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简论孙中山与逻辑学张金虎张彬伟大的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面对晚清中国的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列强凌辱,痛心疾首,奋然而起,倡导民主革命,拯救中华。他不仅提出了彻底消灭殖民主义与封建主义,实现政治上的资产阶级民主化、经济上的“实业化”、教育上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不仅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还创造出丰富的民主政治思想,领导建立了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孙中山的民主政治思想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和历史的进步性,今天仍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清朝末年,统治阶级更加日趋腐败,帝国主义侵略步步加深,中国社会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与此同时以孙中山先生为首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所进行的斗争亦日趋激烈。此时的清政府陷入了内忧外国之中。清政府决定实行“新政”,但是已经  相似文献   

4.
三民主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提出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理论和纲领,后经其重新解释和发展的新三民主义,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缓和国共两党对立的局面,共同挽救民族危难,三民主义又一次登上中国的政治舞台,成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建立的政治基础和维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治生命的重要纽带。  相似文献   

5.
中共“二大”通过的《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案》中,第一次提出“联合战线”,这是我党80余年统一战线史的肇始和发端。由“一大”时确定推翻资产阶级直接搞社会主义革命到“二大”确定联合资产阶级进行民族民主革命,这是党的战略方针和政策策略的一次重大转变,也表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的探索达到了一个新境界。中共“三大”正式确立以“党内合作”方式同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二火”起到了奠基和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资产阶级革命有区别。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的资产阶级革命革命动力、革命目标、革命步骤、革命前途与一般的资产阶级革命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国共产党完成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就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动了广泛的群众,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并用事实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也可以指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相似文献   

7.
孙中山的军人精神教育思想自成体系,核心是“智”“仁”“勇”,即:为国为民的崇高追求、进步坚定的政治信仰和革命英雄主义的献身精神。它是孙中山数十年军事斗争和军人教育实践活动的产物,是他勤奋学习,善于汲取古今中外军事文化、军事思想的结晶。它对于孙中山进行的革命活动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具有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历史进步性,同时也带有过分强调精神能动等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在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之际,我们深切怀念孙中山等民主革命的先驱及其他们的光荣业绩。黄兴是辛亥革命时期唯一可以与孙中山先生并驾齐驱的重要革命领袖,世以孙黄并称,是革命的实干家。他同孙中山先生一样,为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贡献了毕业精力。对于这样一位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相对孙中山而言,多年来对他的研究和宣传是很不够的。现在根据我接触到的有限资料,就黄兴之功绩、品德、风格、学识等方面,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民族问题是当今世界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一个十分敏感,十分复杂的问题。作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先行者的孙中山,他一生追求民族解放,民族平等和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并且提出了一系列涉及民族问题的思想,观点和措施,对于解决当代中国以及世界所面临的一系列的民族问题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学术界普遍认为五四运动是由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推动和领导的,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黄金华、漆良燕在《理论探讨》1988年第5期上撰文认为,五四运动的真正推动和领导者应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五四运动仍然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同志是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的创造者和实践者。毛泽东民主革命时期统一战线思想是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中 ,同各种错误思潮作斗争并深刻总结这方面的历史经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得到系统总结而不断丰富 ;在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发展成熟。毛泽东民主革命时期统一战线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 ,奠定了中国统一战线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统一战线思想在孙中山和毛泽东各自的整个思想体系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认真地对孙中山和毛泽东两者统一战线思想的异同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研究,对于我们进一步地把握和领会我党在新时期的统一战线思想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3.
宋庆龄初会孙中山是在自己家里。她父亲宋耀如是思想开明的实业家,非常支持民主革命,出钱出力援助孙中山,把自己家当做孙中山的秘密通信机关。1913年宋庆龄在美国大学毕业,满怀爱国深情和振兴中华的理想毅然回国,也投身于“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的民主革命斗争,途经日本的时候,她又拜会了心中的偶像孙中山。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理论来源,除了马克思主义的统一战线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之外,还应当包括孙中山的统一战线思想。  相似文献   

15.
周逸群1924—1927年在黄埔军校学习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结识周恩来、孙中山等革命先驱,寻求富国强兵之道;学习军事,实践他抓武装学军事的理想;在反帝反军阀的民主革命运动中,认为只有工农兵联合起来,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才能推翻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在与国民党右派的尖锐斗争中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和军队建设理论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正>政协理论是统一战线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的《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对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结构作了科学估量,指出其两头小中间大的特点.在人数少的无产阶级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之间,有着众多的中间阶级.其中的农民阶级,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及其联系的知识层人  相似文献   

17.
从孙中山在革命不同时期所联结的统一战线对象看,不但其建国思想发生了由资产阶级共和国到人民共和国的巨大转变,而且实现了向新民主主义的飞跃发展。他的民主思想被中国共产党所吸收并发扬光大,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实现了其一生都在追求的真正的民主;他所深爱的人民也像他终生向往的那样,摆脱了贫穷和苦难,正在向着更幸福美好的生活努力行进。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把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同中国革命政权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在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统一战线政权理论,并创造性地运用于统一战线政权建设,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政权理论,为建立、巩固和发展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统一战线政权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怀着对中国革命的伟大先行者、资产阶级革命家孙中山的深厚感情,追随孙中山,研究孙中山,纪念孙中山。  相似文献   

20.
孙中山先生是杰出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不但最早明确地提出了民族复兴的中国梦雏形,同时也毕其一生在践行着属于自己也属于全民族的中国梦。孙中山是中国梦的伟大践行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