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女警·妈妈     
周玉荣 《江淮法治》2011,(14):21-21
如果把人生比作是一场演出,那么女警和妈妈。就是我生命中每天都要出演的两个角色。当我面对群众,我是一名女警;当我面对女儿,我是一个妈妈。身兼两个角色多年,我却始终无法给予自己一个合适的评价,惟有一个越来越强烈的心愿,那就是希望自己能竭尽全力诠释好这两个生命中最重要的角色。做一个合格的女警,做一个称职的妈妈。  相似文献   

2.
人有的时候会想这样的问题,我是谁?其实这是人的一种自我反思,或者也可以说,是人在给自己进行一个定位。答案可以非常丰富,但是我想,可能每个人的答案都和他的职业有关联,一个人是干什么的,一个人一生在干什么。我,是一个律师。我是杨仲凯律师,这个概念模糊而又具体。我心目中的律师是怎样的,其实也可以归纳为,我,对自己怎样去要求,自己的人生怎样延展,怎样活下去。在想这样的问题的时候,本真的我和作为一个律师的我,撕裂成为两个人,一个是思考者,一个是游走在时光里的践行者,这种自我的要求,让两个我互相成为镜子,相互对照,试图达成一种完美的统一。我想,完成“我心目中的律师”的命题,叙事可能远比论说生动,不如就写一段往事吧——  相似文献   

3.
要命的钱袋     
传说很久以前,在一间破旧的屋子里,有一个穷人,他穷得连一张床都没有,只好躺在一条长凳上。 穷人自言自语地说:“我真想发财呀!如果我发了财,决不做吝啬鬼……” 突然,在穷人的旁边出现了一个魔鬼。魔鬼说:“好吧,我让你发财。我给你一个有魔力的钱袋。”  相似文献   

4.
《法庭内外》2011,(9):58-59
我是一名退休工人,今年66岁了。我丈夫在2001年去世后我一人一直居住在自己的60平方米的一套单元房内。2005年时,我儿子和儿媳和我商量,将他们的房屋和我的房屋都卖掉,买一个大一些的房屋我们住在一起。我考虑到住在一起互相都有帮助,尤其是我儿子在外地工作,我能接送孙子上下学和给孩子做中午饭吃,给孩子的学习创造一个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5.
成戈 《当代审判》2003,(7):41-41
赵文的一个电话,让我闹心了好一阵子。赵文是我的大学同学,现在北京王作。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一个偏远的煤矿工作,1995年,一个偶然的机遇考入法院,成为一名基层法院的法官。  相似文献   

6.
一回首,我已是一个有着九年工龄的国家工作人员,在这九年里,我先后经历了计生,文秘,财税等多个岗位的工作,一回首,我已是一个有着五年党龄的中国共产党,在这五年里,党对我的影响太多,给我的帮助太多,  相似文献   

7.
《法庭内外》2010,(2):57-57
我与吉明签订了租房合同一份,约定我将店铺一间出租给他,租赁期限从2009年12月1日至2011年11月30日,房租每年5万元,房租提前一个月交清。合同签订后,我要求吉明在12月1日前一个月内将第一年房租交给我,吉明却认为应是租房期每届满一年后的一个月内向我交第一年的房租,所以他不同意我的意见。我于12月10日向法院起诉,要求吉明给付我第一年房租5万元,法院却以合同对租金给付时间约定不明,我的诉讼主张不能得到支持为由,驳回了我的诉讼请求,请问,法院判决有道理吗?我是否可以随时主张租金?  相似文献   

8.
《中国监狱学刊》2010,(2):33-33
马国福在2009年8月2日的《工人日报》上著文《生活需要一把剪刀》说,一个周末的下午,我边骑车边在脑海里勾勒一篇文章。这时,恰好路过一家超市,我进去买东西花了近半个小时。离开后没走多久,听到有人喊我,是一个老领导。于是,我陪他聊天,抽烟,花了一个多小时。快到家时,又接到关系很好的同事的电话,  相似文献   

9.
鲁楠 《法律与生活》2011,(13):51-51
各位朋友,看到这篇文字,你一定会很好奇。我所展示给你们的,是一个留学海外的中国人在出国之前对自己的“预言”,这一预言多少包含了一点儿反思的成分。一年之后,返身回顾,这种预言多少算是“自我实现”了,让我不免产生今日之我落入昨日之我的圈套之感。虽然昨日之我的一些论断,今日之我仍然不同意,但毕竟它代表了一种心态、一种情绪,它深深地藏在每一个海外游子的心中。因此,我愿意将这分享给你们。  相似文献   

10.
我能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还是要从我跨入检察队伍说起,高中毕业的那年,父亲拿了一张印有检察机关公开招干简章的报纸来到我面前,随后我顺利地通过笔试,体检,政审,在那年底我由一个懵懂的高中学生成为了共和国检察战线的一名新兵。  相似文献   

