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党的性质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首要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和全部建党活动的核心问题。因此,认真学习党的性质理论,对于我们批判各种歪曲党的性质的错误观点,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始终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具  相似文献   

2.
党的性质问题是党的建设的根本问题。一个政党 ,代表哪个阶级的意志和利益 ,提出什么样的纲领和路线 ,如何进行自身建设 ,如何确定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 ,党的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什么 ,都是由这个政党的性质所决定的。能否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 ,从根本上决定着无产阶级政党的发展方向和前途命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为我们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这个党 ,提供了根本指针。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 ,“三个代表”要求 ,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 ,始终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强领导核心的基本要…  相似文献   

3.
在改革开放条件下,如何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加强党的执政地位和领导作用,这是当前党的建设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目前,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我们党正领导中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这是前所未有的崭新事业。在国内外错综复杂的形势下,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社会生产力,充  相似文献   

4.
近百年中国近代历史,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工人阶级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不能变“自在”阶级为“自为”阶级,就不可能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中国革命的历史舞台.而中国共产党离开工人阶级,就失去自身存在的阶级基础,丧失安身立命的基本土壤和赖以依靠的基本力量,必然会遭到失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相似文献   

5.
工人阶级政党是代表无产阶级及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政党,它的最终目的是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使人类都得到解放.工人阶级政党是实现无产阶级伟大历史使命不可缺少的有力工具. 一、工人阶级政党是在工人运动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产物在历史上,并不是一开始就有政党.政党是近代阶级斗争的产物.真正能称得上政党的是在欧洲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中首先产生的.本来,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同时出现于14、15世纪欧洲的工场手工业时期,随着18世纪产业革命的发展而壮大起来.在资产阶级革命初期,无产阶级曾同资产阶级共同反对过封建贵族势力.但是,当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后,便一脚踢开了它的联盟者."用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  相似文献   

6.
党的性质问题是有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核心问题和根本问题。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所阐述的“三个代表”思想的主要精神,就是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必须始终保持先进性,根据时代的发展,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把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推向前进。认真学习和领会这一精神,对于加强和改进新世纪党的建设,推进党的事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必须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不动摇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这一本质属性体现了党的基本特征。一方面,它以工人阶级作为自己的阶级基…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是我党立党的前提和基础 ,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了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 ,并根据新的实践赋予全新的内容。努力实践“三个代表” ,将使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更加鲜明 ,从而为党率领全国人民实现本世纪的宏伟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一、“三个代表”坚持了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1 “三个代表”紧紧把握“先进”这一关系党的阶级性的根本问题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实质就是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 ,即以工人阶级为基础的先进性。马克思、恩格…  相似文献   

8.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江泽民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这是新时期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纲领性文献。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提出了“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始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共产党人是最先进的部分,列宁论证了党是工人阶级的先进部队。马克思恩格斯多次谈到先锋队问题,列宁有三个先锋队的提法。我党既称工人阶级的先进部队,又称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人民和民族的先锋队。坚持先进性与先锋作用的有机结合,才能保持党的性质不变。党的先进性和先锋作用来自先进阶级等四个方面,要全面建设,抓住根本。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总书记最近在广东视察时指出:总结我们党七十多年的历史,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这就是,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并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论述,是对我党近80年历程中的地位、作用的高度概括,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要求,是衡量党的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标尺。我认…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这本来是十分明确的.但是,由于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影响,这个本己明确的问题,在一部分党员、干部中,一度又变得模糊了,产生了不少需要重新讨论、重新认识的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七一"前夕,本刊编辑部邀请部分从事党建理论研究与教育的同志,举行了一次"坚持、捍卫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座谈讨论会.参加这次讨论会的有(按发言顺序排列):李炼忠、陈久泓、陈长洲、沈澄梁、赵圭、何青山、何明锐、许维之、邵有民、陈启豪、方开琪、叶元涛、徐秉治、田建业、唐存标、钟贵堂、李祖安、茆永生、程继尧等同志.本刊编者根据大家的发言,按问题作了一些综合归纳,整理成座谈讨论纪要如下,供读者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2.
2001年9月,在北京大学召开了“马克思主义与全球化学术讨论会”。在这次讨论会上,一些学者的发言、文章,对我颇有启发,也引发了我进一步的思考。现就全球化的性质谈一点看法。 西方学者普遍认为,全球化就是资本主义化。西方资本主义企图通过全球化,化掉已存在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资本主义一体化。苏联东欧的剧变是资本主义全球化的结果。在讨论会上,许多发言者认为,全球化不等于资本主义化,不等于西方化,全球化最终有利于社会主义。对这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我都赞成,又都不赞成。说赞成,是因为两者都含有部分的真理;说又不赞成,因为两者都有片面性,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问题,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再三强调了这个问题,六中全会专门做出了决议。应该说、两年多来、在加强党的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也必须实事求是地看到,政治优势发挥得仍不够有力,效果不够理想。为什么群众对各种政治教育与鼓动存在着各种逆反心理和麻木情绪?为什么职工积极性普遍不高,劳动热情不高?为什么干群关系紧张,心理差距甚大,做思想政治工作这么难?其中霞要的原因,就在于人民群众心情不顺,理论与实践反  相似文献   

14.
只有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一个政党才能永远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过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机制进行思考,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不断发展,对进一步推动党的理论创新从而引领新的社会变革,更好地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前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关于文化民生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未来的发展主轴将由国强转向民富的大背景下,文化成为民生之魂,要通过关注和发展文化民生,实现文化育民、文化惠民和文化富民,从而为民富国强的实现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6.
蔡达峰 《民主》2011,(12):3-4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专门对文化建设作了总结和部署,这不仅符合当下社会对正确价值观和高尚精神追求的迫切需要,而且对全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麻秀荣  修臣 《理论探讨》2003,4(1):96-99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私营企业主并没有形成一个新的资产阶级,但他们是一个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私营企业主有剥削收入,但这种剥削收入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不可避免的,是有其"历史正当性"的,是有益的,也是国家可以限制、控制、调节的.吸收私营企业主中符合党员条件的先进分子入党,不会改变党的性质,也不可能使中共成为全民党.  相似文献   

18.
张健 《求知》2013,(1):10-13
文化是社会的观念体系.在社会结构中居于上层建筑的顶层.本质上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系统化认知和体验。从逻辑上看,文化的发展,来源于一个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因此在一定意义上。文化发展即是经济政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党的吸引力是当前人们比较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最近,笔者到有关市县,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问卷、个别交谈等形式,就群众对党的信任、依靠和凝聚程度等情况做了调查,并对如何增强党的吸引力进行了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实际上最终落脚点都是党的执政竞争力建设的问题,这是最根本的最综合的执政能力建设。当前,中国共产党执政正面临着增强自身竞争力的挑战,执政竞争的形式也已经发生了新的变化,加强党的执政竞争力建设,要有科学的路径选择和明确的目标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