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是对动乱时代的一种消极反应.老子为了谋求其思想的推广,使得“无为而治”成为调和“无为”与“有为”的折中产物.老子思想的折中主义取向与时代局限性导致其构建的理想国始终是乌托邦式的存在.尽管老子思想上的保守主义倾向并不能成为当下社会政治建设的主流思想,但是对于中国的政治建设依然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
庄子是战国时期道家的主要代表人,在法律思想方面他继承了老子的清静无为的思想,并且进一步发展为法律虚无主义。庄子的法律思想是批判型的,他对封建统治者的仁、义、礼、法、刑进行了无情的揭露与批判,并主张人要回归自然,才能维持社会的和谐状态。  相似文献   

3.
老子政治思想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道法自然”,但是,本文认为“人法自然”才是老子政治思想的精神实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本文从老子的社会理想——小国寡民的状态入手,分析得出老子是典型的君主论者.接着,抓住老子政治思想的几个关键词——道、柔弱胜刚强、治大国若烹小鲜、无为而治分析老子思想中人、道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关系.进而得出,“道”作为抽象、神秘、模糊的存在只是装饰门面的作用.人与自然作为实体性的存在,才具有真正的价值.老子所有的政治要求均围绕“人法自然”而展开.最后,结合当下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际,老子的“人法自然”能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状态.  相似文献   

4.
西塞罗及其思想片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塞罗其人 西塞罗(Cicero,公元前106-43年),古代罗马最著名的政治家、演说家、思想家、艺术家、法学家和法律实务家,是博大精深的学者,也是才华横溢的奇人;是一位大智大勇的斗士,又是雄辩天下的律师.希腊文明中的人文主义知识和思想成果之所以能够在罗马被宣扬并流传后世,其中西塞罗功不可没.他是上古时期西方自然法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政治、法律和伦理思想与希腊的政治、法律和哲学思想一脉相承.他在前人基础上进一步阐发的哲学、伦理、政治和法律思想对整个罗马时代以及后世的精神生活,都发生了巨大的影响.当然,对于西塞罗其人,主要是对他的品格和性格有不同的评价,说他爱慕虚荣,善于煽情和哗众取宠,是个地道的机会主义者.特别是在凯撒被刺一事上,西塞罗更是颇受谴责.但无论如何,在西方哲学和政治法律思想史上,西塞罗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以至于我们谈论西方思想史时不能不了解西塞罗.  相似文献   

5.
王杨 《中外法学》1999,(2):110-114
<正> 一、南京国民政府社会本位立法思想 南京国民政府的立法原则是以孙中山的法律思想为理论基础的,第一任立法院院长胡汉民在他的多篇文章中都曾指出“三民主义为建国工作的最高原则”和“立法方针”,在国民政府的立法过程中不同派别的政治家、不同立场的法学家往往根据自己的了解和各自政治的需求,对孙中山的法律思想做出了不同的现实主义的解释。 孙中山的法律思想产生于中国近现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历史条件下,救亡图存,反帝反封建是其思想主流,具有鲜明的革命实践性的特色。此时,席卷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社会本位立法原则和法律社会化倾向,对孙中山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在很多方面与孙中山的政治、法律和经济主张不谋而合。因此,他积极地顺应了这一世界趋势,并借鉴和吸收其中的一些理论原则,形成了自己的以国家自由观和集体平等观为理论基础的社会本位立法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6.
亚里士多德法治思想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被马克思、恩格斯称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和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的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年),是西方政治法律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生活在希腊奴隶制严重危机的时代,在西方剥削阶级思想家中,他是第一个创立政治学体系的人。在政治法律思想方面,他较早地提出自然法学说。他的政治法律思想对后世剥削  相似文献   

7.
马克西米利昂·罗伯斯比尔(1758—1794年)是十八世纪末法国大革命时期"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者",也是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家.在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和以立宪派、吉伦特派为代表的大、中资产阶级的斗争中,罗伯斯比尔不断完善和丰富了自己的政治法律思想.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卢梭的建立在资产阶级理性主义基础上的自由、平等、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等卓越激进的思想,是罗伯斯比尔政治法律思想的直接来源.罗伯斯比尔在他的论文和演说中,对封建专制制度和法律进行了极为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他认为专制制度是以贵族为基础的一种制度.这种制度追求的只是对贵族的"优  相似文献   

8.
帛书《老子》甲乙本中的法律思想试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老子》的两个抄本(即甲本和乙本),有不少优于今本之处,据此研究老子思想,较能得其真胄老子并不是一个法律虚无主义者(如许多论著所言),他反对重刑酷法,主张刑法直轻缓宽疏。另外,老子对犯罪的原因有独特而深刻的体会,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对策,其中的一些观点即使在今天仍不无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 孔子有无法律思想?对这一问题,法律思想史界存在有不同意见。大多数论者认为,孔子有法律思想;也有个別论者认为:“孔子没有正式的、系统的法律思想。”(程天权:《孔子法律思想立疑》《法学杂志》1985年第4期)后者认为:“我们既看不到他(指孔子。笔者注)对法律的产生发展的历史有什么见解,又没见过他对立法提出过什么原则,对于法律如何为国家政权、经济基础服务,孔子没有提出过任何理论”,因而谈不上有什么  相似文献   