11.
宁静的真谛     
“宁静”在汉语中是一个司空见惯的词汇,一般理解为平和、安静,或形容某种环境,或形容某种心境。“宁静”一词最早在我脑海留下深刻记忆的是上高三时,那是临近高考的最后一个学期,一天中午,年过花甲而满腹诗书的语文老师递给我一张纸条,上书“澹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因我略懂书法,老师要我将它写成条幅悬挂于教室,作为我们这帮求知若渴的学子的座右铭。我认真地按老师的要求做了,但说实话,那时的我对澹泊、宁静的理解还相当的模糊。真正让我理解宁静、体味宁静的是我最近读到的一个颇有意味的传说:从前有一个国王对绘画艺术…  相似文献   

12.
2008年,我在上海打过一个离婚官司,我代女方。说是一个离婚官司,不如说是一组官司,包括一个离婚官司、一个股东知情权官司和一个分家析产官司。也许有人该问了,两口子离婚,怎么打了这么多官司呢?  相似文献   

13.
一 林征是我的学生,是我十四年前的一名学生。他留给我的印象十几年来都是美好的,可现在我却成了他的辩护律师,为检察机关指控他犯的抢劫罪、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和聚众斗殴罪进行辩护,我的心情怅然而沉重。我至今似乎明白了,似乎又一点也不明白,一个当初在老师心目中的优等生,十几年后为何会沦为一个犯罪团伙的主犯之一。  相似文献   

14.
最早对律师有一个比较完整而深刻的印象.来自刘德华主演的《法外情》,那也是我看的最早的刘德华主演的电影。刚刚出道的刘德华,饰演一个刚刚出道的香港大律师,他英气逼人.他才华横溢.他绅士,他潇洒,他正义,他坚定。在记住了刘德华的同时,律师这个职业也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我觉得那是一个需要我仰视的职业,那是一群值得我崇敬的英雄。当时我还在读高中,成绩属于很烂的一类.我不敢奢望自己能够成为其中的一员,只是想有机会的话.我也要绅士一点.洒脱一点,正义一点.坚定一点。  相似文献   

15.
伊蓝 《江淮法治》2008,(12):46-47
我无法融入他高贵的家庭 我不是一个有远大理想和人生规划的女人,对于我来说,25岁前出嫁,让爸妈能过上幸福生活就是我最大的愿望。大学毕业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当上了车模,这份工作不但给了我自信.还给了我一份不菲的收入。我可以让几年来靠做豆腐供我上大学的父母歇一下了。我从来没有想过高攀谁,我的工作足够我养家,这种日子是我多年来就渴望的。  相似文献   

16.
1995年大学毕业后我整整待了两个月才被分配到一个基层检察院工作。在亲人、朋友眼里,我是一个穿着笔挺制服的女检察官,可有谁知道我心里的无奈,毕业分配的艰难和初入检察院的失落感紧紧包围着我。刚到检察院时,短短几个月就倒腾了三四个科室,也不做具体工作,我像是一个多余的人,后来总算固定在法纪科,上山下乡跑案子。我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记得有一次到发案单位了解情况,言谈中和一位负责人争执起来,说着说着他竟然用浓浓的川音冒出一句:“你一个女娃儿家,懂啥子哟。”那一刻我僵住了,思维凝滞在那间飘满烟味的办公室里,…  相似文献   

17.
风起的日子     
八年前,也是这样一个春天,也是这样风起的日子,我成了一名检察官。纯属一个偶然,但事后想起那也是一个必然。我虽然仍然是我,但我的生活、我的理想、我的习性,在另p一瞬间发生了转变。我当时并不了解检察机关,但我毅然闯入了这个豆绿的世界,选择了这个神圣而艰辛的职业。花开花落,风又起。额头的纹路有增无减,生活如水,又如平常一首歌,淡淡的、轻轻的。过去的,不仅仅是时光,也是青春、是生命,菲然回首,“泪湿春衫袖”。也曾秉烛伏案,挥汗如雨地排列文字;也曾昼伏夜出,风餐露宿地投身办案;也曾披挂整齐,滥竿充数地步上…  相似文献   

18.
汤园林 《政府法制》2013,(32):44-44
去年夏天,我和一个法国朋友一起去马耳他游玩。我们在一个临海的小旅店落脚。傍晚时分,我和朋友把门重重一拉,就到海里游泳去了。  相似文献   

19.
临门一脚     
国庆一到,马上面临全国律考,如何才能在考试中“一脚破门”,我相信这是每一位成功者都曾思考过的问题。走到律考最后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临门一脚”,对我来说既是一种挑战,又是一个机遇。它不仅需要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而且也需要一定的信心、勇气和技巧;它不仅对于一个刚取得法律大专文凭的我是一个难得机会,而且对于一个相对单纯轻松的单身贵族不能不说是占尽天时、地利。以下就是我“临fi一脚破fi”的经验:狭路相逢勇者胜。金秋十月,依我历次参加大考的经验,考前应对自己的实力充满信心,不必以复习为主,而应以调整心理为主,…  相似文献   

20.
此文如果说是一个基层法院院长的经验之谈的话,那倒不如是一篇失误和挫折的教训,使我感悟到一个基层法院院长的职责,更使我时时刻刻自问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