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阿蒙 《廉政瞭望》2009,(11):33-33
最近报上有条消息,说江苏宿迁的一辆公交车上有句警示标语,谓:“吐痰请向外吐,提高个人素质。”好多朋友无比震惊,纷纷感叹“太雷人”。  相似文献   

2.
“职称”与“称职”齐殿斌近日从报上读到一则消息,直让我等国人汗颜:一外商到某省一大型企业考察合资事宜。厂长向外商介绍说,本厂人才济济,人杰地灵,仅高级职称就有几百人,说得外商展心花怒放,非要与高级“知识分子”攀谈攀谈。第一个前来攀谈的是一位高级政工师...  相似文献   

3.
陈鸿祥 《世纪风采》2009,(12):43-43
从报上读到一篇文章,是一位作家写的,说全世界只有中国有“关心下一代协会”。在我看来,这是值得夸耀的。因为协会的命名就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对下一代的关心。  相似文献   

4.
对官员来说,什么才算真有“面子”,什么才算最大的“面子”? 近来在报上看到一篇文章,对此颇为豁朗。 这篇文章介绍说,1993年,国务院准备制定“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时候,派了几个调查组到下面摸底。其中一组沿汉江调查,见这里的老百姓十分贫苦便找来当地一位地委书记问:这些情况你清楚不清楚?答说知道,并说还拍了个录像,调查组有些地方去不了,可以看看这个录像。但他说只能组长看,调查组问为什么?这位书记叹了口气说:“我搞了这盘录像,大家议论纷纷,说我给共产党抹黑。”调查组很生气,说这是讲真话,难道我们吃假话的…  相似文献   

5.
1951年1月20日,上海《大公报》刊登了前国民党云南警备司令部稽查处处长王子民供述杀害李、闻二烈士经过的报道。这张报纸引起了一个读者的特别注意。 这个特殊的读者是江苏盐城人。他是在南通如皋卖豆饼时看到报上说王子民供称是“由蔡文其开枪暗杀了闻一多先生”这一句时,心中顿生疑问。这报上所说的“蔡文其”,会不会就是俺家乡的“蔡云祈”?  相似文献   

6.
“著名”的闲话程万里一次到友人家串门,见客厅里有一陌生人。友人介绍说:“这是作家×××。”陌生人直摆手,惶恐不安道:“见笑,见笑,雕虫小技,不敢称家,不敢称家,还是称鄙人业余作者好!”此君,小有名气,我拜读过他不少东西,有的还从报上剪下贴在剪贴簿上,...  相似文献   

7.
治治“骄傲症”孙薇记不清在哪张报上看到过这样一段杂感,大意是说:在岸上,公鸡昂首挺胸,尾巴翘得高高的;而鸭子却显得呆头呆脑,笨手笨脚,活像个大肉球。至于叫声,“一唱雄鸡天下白”,更令鸭子自愧弗如。然而到水里光景则大不同。“春江水暖鸭先知,雄鸡变成落汤...  相似文献   

8.
文人的狂傲     
文人的狂傲韩石山狂傲,可说是中国文人的又一特质。记得前些年看过一篇报上的文章,是河南的一名叫周熠的作家写的,说他曾跟姚雪垠谈起,有人责怪姚太傲气,姚当即作答:“我要是不傲气,早就死了。”通常的说法是“苟且偷生”,他怎么会不傲气早就死了呢,初听有点怪异...  相似文献   

9.
也说“蒋介石上广告”汪骥据《中国老年报》载:前不久,以饰演蒋介石而蜚声海内外,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国家一级演员孙飞虎在广州为贵阳卷烟厂金熊香烟做广告.他身着长袍,端坐户外,俨然一副“蒋总裁”架势。与此同时,报上商品广告中称,四川刘文彩家酒即将进京。蒋...  相似文献   

10.
才华这东西     
认识一工厂保安,50多岁。 一次路过,他在看一张报纸,报上登了一则新闻,说一辆载重车转弯时撞倒了路人。他非常不屑地说,报上计算出来的转弯半径错了,撞击力也错了。其他保安都在调笑:怎么可能错?怕是你自己搞错了吧。  相似文献   

