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出于强烈的爱国热情,以大无畏的英雄气魄,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两位将军用扣押蒋介石及其随行的国民党重要军政大员的兵谏方式,逼蒋改变政策。西安事变揭开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序幕,使得进行了将近十年的内战,向有利于抗日,有利于革命的方向转变,提供了宝贵的契机。张、杨为团结抗日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二日,古城西安爆发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出于爱国热忱,扣押了蒋介石。在中共中央正确的方针政策指引下,在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的努力下,加上张、杨两将军以民族利益为重,忍辱负重,迫使蒋介石答应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当张学良陪蒋介石回宁时,背信弃义的蒋介石竟将张扣留软禁。从此,张学  相似文献   

3.
第一,张学良的人生信条是:“人不是为自己而活着,而是为别人而活着。”“只要于国家有利,就是牺牲我张学良,甚至东北军也再所不惜。”这是他送蒋的思想基础。第二,张学良的性格是敢想、敢说,敢做、敢当。凭着破斧沉舟而后生的军人气质  相似文献   

4.
历史将永远记载着这一刻:1936年12月26日16时,中国国民党内的爱国名将张学良,亲身陪送蒋介石从西安飞往南京,一人勇敢而无私地承担了西安发难的全部责任。这一去,导致了中国现代史上惊心动魄的一幕悲剧:短暂几天间,把蒋介石当作人质的张学良却变成了蒋介石的阶下囚,被终生监禁。人间的冤屈和悲剧,莫过于此。  相似文献   

5.
张学良与西安事变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6年12月12日,国民党东北军张学良将军与西北军杨虎城将军在西安扣留蒋介石,实行“兵谏”以促蒋停止“剿共”,领导全国军民对日抗战。蒋对张、杨作口头承诺后,乃得张、杨及中共同意释放。于圣诞节日,张亲送蒋返京,负荆请罪,一变而为阶下囚长达53年,于1990年张90大寿时获释,现息影于夏威夷。今根据近年来所发表的有关西安事变的资料及研究成果,对事变发生的背景、捉蒋、放蒋及张之身陷禁锢再研究。一、集国难家仇于一身1936年夏,蒋介石顺利地解决两广事变后,遂全力贯注于解决陕北中共的红军问题。自1930年底蒋在江西对红军发动…  相似文献   

6.
吕春 《世纪风采》2007,(12):36-38
(一) 从1946年到1956年,张学良在台湾井上温泉被囚禁了整整10年。这期间,张学良除了记日记,或有个别朋友来访偶尔写些诗外,大部时间都在读书,对于往事和家事,只留在记忆中,从不去回忆……  相似文献   

7.
2001年10月14日晚20时50分(北京时间10月15日下午2时50分)。 美国檀香山史特劳比医院302室病房,张学良——这位发动震惊中外西安事变的主角、一代英杰,终于永远合上双眼,平静地进入了天国,享年101岁。  相似文献   

8.
孙果达 《党史纵横》2015,(2):8-10,16
中共党史出版社1994年出版了由中共东北军党史组编著的《中共东北军党史概述》,其中有一张周恩来与张学良合影的照片颇为罕见,其说明是"肤施(延安)会谈中周恩来与张学良一起进餐"(图1)。但经考证,这张照片不可能是肤施会谈时的留影。照片认定是张冠李戴之所以认定这张照片不可能是肤施会谈时的留影,主要理由有四:首先,时机不对。当年的肤施会谈不论对周恩来还是张学良,都是最高机  相似文献   

9.
孙果达 《上海党史与党建》2014,(12):F0002-F0002
一张难得的珍贵照片见证了周恩来与张学良的合作与友谊,更见证了周恩来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秘密战线出色的领导人,而且为了挽救革命与民族危亡,还不惜冒着巨大的风险,亲自搏杀在秘密战线的最前沿。  相似文献   

