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蔚杰 《思想工作》2004,(1):31-31
内蒙古自治区1999年开始农村牧区税费改革试点,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2002年在全区推开,三年来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存在需继续完善的方面。在此笔者就做好农村牧区税费改革,维护农村稳定发展的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政报》2002,(5):23-25
近年来,随着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以及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不断推进,农村牧区各类专业合作社、农牧民协会、私营贩运大户等民间中介组织迅速兴起,经纪人队伍不断壮大,在发展农村牧区经济,特别是组织和引导农牧民进入市场、搞活农畜产品流通、促进农  相似文献   

3.
中国美术馆是造型艺术博物馆,是具有收藏美术精品、满足群众审美需求、组织学术研究、开展国内外文化交流等多种职能的美术事来机构。美术馆是人类对文明发展的一种记录手段和展现载体,是保护、积累人类精神和艺术财富并使之绵延传世的艺术殿堂。它不仅是人类现代社会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政报》2009,(3):31-37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就进一步深化农村牧区改革,促进农村牧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5.
中华文化发展至今,已经历经了千年时光的冲刷,汇聚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多民族文化,逐渐成为国际文化中一簇璀璨的星团,彰显着我国不可忽视的国际地位。少数民族文化是这一星团中一颗颗耀眼的星光,有很强的民族象征性。在开放的国际格局下,诸多艺术设计都包含着少数民族文化的缩影。本文结合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概述,以及与艺术之间的关系分析,从衣着、美术、建筑设计和舞蹈创作中详细阐述民族文化在艺术中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6.
从功能上说,公共文化是为满足社会的共同需要而形成的文化形态,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文化产生于特定的农村社会生产方式下,其文化主体为边疆各少数民族农村群众。建设和完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是保障边疆少数民族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根本途径,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的客观要求。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文化建设有其自身现实特点,就其发展现状来看,需要进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本土资源、多元投资渠道等方面的路径创新。  相似文献   

7.
《思想工作》2008,(11):14-14
乌审旗地处毛乌素沙地腹部,总面积1.1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0万,其中蒙古族占30%。全旗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着力推进基层文化建设与改革,为建设富裕、和谐、文明的绿色乌审提供了可靠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助推绿色乌审走上了科学发展、集约发展、和谐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加快文化发展、建设民族文化大区,是自治区党委、政府贯彻党中央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求而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这一决策实施以来,全区各盟市从各自实际出发,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特色鲜明的文化理论研究及文化节庆活动,并相继开工建设了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全区民族文化大区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为展示各地文化建设所取得的成果,本刊编辑部通过各盟市特约记者,调查收集了今年1—8月以来由各盟市委、政府,旗县(区)委、政府和两级宣传部所主办的文化理论研讨会和文化节庆活动以及2003年以来各地投资额在500万元以上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9.
2012年11月8日至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这是中国共产党把握时代特点、积极回应各族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有力回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用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提出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自治区党委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牧区作为一项长期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提上重要议程,要整合社会各方面资源,组织各部门力量,发挥各民主党派的智慧,动员村民自主自愿参与,在促进农村牧区生产发展、农牧民增收、生活富裕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1.
温和琼 《前沿》2011,(6):126-128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全球化已是不可逆转的潮流,如何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这一潮流中争得一席之地,为各少数民族文化留住文化根基,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在这样的背景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应进一步唤醒其文化自觉,强调凸显东方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的发展内涵;民族地区是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前沿阵地,应发挥其地方优势,应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历史地传承和批判、现实地发展和创新、积极地传播和交流的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2.
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启辉 《前沿》2010,(5):105-107
文化对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多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因素、特殊的地域环境因素及各民族自身的不同发展等原因,形成了多种文化特性并存的局面,从而导致多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思想观念落后,进而制约了多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发展进程。本文从文化因素的层面入手,对多种文化特性的形成及原因、局限性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旨在更好地促进多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正确理解多民族地区文化的特质。  相似文献   

13.
李利芳 《前沿》2014,(21):28-30
农村牧区是内蒙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中之难。本文在对内蒙古农村牧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作基本定位的基础上,分别从经济基础、制度体制、劳动力素质、自然资源禀赋、社会保障、基础设施方面分析内蒙古农村牧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艰巨性所在;然后结合内蒙古农村牧区的实际,借鉴国外和国内其他地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推进小康目标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内蒙古农村牧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新世纪以来,内蒙古自治区高扬民族文化大区建设的旗帜,以草原文化为鲜明的主题,做出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打造了不少震撼人心的文化艺术精品,启动并完成了一些举世瞩目的文化艺术工程。新的社会转型变革期里,人们在探寻文化体制变革、文化艺术行为的产业化趋向的同时,也注重深  相似文献   

15.
开展农村牧区社区建设,是公共资源向农村牧区延伸,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农牧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完善村民自治、扩大基层民主,实现农牧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重要载体,对于提高广大农牧民的福祉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的十七大对发展农村牧区社区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如何开展农村牧区社区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本文以内蒙古为例,对加快推进农村牧区社区建设谈点思考。  相似文献   

16.
中国少数民族农村的社会文化变迁综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少数民族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单质化的刚性社会转型为多样化的弹性社会,具体表现为多样化的少数民族传统社会组织功能的恢复和现代发展,农村社会关系由机械联系向有机联系的变革,以及农村社会分层状况从固化到流动的转变.同时,基于少数民族群体在生活方式上日益明显的多元化取向以及文化观念上的世俗化与理性化倾向.少数民族文化的形貌正在经历传统与现代的整合、重构,呈现出从封闭的多样性到多样的现代性的文化变迁.  相似文献   

17.
为了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改善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稳固农业的基础地位,200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安徽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18.
《思想工作》2006,(3):I0021-I002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为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推动农村牧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实现农村牧区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日前,自治区党委先进性教育活动办公室和自治区农牧业厅遵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及温家宝、回良玉同志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结合自治区农村牧区工作会议精神,摘要编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政策30解》学习材料。本刊现全文刊发这个学习材料,供广大农牧民党员、群众学习。  相似文献   

19.
已经富起来的农民需要文化。因为物质的需求得到基本满足之后,精神的需求便凸现出来。没有健康的文化去满足他们的这种需求,不健康的东西就会趁虚而入,赌博斗殴玩女人,求神拜佛搞迷信,往往就在文化生活匮乏的情况下出现。古人说“饱暖思淫欲”.今人说“吃饱了撑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是文化建设,而文化建设的根本在于生活文化的创建。生活文化是体现农耕生活过程和对生活过程的理解的本真内涵,同时也是现代文化语境下的农村建设的新解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当遵循文化的生活原则,来开展生活文化占主导地位的文化新农村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