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吾道·霍夫曼15年前来到中国就没有再离开,他说他和发展迅速的中国一样时刻充满着激情。他说作为一个男人,他从一个嬉皮到现在成功地拥有自己的企业,时自己来说并不算成功。粗略地估计自己离成功还有多远的时候,他说只要时机成熟,成功就是一个转身的距离。  相似文献   

2.
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临终前有一个不小的遗憾———他多年的得力助手居然在半年的时间里没能给他找到一个最优秀的关门弟子。助手非常惭愧,泪流满面地坐在病床边沉重地说:“我真对不起您,让您失望了。”苏格拉底说:“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话没说完,一代哲人就永远离开了他曾深切关注着的这个世界。自信是成功的第一要诀。人有了自信,才能冷静地面对挫折困难,克服怯懦,才会从胜利走向胜利,从成功走向成功。缺乏自信常常是性格软弱和事业不能成功的…  相似文献   

3.
李向阳 《中国减灾》2001,11(3):20-24
他长到12岁才知道自己是一个中国人,他说:世间最大的悲剧莫过于身为亡国奴而不自知……  相似文献   

4.
《今日广西》2007,(15):53-55
他是一个初中生,16岁远离家乡:他在餐馆洗过碗,卖过报纸,曾因为没有钱而睡天桥……一个他喜欢过的女孩说:10年后,你仍将碌碌无为、一无所有:无常的命运将会给他带来什么?几年后,这个男孩率先将神秘浪漫的南亚风情产品带到中国,从一个小铺面起家,发展到拥有200多家连锁店的企业王国?他不但为自己创造了财富,也为更多追求成功的年轻人找到了一条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5.
他对每一个人说“我是农民,我自豪”。 他考上大学后,从城市又回到了乡村。 他坚信农村广阔天地的发展空间里蕴含着巨大宝藏。是自己创业成功的必胜之地。 他,就是淘淘农场主——王元俊。  相似文献   

6.
他是一个顶天立地的中国农民好汉,但战争却折断了他那雄性之舟上的桅杆。他被城里人打个半死,被邻居讥为"当代太监"。命运如此多舛,人生偏多传奇。他只身闯入了东欧。他领略了商场与战场的区别,他经营成功了自己的事业,也经营成功了自己的爱情。大把的西方硬通货使他有资格享受西方一流的高技术医疗文明。他终于又扬起了他那雄性之舟的征帆……他仍旧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儿。  相似文献   

7.
孙晓青  李芒 《小康》2009,(4):48-50
赵本山原来是一个演员,但现在他还是一个商人,一个以二人转为载体成功挖掘快乐生产力的商人。作为演员他知道观众喜欢什么,作为商人他知道市场需要什么,作为已经成功城市化的下里巴人,他对中国城乡生活的本质和民间的智慧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洞察,并能进行最完美的嫁接。然后,他成功地将二人转与市场对接了。他一直在不断超越自己,超越了演员也超越了商人。  相似文献   

8.
去年9月中旬,应美国前总统布什先生的邀请,中国青年企业家李晓华前往华盛顿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友好访问。在1996年度总统杯世界名人高尔夫球赛上,他受到了美国现任总统克林顿的接见。克林顿总统说,所说你过去很贫穷,通过自己努力变得很富裕了,你是中国很成功的商人。李晓华回答,谢谢,其实我不能算很成功;我的成绩不全是自己的努力,更受惠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在中国不仅是我,许许多多的人都从贫穷走向了富裕。克林顿总统接着说,你的奋斗精神是美国青年学习的榜样……“中国经济腾飞的一个缩影”对于李晓华的发迹史,几位曾到北京慕…  相似文献   

9.
李立 《两岸关系》2003,(11):30-32
在著名华侨领袖庄希泉诞辰115周年之际,本刊记者走访了原全国侨联主席庄炎林。庄老对陈水扁大搞“渐进式台独”非常愤慨,他说自己亲眼见证台湾光复这段历史,台湾和大陆都同属于中国,中国只有一个。说到这里,庄老讲述了庄希泉和自己的一些往事。  相似文献   

10.
西哈努克: 有句法国谚语说:“无人能在自己的国土上被奉为先知圣人。”可是周恩来却是一个例外:他在自己的国家里深受人民敬仰,尤其受到年轻人们的崇拜。在他去世之时,整个中国泪雨滂沱,一片  相似文献   