10.
贺彬 《法制与社会》2012,(11):230-231
于高职院校而言,开展法律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两者本身就是相辅相成、和谐发展的关系.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一定不能少了法律教学.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开展法律教学就是为了提高思想政治水平.而法律教学又是思想政治教育当中重要的一环,可以说高职院校的法律教学工作没有做好,那么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很难有所飞跃.本文在高职院校法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二者的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1.
许琦 《法制与社会》2010,(23):288-289
西塞罗是西方古典政治哲学的主要代表,通过对西塞罗《国家篇》的解读,可以清楚地看到国家这一定义是由他所创,而非继承于希腊模式。同时西塞罗也是古代罗马著名的法学家,他对罗马法发展的最大贡献在于他把源于古希腊的自然法思想引入罗马法,从而极大地推动了罗马法的发展。本文正是从国家和法律这两点入手通过对《国家篇.法律篇》的学习认识西塞罗的政治思想。  相似文献   

12.
荀悦(148-209)东汉末期著名史学家,思想家。所著《申鉴》五卷,“其所论辩,通见政体”,大多是针对封建社会政治统治的重大问题而发,集中表达了他的政治法律主张。本文试就《申鉴》一书,对荀悦的政治法律思想做一初步评述。  相似文献   

13.
论及中国古代法律思想,儒学堪称正统,道家始祖老子的“无为”理念,却不被封建统治者所采纳,认为与社会现实没有密切关系.可是认真研读古代的法律,无论春秋战国还是宋元明清,影响人们及官方思想的法律理论,总会看到道家的智慧闪烁其中,不乏“无为”理念,历史演变了它也验证了它.本文以“无为而不为”为论证核心,通过分析它的哲学基础、主要内涵及历史发展、法律运作各方面,希冀其中精华对当代法律思想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老子的哲学法治思想内涵丰富,他创立了以"道"为本体范畴的和谐宇宙观。其中老子的和谐法治思想更是给了我们许多启示。当前,我国正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老子和谐观中的很多智慧思想肯定会值得我们借鉴。本文就从老子的和谐思想谈起,简要论述了老子和谐思想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洛克作为17、18世纪资产阶级法学家,是自然法学的集大成者.《政府论》一书是反应他的法律思想的代表作.在《政府论》一书中,洛克通过论述自然状态理论.社会契约论及自由主义的法律观论证了政府的产生及政治权力的起源.洛克认为人们加入社会的一大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和平安全地享用他们的各种财产.在其论述过程中,关于财产和财产权洛克有其独特的见解.本文通过对洛克财产权思想的简述,希望能对洛克的财产和财产权思想有新的认识和探究.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是伟大的革命家、哲学家.在他的思想组成中,除了马列主义理论外,还闪烁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智慧的光芒.一生嗜书如命的毛泽东,早在青少年时代对《道德经》一书和老子思想即已非常熟悉.其后,毛泽东对《道德经》这部书深有涉猎,而且引用精当,致成名句.  相似文献   

17.
浅析老子无为而治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为而治是老子政治思想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无为而治思想有其积极的一面,但也有其局限性。我们应用辨证的观点看待这一思想。此外,"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对于当今社会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叶远涛 《法制与社会》2014,(12):201-203
亚里士多德作为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大家,被恩格斯誉为"最博学的人"。作为一名哲学家,他的贡献遍及逻辑学、形而上学、神学、伦理学、心理学、政治学、修辞学教育学、实学、风俗和雅典法律各个学科。从政治学的角度来看,亚里士多德被称为现代西方政治思想和政治文化的奠基人。他著名的一部关于政治理论的著作《政治学》,不仅标志着政治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且对西方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的政体思想是整部著作最有影响力的部分之一,至今对我们仍有启迪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其《政治学》的研读,来研究亚氏的理想政体思想。  相似文献   

19.
简议欧阳修的经济立法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在中国文化学术史上,他是开一代风气的人物。欧阳修在学术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卓越的,涉及经学、史学、文学、金石学、目录学等,其中以文学的贡献最大,“他是当时公认的文坛领袖,有宋以来第一个在散文、诗、词各方面成就卓著的作家”。①为此他赢得巨大的声誉,这种声誉使得后世往往对他的政治法律思想淹没不彰。其实欧阳修不乏对法的思考,他的法律思想亦富有自己的特色,欧阳修是范仲淹庆历改革派的重要成员,其法律思想同范仲淹、李觐、王安石等的法律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法律思想史上的…  相似文献   

20.
李依林 《法制与社会》2014,(1):10-14,18
纵观古今,中西方关于法律与政治的关系的论述不胜枚举。哈贝马斯在其著作中提出了法律与政治两者之间是"构成性联系"的观点并从他的商谈理论出发对法律与政治的构成性联系进行了独特的论述。哈贝马斯认为,建立在交往理性基础上具有合法性的法律,使政治权力与交往权利联系起来,由此形成一种法律与政治权力的互相构成。法律与政治之间的构成性联系是一种良性循环关系,即两者彼此没有先后和高下之分,两者互为前提、相互支撑。哈贝马斯的这一思想对于中国当前的法治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以重要的启示:即在中国当前的法治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过程中,不能以政代法,而应当讲法治与讲政治并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