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涵和具体要求,对于弘扬社会正气,倡导时代新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也是我们企业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和长期任务。一、从企业的发展认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大意义改革开放以来,龙岩卷烟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职工群众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得到很大改善和提高。但同时要看到,在市场经济中,一些优秀的民族传统和美德受到冲…  相似文献   

2.
尹燕志 《学理论》2008,(9):53-54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凝结了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要求的统一,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只有密切结合当今世界形势的特点,结合我国社会生活的变化,特别是道德风尚方面存在的问题,才能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内涵深邃,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的鲜明导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石。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思想保证。理想和信念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对未来的一种向往和追求。一个民族、一个社会成员如果丧失了明确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就丧失了精神支柱,和谐社会也就失去了前进的航标。因此,人的成长与进步,需要有正确、远大的理想信念作引导;社会的和谐与发展,更需要由一个具有崇高理想信念的群体来打造。共同的理想信念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理论旗帜,也…  相似文献   

4.
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生动体现。胡锦涛同志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明确了当前我国社会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认真学习和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当前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特别是对于我们搞好即将开展的县乡党委换届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全面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要求,把学习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贯穿于换届工作的全过程,确保换届工作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解决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根本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描绘了社会稳定、人民幸福、共创辉煌的宏伟蓝图;社会主义荣辱观,揭示了新的时代条件下社会主义的道德水准及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实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上的新跨越.  相似文献   

6.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大力倡导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之一.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要内容,在个体及社会生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个体安身立命之基础、社会和谐有序之基石,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伦理诉求和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涉及人生态度、公共行为、社会风尚,构成了社会主义道德的鲜明指向,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要求。荣辱观既是区分行为道德与否的社会标准,是形成社会舆论的重要力量,又是道德主体的心理感受,是良心的自我评价,它渗透在整个社会的生活之中,影响着社会风气,体现着社会的价值导向,标志着社会的文明程度。  相似文献   

8.
树立和实践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根本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相关、有机统一。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荣与辱的根本观念和总的态度,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共同的理论基础,即都是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史…  相似文献   

9.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是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贵在道德践行,重在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道德要求逐步转变为广大公民自觉的道德行为。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是一个日积月累的长期过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确立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教育和建设任务,这就决定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工作的着力点必须置于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践行机制的建设上,通过多种途径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10.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形成良好社会风尚,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为深入学习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全社会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龙岩卷烟厂与本刊联合举办“‘红七匹狼杯’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笔谈活动。欢迎各界人士参加。笔谈内容: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如何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11.
周树佴 《求知》2006,(12):20-21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概括精辟、寓意深刻,涵盖了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抓住了当前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社会现实问题,为推进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积极探索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新路。  相似文献   

12.
当前,全党上下已经形成了—个共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树立和践行以“八荣八耻”为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以服务人民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道德义务,但对于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尤其重要和迫切。领导干部是社会的示范群体,肩负着带领群众不断前进的重要责任。这种特殊的身份决定了他们必须在各方面都起模范带头作用。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必然要求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身体力行,…  相似文献   

13.
赵绪生 《求知》2006,(10):8-9
一。树立“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关系着国家的未来 1.中国社会转型期需要树立正确的荣辱观。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推进,我国加快了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从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型的发展进程。在中国社会转型期,快速发展的经济与相互激荡的文化导致人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荣辱观念遭到封建主义残余思想和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双重影响和冲击,迫切需要反思和重建适应新时期发展需要的荣辱观。在当今中国转型社会.一方面,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依然是社会精神和社会风气的主流;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从政失德、人性沉沦、道德滑坡、虚假丑恶以及不辨荣辱的社会怪现象。比如,目前社会上少数领导干部和公务人员的腐败,教育领域的学术腐败,  相似文献   

14.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是现阶段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反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当从文化思考的视野和文化建设的角度推进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建设。一、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管子·牧民》篇中说:“仓廪实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这里讲的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好了,人们自然会追求以礼节和荣辱为内容的精神生活。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生产总值(G D P)以接近10%的速度增长,今年7月4日,世界银行公布了其计算的2005年全球G DP排名情况,中国以2.229万亿美元的G D P总量,超…  相似文献   

15.
领导干部带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十分重要。应当从政治、思想、组织、经济、工作、生活等方面明确和规范领导干部的荣辱观。领导干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关键取决于两条:一是自我修养,即“自律”,主要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严格自警、自重、自敬、自省;二是制度设计即“他律”,最重要的是科学考察任用干部、严格加强党内管理、大胆运用舆论监督、明辨是非、赏罚分明等。  相似文献   

16.
《瞭望》2007,(38)
正在进行的各种形式的道德实践和创建活动,群众参与广,社会影响大,对于推动形成良好的社会思想氛围具有重要作用。要以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重点,抓好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和道德实践,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深入人心,正在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应当看到,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要立足基层、着眼实践、注重养成,进一步抓好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实践活动,使之融入到日常工作、生活当中,推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文明风尚。  相似文献   

17.
历史的必然时代的召唤--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统一,体现了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为提升公民道德水平确立了科学的判断标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我们要努力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使广大干部群众真正成为知荣明辱的人、情操高尚的人,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8.
宋晓兰 《学理论》2014,(2):275-276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导价值体系,它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要求,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是社会道德风尚健康发展的榜样。探讨大学生荣辱观培育的有效途径如下:加强师德建设,完善教师教书育人机制;更新教育内容,增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针对性;创新教育形式,提高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恩格斯当年在谈及科学发展的规律时就曾说过,社会实践的需要远比几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同样,理论的生命力和发展方向也会由社会实践的需要来决定。在当前社会历史条件下,突出强调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确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给社会带来了活力,给经济带来了活力,也给人们思想观念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市场经济的开放性,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丰富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增强了人们的开放意识,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观…  相似文献   

20.
荣辱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要充分认识荣辱观建设任务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构建社会共同“道德感”,加强全社会尤其是重点群体的荣辱观教育,建立起全方位的价值观导向合力机制,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