蒙古包头币,有一个南海社会福利建材厂。为7这个残疾人工厂的崛起,厂长徐泉仁呕心沥血,不懈努力,用他和几十名职工辛勤的汗水,铸就了一座“创与爱”的丰碑。1988年,改革开放的大潮向草原钢城——包头涌来,当时年仅29岁的徐来仁从一家亏损企业出来,向亲戚、朋友借到5万元钱,在东河区南海子“下海”办起了一个有7名职工、其中3名是残疾人的建材厂。他教技术、揽业务、跑银行,一心扑在事业上,靠一股闯劲、拚劲、精明劲,硬是在全市130多家钢窗厂的重重包围中,独树一帜,建立了生产钢窗、玻璃钢制品的稳定客户,创年产值10O多…  相似文献   

3.
“电器之都”驶出的“航空母舰”──正泰集团发展纪略廖毅在温州企业界,有句口头禅,叫做“国有看东方,民营看正泰!”东方集团公司是一家以生产玻璃钢制品为主的国有企业,曾经一度亏损,资不抵债,濒临倒闭。1984年,现任总经理滕增寿上任后进行了一系列大胆改革...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温州人率先进行市场取向改革,大力发展多种经济成份,已初步形成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股份合作经济为骨干,个体私营经济占有较大份额的经济格局。其成功的经济发展经验在全国传诵一时,被人们称为“温州模式”。国有企业:活得起来吗?从计划经济进入市场经济,许多国有企业的领导都在感叹:办企业真难。在温州,这个中国最早进入市场经济的地区,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背负沉重的传统检桔,把已经资不抵债的国有企业搞好、搞大则更难。而以生产玻璃钢制品为主的浙江东方集团公司这家大型国有企业做到了这点。…  相似文献   

5.
祖国大陆从计划经济进入市场经济,许多国有企业的领导都在感叹:办企业真难。在温州,这个中国最早进入市场经济的地区,面对大批的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挑战,一些国有企业显出种种窘态。然而不同的是,浙江温州东方集团公司这家大型国有企业却虎虎有生气。  相似文献   

6.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是国家计划单列企业集团、全国特大型企业.本集团公司有全资子公司东方电机厂、东方汽轮机厂、东方锅炉厂、东风电机厂、中州汽轮机厂等紧密层企业以及半紧密层、联营层企业共110家成员单位,有30多个专业子公司、10多个参股公司和分布在国内外的20多个地区公司.集团公司紧密层拥有资产41亿人民币,职工3.8万人.  相似文献   

7.
在内蒙古包头市有一个南海社会福利建材厂。为了这个残疾人工厂的崛起,厂长徐泉仁呕心沥血,不懈努力,用他和几十名职工辛勤的汗水铸就了一座“创与爱”的丰碑。 1998年,改革开放的大潮向草原钢城——包头涌来。当时年仅29岁的徐泉仁从一家亏损企业出来,向亲戚、朋友借到5万元钱,在东河区南海子“下海”办起了一个有7名职工,其中3名是残疾人的建材厂。他教技术、揽业务、跑银行,一心扑在事业上,靠一股闯劲、拚劲、精明劲,硬是在全市130多家钢窗厂的重重包围中,站稳脚跟独树一帜,创年产值100多万元。看着这些血汗钱,他感到欣慰。可是与伙伴们艰难创业的情形总是在脑际萦绕……徐泉仁意识到,如果不扩大规模,开拓新的产业,建材厂随时有被卷到浪潮漩涡里的危险。假若企业出现闪失,自己算不了什么,残疾职工怎样生活呢?经过多少个  相似文献   

8.
青岛东方花生集团公司成立于1993年,目前已经成为拥有28个下属企业、789名员工,集生产、加工、销售、对外经贸干一体的综合性企业集团,总资产和净资产分别这到23271万元和5751万元。自1994年起,连续6年荣获“青岛市财贸系统经济效益最佳企业“称号,1997年被青岛市政府确定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一、青岛东方花生集团公司发展中的主要做法 (一)靠花生经营迅猛崛起。一是引进稚广优良品种,为收购、加工、销售奠定基础。二是由花生原料的收购、销售向粗加工过渡。三是发展深  相似文献   

9.
江苏通裕纺织集团公司(即扬州纱厂)是一个拥有8万枚纱绽、25台针织园机和112台剑杆织机生产能力,4300多名职工,集纺、织、染、服装、经贸为一体的省级集团。1981年4月,该公司在全国首创职工政治学校,时至今日,已历经了风风雨雨的15年。15年来,尽管企业党政领导人员几经变动,公司始终如一地坚持抓好职工政校,15年的辛勤培育如丝丝细  相似文献   

10.
数字     
180万人 今年上半年,浙江非公有制企业的劳动合同签订率仅为40%,其中,在民营经济发达的温州龙湾等地的劳动合同率仅为百分之十几。浙江有私营企业20.88万户,雇工300万人,按照40%的比例计算,整个浙江省有近180万民工与私营企业的劳动关系,是靠打工者和私营老板之间毫无法律效力的“口头协定”维持。  相似文献   

