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今年十二月十二日是“西安事变”四十七周年。“西安事变”后张学良将军被软禁,是众周知的,但是,不少人对张学良此后的囚禁生活知之甚少。本文作者最近访问了湖南省沅陵县凤凰山,探知了一些张学良将军在这里一年多的往事,也许可以聊补阙憾。  相似文献   

2.
本刊第九期刊登了沈醉先生写的《囚禁中的张学良》一文后,读者来信希望知道张学良将军的近况。为此,我们约请作者主要根据台湾报刊登载的有关报道,写成这篇《张学良在台湾》的综合介绍。遗憾的是,张将军目前的处境,使人们尚难得知更多的消息。  相似文献   

3.
张闾蘅 《民主》2006,(12):33-34
今天,中共中央统战部、全国政协办公厅在这里召开纪念西安事变70周年座谈会,贾庆林主席等国家领导人与张学良、杨虎城将军的亲属,西安事变参与者及亲属共同回顾70年前那段令人难忘的历史,充分体现了我们国家对张学良、杨虎城将军以及在西安事变中作出贡献的爱国志士们的怀念,对历史上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作出贡献的民族英雄的尊重和敬仰。作为张学良将军亲属的代表,我感到由衷的高兴和激动。70年前,在日本帝国主义步步紧逼、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置个人生死于不顾,共同联手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促成了国共…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3,(2)
张学良将军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重要的人物,因为围绕其一生所发生的几次重大历史事件都是事关中国命运的转折点。而身处事变当中的重要人物张学良的态度、人生观及价值观对事件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从张学良处理问题时采用的方式——泣谏入手,对张学良将军当年处理军阀内战及西安事变的言行进行比较分析,重新诠释张学良将军谋求国家统一的伟大人格。  相似文献   

5.
杨华  北风 《侨园》2011,(5):42
很早以前,有关爱国将领、千古功臣张学良老家究竟在何处一直有三种说法,一为海城说,一为台安说,一为大洼说。近年来,专家和有关人士陆续在盘锦大洼县东风镇发现了一些遗迹、遗存和张将军的族人亲属及相关史料,证实张学良老家就位于今天的盘锦市大洼县东风镇内无疑。  相似文献   

6.
张学良将军曾有两个卫队营,即卫队第一营和卫队第二营。我原是张学良将军卫队第一营上校营长,当年曾在临潼华清池负责过蒋介石的警卫工作。1936年12月12日,我在张学良将军的直接指挥下,作为“捉蒋”现场指挥官和亲历者,执行了华清池“捉蒋”任务。  相似文献   

7.
5月19日,"纪念张学良诞辰110周年座谈会暨学术研讨会"在全国政协礼堂召开.此次活动由张学良基金会主办. 国家相关部委领导、张学良将军及东北军后裔和来自海外各界爱国人士及新闻媒体代表等300余人聚集一堂,共同纪念中国杰出的爱国将领、民族英雄张学良将军毕生追求国家统一和民族振兴的精神,深切缅怀先辈的丰功伟绩.  相似文献   

8.
几十年来,海峡两岸的中国人和海外的华人一直没有忘记历史功臣、爱国将军张学良;张学良将军的乡亲——辽宁人民,更是对他怀念有加。1998年5月31日,两岸三地的华人共同在美国为张学良举行了98岁华诞祝寿“见证”活动。祝寿活动是在夏威夷第一华人基督教公理会教堂举行的,参加的有来自美国各地、中国一些城市和台湾省的各界人士,如中国中华慈善总会代会长阎明复、东北大学校长赫冀成、北京工业大学校长左铁镛、辽宁省海城  相似文献   

9.
佳林  举平 《各界》2011,(9):85-86
被囚禁的张学良是怎么到台湾去的?其中的内情多年来一直不为人知。多年后,笔者找到了当年驾驶飞机送张学良到台湾的飞行员,才终于揭开这尘封许久的秘密。当年的驾机人叫“王赐九”,湖南慈利溪口古镇勤中村人,第四期黄埔学员,如今已经93岁高龄。  相似文献   

10.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二日,在中国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半个世纪以来,人们对这一事变有种种不同的议论.海外一些著作特别是台湾一些著作,对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的原因作了不公正的宣传.认为张学良将军因受共产党的“利用”、“煽动”而酿成西安事变.(台湾杜松柏著《蒋总统处变慎谋的历史回顾》和王昇著《总统蒋公行谊》)即使象埃德加·斯诺这样的进步作家,也误以为“共产党很可能鼓动张学良扣押了蒋介石”.(见《党史通讯》1984年第1期)国内出版的一些历史教科书和论述西安事变的著作,虽正确阐明了西安事变发生的原因,但却忽略了西安事变发生的内在因素,而在论述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时,又不提张学良将军率先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这也是欠妥的.我们认为,张学良将军在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中是起决定作用的.因此,有必要探讨与分析他发动西安事变及和平解决这一事变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1.
杨拯美 《民主》2006,(12):35-36
今天是西安事变70周年。我作为西安事变发动者之一杨虎城将军的女儿,应邀参加会议,心情十分激动。70年前的今天,中华民族正处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我的父亲和张学良将军坚决拥护和支持中国共产党发表的《八一宣言》,主张停止内战,团结抗日。在向蒋介石多次进谏无效的情况下,为了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为推动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团结抗战起到了重要作用,从而使西北局部出现的统一战线局面,迅速扩大到全民族的范围,为全民抗战打下了基础,成为中国现代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在…  相似文献   