11.
钟新 《台声》2004,(4):50-50
在台湾生活了四十年后来到上海的张永河,现在是一家中国五百强房产企业的资产经营高级顾问。用他的话说,从下飞机的那一刻起,他就开始和上海一同呼吸。他说,自己是上海的一个细胞。 由来已久上海情结 张永河是个地道的台湾人。他说,自己的祖先四百年前就到那里生活了。与其说上海让他一见钟情,不如说他的上海情结由来已久。他说,上海令他有一种似曾相识的熟悉感。 小时候张永河曾被课本中上海滩十里洋场的繁华深深吸引。之后,他又接触到戏剧中对上海的描写、 质量精良的上海货以及他大学毕业 后的第一个上海老板,…  相似文献   

12.
2005年7月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一份“中国医改基本不成功”的报告引起各界广泛的争议和讨论。讨论的目的在于纠正以往的错误,完善机制,寻找更好的思路,走出医改的困境。前不久,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郑功成教授就医改这一热点话题谈了自己的看法。记者并就这一问题采访了郑功成教授。医改既不能说成功,也不能说不成功郑功成教授首先解释了医改的概念,他指出,百姓最为关注的“医改”是医疗保障。他说:“医改包括三个方面,或者三个层面的问题,一个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这也是医改,第二是医药流通体制的改革,第三…  相似文献   

13.
我的一位朋友告诉我,他说他曾经电话采访了英特尔公司总裁葛洛夫先生。葛洛夫先生在回答我朋友提出的一个问题时说,他觉得中国人很善于分析,所以中国的哲学思想很精辟。葛洛夫先生还列举了孟子的一些话,并且说他自己在经营管理英特尔公司的时候,很多想法从中国哲学里有所借鉴。但是,中国人对运作的重视似乎欠缺。葛洛夫先生认为,对运作的重视与不重视是美国人与中国人的一种区别。  相似文献   

14.
何彦生是《中国残疾人》杂志2010年第12期报道过的人物。当年的他,作为一个视力残疾人,一个最不适合搞航空的人搞起了航空俱乐部,而且是西北五省唯一的一家航空俱乐部,着实带来了不小的震动。如今,他已经把自己的俱乐部升级为民间通用航空公司,进一步拓展了自己的业务。他成功了,创造了一个奇迹。但他没有停下来,仍然坚持着着,努力让自己的事业飞得更高更远。  相似文献   

15.
季羡林先生生前最喜欢介绍自己的说法是:我是北大的一个教员.对外界给他的国学大师的称呼,他执意坚辞,但仍然辞不掉.他说自己连小师也不够,遑论大师?他还说自己是杂家,最多说自己是北京大学教授,东方学者,足够了.但是季先生的谦虚并不能阻止人们尊他为国学大师,新华社的讣告仍然坚称他为国学大师.  相似文献   

16.
1989年6月4日,郭雷从堪培拉启程回国。问及原因,他说:“一个中国人应该为自己的国家出力。” ▲郭雷25岁获博士学位。30岁时解决了国际自动控制界20年未能解决的难题。他说:“我谈不上多聪明,但是绝对勤奋。”  相似文献   

17.
李光耀,这是一个十分中国化的名字。曾在他的领导之下,新加坡飞速发展,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李光耀成了当今世界关注的一个焦点人物。 对于新加坡的成功,李光耀认为主要是行政管理简明廉洁,政府决策果断有力,以及拥有能适应国际社会的劳动大军。李光耀没有说到自己,然而,说新加坡取得的成就,不可能不说到李光耀的政治才能。 (一) 李光耀,位居新加坡总理之职 31年( 1959年— 1990年),现为新加坡内阁资政,国际社会活动家,被国际社会认为是亚洲乃至世界对中国问题发表意见最具权威性的领导人之一。在他的领导之下,新加…  相似文献   

18.
最近,自称“中国狼爸”的香港商人萧百佑认为自己的成功是母亲的暴打所赐,所以他教育孩子沿用了其母的办法:“孩子做错了,就要惩罚暴打。”还说他将三个孩子“打”进了北大。笔者认为他的此种暴打惩罚教育法是站不住脚的,如果不信,请看以下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李兴志:乱石滩上夺高产有人说他是愚公,有人说他是英雄。他说他既不是愚公,也不是英雄,只是一个普通农民。幸福生活靠自己的双手创造,他的希望在乱石荒滩上……  相似文献   

20.
《中国保安》2005,(6):39
无论是乐观态度,还是悲观态度,都是人们心态中最典型的也是最基本的两种倾向,它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美国医生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让患者服用安慰剂。当患者对安慰剂的效力持乐观态度时,治疗效果就比不相信显著。如果医生自己也确认这个处方,疗效就更为显著了。一个乐观主义者总是假设自己是成功的,也就是说,他在行动之前,已经有了85%的成功把握。而悲观主义者在行动之前,却已经确认自己是无可挽救了。心理专家指出:“乐观是成功的一大要诀。”失败者通常有一个悲观的“解释事物的方式”,即悲观者遇到挫折时,总会在心里对自己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