11.
支起顶梁柱当好主心骨争做带头人邵红英黄振福周凯湖北黄棉集团公司(原黄石市棉纺织印染厂)现有职工8000余人,其中党员832人,是国家大型一档企业。自1991年以来,企业经济效益滑坡,仅1996年亏损就达5427万元,下岗职工最多时达3800人,经济效...  相似文献   

12.
●背景资料:地理与历史●群像定位:财富英雄●激情出口:与这个时代一拍即合●意义启迪:甩出手来自己干说起浙江,人们无法忽视温州这个亮点;说起浙江青年,又岂能绕过温州青年。温州青年在浙江青年中的身份特殊,意义不小。温州地处浙江东南沿海,人均耕地只有0.33亩,境内现辖3区、2市、6县,总面积11784平方公里,总人口750万人。全市有华侨华人30多万人,分布在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温州古为瓯地,675年,即唐高宗上元二年置温州,自此至今历1300余年,州名无改,州境亦无大变。这里挺立着峻秀的雁荡山,流淌着清丽的楠溪江,可谓奇山异水,钟灵毓秀,人…  相似文献   

13.
徐州矿务集团公司是 1998年 5月改制而成的国有独资公司,是江苏省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现有 23个分公司、 24个全资 (控股 )子公司和 7个事业法人,企业总资产 51亿元,职工 9.9万人,实际年生产能力 1200万吨以上。长期以来,徐州矿务集团公司为满足国民经济特别是江苏工农业生产的需要,一直超强度开采,煤炭产量连续 24年保持在 1000万吨以上,建国以来共产煤 4亿多吨,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当前,徐矿集团产业结构处于以煤为主、多种经营的格局。一是煤炭主业规模较大,但衰老矿井多。煤炭产业占有资产 32.4亿元, 5年内…  相似文献   

14.
黄海达 《开采》2002,(1):28-28,32
目前,大同市矿区范围内有基督教活动点25个,主要分布在厂、矿、家属住宅区周围。据了解,矿区共有基督教徒5800名,职工的家属占一部分,另一部分是社会闲散人员。大同煤矿集团公司职工有196名,31%为退休职工。基督教在矿区有所发展是近十几年的事。从总;的情况看,基督教活动.是正常的。职工虽然人数不多,但职工家属与职工有着不可分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云南省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技能人才队伍现况及存在问题据2002年度统计,云南省城镇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职工249.26万人,城镇个体、私营企业从业人员92.53万人,全省企业从业人员总数为341.79万人。据调查,以云南电力集团公司为例,在26771名职工中,技术工人占56%;昆钢公司30821名职工中,技术工人占65.1%;西仪工业公司3500名职工中,技术工人占71.4%。而在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建筑业技术工人占75%,服装业技术工人占86%,餐饮业技术工人占85%。据测算,全省企业从业人员341.79万人中,属于技术工种的从业人员约占73%,计249.513万人。云南经济增长速度,与高级技能人才数量有关…  相似文献   

16.
坐落于上海市金山区亭林镇松隐社区北面的上海江南富麟船用装饰有限公司是家福利企业,公司创办于1992年,现有职工70名,其中残疾职工20名。公司主要生产船上用的家具及木制品等,产品主要供应上海长兴岛、外高桥等大型船厂并销往华东的浙江、江西、江苏、福建等地的10多家家船厂。  相似文献   

17.
《前进》2009,(10):I0004-I0005
伯方煤矿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1997年改制后,并入兰花集团公司,成为集团旗下核心生产企业。该矿井田面积27.5平方公里,核定生产能力为180万吨/年入洗能力为60万吨/年,工业总产值10亿元,职工2900余人,是晋城市最大的环保型无烟煤生产企业之一。  相似文献   

18.
羊中王集团公司、陕西省横山县社会福利总公司,是以残疾人为主体的民政福利企业。 该企业创建于上世纪的1985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没有形成自己的主导产业,零敲碎打,经营不善,管理混乱,导致企业举步维艰。 1995年,企业不得不关闭停业,欠外债近百万元,几十名职工连养老保险都无法支付。  相似文献   

19.
金国娟 《今日浙江》2011,(11):66-67
仿佛,民营经济就是浙江的代名词,一说起浙江,国人就会说,“浙江人有钱,老板多!” 的确,浙江就是个出产“老板”的地方。从1980年温州人章华妹领取中国首个个体工商户执照,到2010年全省的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超过270万家,为全国之首。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伊川县委统战部在民营企业中实施“素质工程”,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做大做强。一是培训学习。从2005年开始,坚持每年组织10名民营企业家到北大、清华、中央党校等接受专业培训;邀请知名教授、专家到伊川开讲座,讲授企业管理、营销、外地企业成功经验及如何做大做强自身企业等内容,民营企业1600多名管理人员接受了培训。二是走出去“取经”。先后四次组织60名民营企业家,近赴河南巩义,远赴上海、广东、浙江、温州、福建等经济发达地区学习考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