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正阳早和寒春这对美国夫妇青年时代就来到中国,投身于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在延安,他们与大家同吃小米住窑洞,饲养奶牛,转战陕北;在陕北三边,他们参加创建新中国牧场;在西安附近的草滩农场,他们同中国工人一道为畜牧机械化而奋斗;在北京,他们大力宣传延安精神,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40多年光阴,数万里征程,他们在中国广阔田野上留下  相似文献   

2.
一位外国作家的小说讲了这样一则故事:有个小镇上来了一个马戏团,他们在当地临时招工做杂务,并提出做3个小时工作可以给一张外场的票,做6个小时就可以进到内场,要是干一整天,就可以得到一张最前排最中间位置的票. 有一对穷人家的小兄弟愿意干一整天,换一张最前排的票.于是,他们开始了辛苦的工作.从太阳升起到落下,他们一刻不停地干活,中间只分吃了一个馒头.到下午的时候,兄弟俩都十分疲惫,但是看马戏的信念支撑着他们——还是最前排最中间的位置.  相似文献   

3.
1 七七事变华北沦陷,我们由北平流亡到昆明,考入云南大学医学院.田武昌毕业后在昆明甘美医院(云南大学医学院的实习医院)任主治医师,何艾田毕业后在云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学院(简称云大医院)任住院医师.那时,我们已结婚并有了一个女儿,小家就安在云大医院内.云大医院位于昆明北门外,是云南大学一角,与西南联大仅一城墙之隔.1945年12月1日近中午时分,云大医院的医护人员被连续的爆炸声和枪声所惊动,随后听见嘈杂的人声由远及近,接着医院里涌进许多学生:他们抬着十余名被国民党军警、特务投掷手榴弹炸伤及用刺刀刺伤、石块等打伤的同学,请求救治.何艾田等青年医护人员见状心急如焚,迅速行动起来,将浸在血泊里的重伤员送进手术室,给较轻的伤员止血、清创和包扎.一位男学生在送往医院途中即牺牲,抬到医院时眼睛还没有闭上;另一位男学生头部被弹片击穿,抬到医院时脑浆和血液混流在一起,业已无救;一位女学生胸部中弹片,一个手指也被弹片削去,腹部还被刺刀扎伤三处,抬到医院时已经奄奄一息;一位中学教师头部被严重炸伤,血流如注;还有一位男学生腿骨被炸断,只能做截肢处理;…….目睹惨状,一些女医护人员和女学生禁不住失声痛哭.事后,昆明市中等以上学校罢课联合委员会赠送云大医院锦旗一面,上书“救我勇士”四  相似文献   

4.
据报载:1962年6月。周恩来总理在大连疗养。一天,他驱车来到农村,看见一间露天的碾房里,一位白发苍苍的大娘在吃力位地推着碾子,边推边擦汗。总理便上前问:大娘。您碾这苞米骨子干什么?老大娘叹口气说:“碾碎了,用箩筛筛,掺点苞米面蒸着吃。现在正是大忙季节,一天三两粮,还不够吃一顿,活儿又累,不想法子填饱肚子,还不把地撂荒了?到秋天打不出粮来,还不得饿死人!”正说着,大娘的小孙子跑过来叫着要吃……  相似文献   

5.
这种"当真".可爱可贵.令人肃然起敬。我们服务群众.为群众解决困难和问题.不可缺少认真的精神.就是要多一点"当真"。这是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出现的一件真事:一位在市里工作的干部到边远山区随机走访时,看到一位贫病交加的老人需要吃医生开的一种药,但这种药在当地医院、药店都买不到。这位干部就拉着老人的手说:"您别着急,我回去后给您买药来。"老人笑笑,似乎有  相似文献   

6.
编者按:这是乐山市中区普仁乡陈桥村唐国清等30位村民寄给本刊的一封来信.这封信是他们写给省委书记张学忠、省长张中伟的.30位村民都在信上签上了他们的名字,其中绝大部分人都在自己的名字上按了手印.这些村民以前吃够了无水、缺水的苦头.政府为他们在红层丘区找到了水,补助钱为每家每户打了一口深井,让他们用上了清洁、干净、卫生的"自来水".有了水,使他们致富有了希望、有了门路、有了项目.正如他们所说:"致富不忘共产党,吃水不忘挖井人."只要党和政府为老百姓办了好事、实事,老百姓是感激不尽的,是永远不会忘记的!只要各级党委、政府多为老百姓着想,多为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农民的生活水平就会提高,农民致富增收的目标就会实现.  相似文献   

7.
他们坐在饭桌边。吃的就不仅仅是饭了,而是智谋、是胆略,是博弈、是较量。  相似文献   

8.
2000年9月24日深夜,福建省顺昌县人民医院。 黑夜降临,医院内变得格外安静。 接近零点,突然涌进医院的一群人打破了这份宁静。他们架着一位满身是血的男子,直奔急救室。不久,又一拨人也急匆匆地走进医院,来到伤者面前。就在这些人还没坐定之时,一群人气势汹汹地冲了进来。随之,医院里叫喊声、砍杀声响成一片……  相似文献   

9.
正阳早和寒春是一对美国夫妇,他们从青年时代起就来到中国,投身于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伟大事业。在革命圣地延安,他们吃小米,住窑洞,饲养奶牛,转战陕北;在陕西北部的三边,他们参加了创建新中国牧场的工作;在西安附近的草滩农场,他们同中国工人一道建设畜牧机械化;新中国成立后,在北京,他们大力宣传延安精神,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40多年的光阴,数万里  相似文献   