12.
在蒋介石主政台湾时期,祖国大陆方面对张学良过于直白的关怀和赞誉有时会刺痛蒋氏专制政治最敏感的神经,从而使张学良的处境更加难堪。因此,周恩来曾多次嘱告有关部属,所有涉及张学良的宣传、报导都要严格掌握分寸,一定要顾及张学良的人身安全。但周恩来对张学良的怀念和关怀却从来没有中止过。他总是通过各种渠道、各种关系暗中了解张学良的状况。他曾不止一次托请来自台湾的朋友设法保护张学良,并对他们说:“如果张学良将军的生命有个一差二错,我们就不好见面了,不好说话了。”1958年12月,定居美国的宋子文来到香港小住。…  相似文献   

13.
首度离台赴美探亲张学良1936年在古都西安发动了那场震惊中外的兵谏后,便开始了被幽禁的生活,使其从青春到迟暮的生涯,笼罩了传奇的色彩。就在55年后,人们仍在挂怀他的境遇时,1991年春季里,传出了张学良即将飞往美国探亲,重享天伦之乐的消息。张学良的亲属几乎都在美国。元配夫人于凤至从1940年赴美治病,再也没有回国,晚年独自生活在洛杉矶莱克瑞治路林泉别墅。张学良和于凤至有三男一女。  相似文献   

14.
周唯一 《各界》2010,(8):84-86
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中,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扣留了蒋介石,发表了著名的《抗日救国八项主张》,但这“八项主张”的起草人是谁,却鲜为人知,他就是杨虎城将军的秘书宋绮云。  相似文献   

15.
杨小东 《侨园》2003,(3):30-31
张学良将军是“一个有功于国家民族,有功于抗战事业的千古功臣”,其人生轨迹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这就是他的爱国爱民思想。张学良将军爱国爱民思想的形成,不是天生就有的。他经历了步履艰辛、曲折而复杂的过程。大体可分为萌生、探索、升华、成熟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所接触人的影响以及个人本质、性格有着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6.
姜兴越 《侨园》2014,(9):26-27
故地寻踪 我们走出台安火车站坐上当地的“出租车”,向北行驶了几十多里地,从一个用水泥条石搭建的“门楼”下拐进一条“毛毛道”。又走了十几分钟就到了张学良将军的出生地——桓洞镇张家窝堡。洞镇张家窝堡。这是一座宽大的农村“四合院”,里面是一趟东西屋,房顶是过去那种盖房子的茅草,有点“古色古香”的味道。大门的门框上写着“张学良出生地”。  相似文献   

17.
张学良将军的历史贡献刘耀琼晏泽厚张学良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颇有影响的政治人物,二十八岁即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地方军事首脑,拥有奉军三十万。易帜后,被南京国民政府委任为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后荣升全国陆海空军副司令,其军事地位仅次于当时的蒋介石。然而,声名显赫...  相似文献   

18.
曹勇 《侨园》2014,(2):80-81
颇煏传奇色彩的少帅张学良的机要秘书王香林,被誉为不是武者的将军,不是使者的谋臣,不是文人的主笔.他平息了张学良主政东北的杂音,调准了震惊中外的中俄中东路事件后《伯力协定》的基调,他是"保境安民"和"谏阻出师"的倡导者和追随者,他亦身怀正义,拒绝出任伪满县长之职.  相似文献   

19.
广艳辉 《各界》2010,(3):79-82
王玉瓒先生早年从戎,是张学良将军的得力部下,历任排长、连长、少校副官、中校副官、上校参事、上校营长、团长、副旅长等职。在其任东北军警卫队第一营营长期间,曾两次担负蒋介石在西安华清池行辕的警卫任务。1936年12月12日,他奉张学良之命率部捉蒋,打响了西安事变的第一枪,活捉了蒋介石,为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全民族的抗战做出了历史性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0.
辽宁侨讯     
《侨园》1999,(3)
侨眷张铁群资助侨眷学生就学锦州市新广化纤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铁群与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同族,他所经营的企业效益一直较好,他个人富了不忘社会,经常积极资助公益事业。1997年,他资助了一名北宁籍的侨眷学生就学。最近,当他从市侨办得知锦州市凌河区洛阳路小学五年级学生、侨眷刘婷婷家中生活困难,读书各种费用为难时,主动送去刘婷婷上学所需的学费,并鼓励刘婷婷要努力学习,克服困难,将来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还当场表示,只要刘婷婷继续读书,无论升学到哪里,他都要资助到底。(张达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