10.
今年12月12日,是西安事变发生70周年.毫无疑问,抗日救国是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的思想基础.但是,张学良爱国思想的形成却往往容易被人忽略.本文试图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发生后,第一个向国外发出消息的是美国著名作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艾格妮丝·史沫特莱。1936年冬,史沫特莱为转道去陕北红军驻地,暂住西安招待所。当她听说张学良、杨虎城以  相似文献   

12.
60年前的西安事变举世瞩目,影响深远。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而周恩来与张学良的通力合作,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进国共两党联合抗日立下了汗马功劳。 清凉山下 一见如故 1935年底,中国的政治形势已处在大变动的前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央工农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扩大了根据地:蒋介石任命张学良为剿匪副总司令,率东北军开赴西北,准备趁红军立足未稳,将其一举歼灭。然而蒋介石的作法遭到了全国人民包括东北军广大官兵的强烈反对,他们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而这时的张学良,随着形势的发展和中国共产党对他深入细致的工作,他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14.
张学良与西安事变再研究(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西安事变的酝酿张学良、杨虎城与中国共产党联合在西北成立国防政府及抗日联军、准备出兵抗日收复国土的大计既定,张学良、周恩来两次。“延安会议”后,下一目标则是如何促进此一目的的实现。这半年期间,张学良为此采取了许多重要举措,现简略分述于后。(一)改造东北军。东北军内部的派系矛盾早就存在,西安事变前之派系冲突,主要是军师长级的高级军官与年轻的中下级军官(即所谓少壮派)的矛盾。张学良接受中共建议,培养抗日干部,首先于1936年6月15日在西安南王曲镇创办“长安军官训练团”,团长蒋介石,代团长张学良,副团长…  相似文献   

15.
倪良端 《党史文汇》2001,(10):27-29
宋庆龄举荐给张学良的"朋友" 1936年3月初,刚刚与李克农在洛川会谈后回到西安的张学良,接待了代表国民党送信去陕北苏区的老朋友董健吾.叙谈中张学良介绍会谈成果时,毫不隐讳地说:"我已向李克农提出,希望中共派一相当负责、但不是声名显赫的人常驻西安,以便与我和各有关方面进行联系."董健吾表示支持,说:"将军此举乃抗日的实际行动也!"末了,张学良恳请董健吾:"你对中共方面熟,帮助寻一位来吧!"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文化的视角解读张学良政治思想从拥蒋反共仇日到逼蒋联共抗日的演变轨迹,指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西方文化和爱国主义思想的三重影响是张学良政治思想嬗变的主要动因;爱国主义是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张学良在幽禁期间撰写的《杂忆随感漫录》及他的发妻于凤至口述的《我与汉卿的一生》先后解密。其中,有关张学良为什么发动西安事变,以及事变前后张学良的心理变化等,都有一定的记述。尤其是张学良的结发妻子于风至的口述资料,更为研究西安事变的主角在事变前后的心路历程,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张志新  文斌 《党史文苑》2006,(11):7-8,11
本文从文化的视角解读张学良政治思想从拥蒋反共仇日到逼蒋联共抗日的演变轨迹,指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西方文化和爱国主义思想的三重影响是张学良政治思想嬗变的主要动因爱国主义是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9.
西安事变是以秘密战线方式运作的政治斗争,正是这一特点,致使事变中的事件、人物乃至史料和回忆都显得非同寻常地扑朔迷离。而叶剑英对"苦迭挞"的回忆就是其中之一。叶剑英的"苦迭挞"回忆  相似文献   

20.
据《近代史研究》透露,西安事变前,张学良将军曾向中共中央提出入党要求。现保存有两个文献可资佐证:一是1936年底,中共派驻东北军的联络员刘鼎在致中共中央的一封电报中说:“日要求入我党员,求专人训练”。此即指张学良将军曾不止一次向刘鼎谈到他的入党要求。二是同年7月2日中共中央负责人洛甫(张闻天)给共产国际的一封电报,这封电报具体说明了张学良将军提出入党问题的经过以及中共中央打算吸收其入党的具体考虑。电报发出后,共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