10.
这是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出现的一件真事: 一位在市里工作的干部到边远山区随机走访时,看到一位贫病交加的老人需要吃医生开的一种药,但这种药在当地医院、药店都买不到。这位干部就拉着老人的手说:“您别着急,我回去后给您买药来。”老人笑笑,似乎有点不相信干部的话。  相似文献   

11.
唐湘岳  唐天 《学习导报》2013,(20):17-17
74岁的欧阳恒是湖南中医药大学附二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指导老师。几个月来,在病房里,欧阳恒边与病魔斗争,边与时间赛跑——给病人看病,指导学生,著书写论文……  相似文献   

12.
正在以色列农村,每当庄稼成熟收割的时候,靠近路边的庄稼地四个角都要留出一部分不收割。四角的庄稼,只要需要,任何人都可以享用。他们认为,是神给了曾经多灾多难的犹太民族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为了感恩,就用留下田地四角的庄稼这种方式报答今天的拥有。既报答了神,又为那些路过此地又没有饭吃的贫困的路人给予方便。庄稼是自己种的,留一点给别人收割,他们认为,分享是一种感恩,分享是一种美德。无独有偶,韩国北部的乡村公路边有很多柿子园。金秋时节,这里随处可见农民采摘柿子的忙碌身  相似文献   

13.
据一位长期在基层工作的同志讲,现在基层干部对上级机关干部下基层有四怕:一怕吃喝招待。现在,有的机关干部到基层后,明拿硬要,见好的就吃,见喜欢的就要,有的虽不明说,但如若你款待不周,他们就心有不悦,说不定哪一天,就会给你点脸色看。二怕迎来送往。有的机关干部只要到基层去,就提前通  相似文献   

14.
20年前的那一天,在北京医院的一间狭小的休息室里,方毅同志和我都在等待着和周总理的遗体告别。方毅同志对我说:“我把孩子们也带来了,要他们见一下总理。”我没有机会把孩子带去,但是在这之前,当我送他们下乡的时候,都曾给他们一张与周总理的合影。那是1958年在十三陵水库工地劳动时,周总理坐在地上,边吃饭边听我汇报的照片。这是我仅有的和总理的合影,作为我们家的传家宝,给他们带到遥远的边疆,要他们保持高尚的理想,做一个  相似文献   

15.
<正>高原之秋,天高云淡;山乡四野,金光灿灿。傍晚,鸡舍里,一位中年女子手脚麻利地把菜叶剁碎,装进篮子,走进鸡舍,投到食槽。一只只黑土鸡伸长脖子,扇动翅膀,飞快地奔过去,狼吞虎咽一会儿,就将槽中食吃了个精光。这些散养的黑土鸡胃口特别好,在山坡吃虫子、啄野菜,总觉吃不饱,每天回家还要主人给它们补充点野菜或者谷物。否则,它们就咕咕叫、不安宁。这些黑土  相似文献   

16.
我们身边,总有许多这样的党员:他们普普通通,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也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给他们一寸生命的土,他们就勃勃地生长;给他们一片事业的田,他们就不舍昼夜地耕耘。他们坚守着的, 是赤诚火热的心灵;实践着的,是向党和人民立下的誓言; 在他们身后,是一串串用行动诠释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坚实足印。在广饶县,有这样一位党员:他为企业发展呕心沥血, 为大家的事业舍弃小家的利益,即使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 仍挂念着工作……在他离去半年之后的今天,他的名字和  相似文献   

17.
《党史纵览》2008,(9):55-56
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在困难的日子里,周恩来率先垂范,带头节衣缩食,艰苦奋斗。在家里,他很少吃肉,带头吃薯干和其它杂粮,他有时找人谈工作,常常谈到凌晨。由于当时取消了夜餐,即便是饿了,也只能忍着。这时候,邓颖超就会送来一些点心、糖果给他们吃。  相似文献   

18.
记者下乡采访,听到这样一件事:一位农民息了肝病,痛得直不起腰来.偏巧,这时庄稼发生虫灾,眼看着大片的庄稼将毁于一旦.舍不得花钱看病吃药的他却执意花钱买药给庄稼治病.他拄着棍、弯着腰来到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他知道,这里的人能救庄稼的命,救了庄稼的命也就等于救了自己的命.他说:"农民就指着这点儿庄稼活着.庄稼被虫子吃了,人就没吃的了."  相似文献   

19.
周恩来无论大事小事,都严于律己,从来不给人家增加麻烦。有一次,一位部长和几位同志去给周恩来总理拜年。因为是老熟人,大家高高兴兴,随便交谈起来。这位部长,一边说话,一边抽烟。抽完烟后,随手就把烟头扔到了地板上。周恩来站在屋里,他一边和同志们交谈,一  相似文献   

20.
正在一师一团十九连职工李凤兰的承包地里,总是有几位维吾尔族同志在协助工作,他们是李凤兰家从叶城请来打工的,每当问到他们打工累不累、苦不苦,他们总会高兴地说:"给李老板打工不苦,李阿姨对我们很好,买清油、买羊肉、买菜给我们吃,李阿姨,亚克西!"几年前,李凤兰从叶城接来10余名拾花工,帮助拾自己承包的67亩棉花。拾花工刚来他们家,李凤兰为他们准备好了崭新的做饭用具、被褥。刚到地里拾花,每人每天只拾20来公斤,李凤兰就手把手地教他们拾花,一段时间后,每人都能拾花80余公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