11.
官场里的假、大、空,是一种流行的时弊。有民谣云:“村哄乡,乡哄县,一直哄到国务院”,就是对这种流弊的真实写照。官场里的“瞒”和“骗”,上误导国家决策,下坑害百姓利益,害国害民,何利之有?然而却屡禁不绝,盖因利于“说者”自己也。说真话难吗?如果心中没有私心杂念,抱着为党为国为民负责任的态度去说话,则说真话并不难。在“大跃进”那样的年代,说一句真话就可能被定为政治错误,但像刘顺元这样有责任感的同志仍敢于说出“报上那些高产‘卫星’全是假的”这样与主流舆论截然相反的真话。今天,党和国家一再提倡说真话、要求说真话,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大话、假话和空话呢?  相似文献   

12.
刘启芳 《党的文献》2011,(5):124-125
1982年5月11日,陈云同志办公室致电《人民日报》社负责人,转达了陈云对编辑党报的看法。他说,报上的长文章以及重要的评论、通讯等,都应当有提要,“这样既可以大大节省读者的时间,又在实际上提高了报纸的作用。报纸要为广大读者着想。”其实,  相似文献   

13.
最近从报上读到一篇文章,作者主张领导干部要真正了解、体贴、关心下级,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这是十分必要的。然而,该文把它放到“士为知己者死”的话头下,说如果不用“阶级分析”的眼光去苛责,这句话是有“新  相似文献   

14.
最近,一位领导同志在谈到如何深入实际、了解基层真实情况时,深有体会地说,到一个单位了解情况,不仅要听会上的,也要听会下的;不仅要听干部的,也要听群众的;不仅要看“门面”和“窗口”,也要看“后院”和“角落”。这位领导同志的话,既是对如何做好调查研究工作的一种提醒,也是对时下一些领导干部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作风的批评。一个时期以来,贪图虚名、不务实效、劳民伤财的形式主义在一些地方的基层单位相当严重。有的习惯于喊口号,说空话、套话,追求报上有报道,广播上有声音,电视上有图像;有的整天沉湎于文山会海,以讲…  相似文献   

15.
最近,一位领导同志在谈到如何深入实际、了解基层真实情况时,深有体会地说,到一个单位了解情况,不仅要听会上的,也要听会下的;不仅要听干部的,也要听群众的;不仅要看“门面”和“窗口”,也要看“后院”和“角落”。这位领导同志的话,既是对如何做好调查研究工作的一种提醒,也是对时下少数领导干部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作风的批评。一个时期以来,贪图虚名、不求实效、劳民伤财的形式主义在一些地方的基层单位相当严重。有的习惯于喊口号,说空话、套话,追求报上的报道,广播上的声音,电视上的图像;有的整天沉湎于文山会海,以讲…  相似文献   

16.
秦川牛 《党课》2006,(7):56-56
近日从报上看到这样一则离奇的报道,说某公司职工搞歌咏比赛,唱的是经过改编的革命歌曲,其中《社会主义好》的歌词被改成了“x总好,x总好,x总是我们的好领导”。其做法不仅让人觉得肉麻,而且滑稽可笑。  相似文献   

17.
日前见有人在报上撰文说,北京商场的各种“模特”一律都是“外国人”,这岂不是一件怪事?据笔者观察,岂止是北京,全国诸多大中城市商场里的“模特”(不论是“男”是“女”还是“儿童”),几乎“清一色”是黄头发、蓝眼睛、白皮肤、高鼻梁或黑皮肤的体形高大的“洋人”。如此这般,着实让我等国人难以理解。  相似文献   

18.
赵亚兴 《奋斗》2005,(4):55-55
不管什么样的世道。大概都有不贤的人,不贤的事。面对不贤的事.当如何时待呢?有的人想起阿Q那句“名言”:“和尚动得.我也动得”。报上登过,一位大学生的自行车丢了.他想,别人偷.我为什么不能偷呢?也偷了台自行车,给保安逮住了,留下人生的污点。原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贾永祥,先后包养了7名情妇。落网后,说哥儿们都这么“娱乐”.是“从众心理”作祟.  相似文献   

19.
在日本,罕见有全社会推崇的劳动模范,个人的光挥大都被淹没在企业的业绩之中。偶尔在报上读到一些介绍“小人物”的文章,从他们的身上,我们也能看到一种“劳模”的精神。  相似文献   

20.
“有关”与“无关”史可时下“有关”一词的使用频率较高,诸如“有关部门”、“有关单位”、“有关人员”、“有关政策”、“有关规定”、“有关精神”、“有关条款”、“有关情况”等等,频繁“亮相”,林林总总,不一而足。近日,笔者从报上获悉:北方有一个村子,村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