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春日春盘细生菜",出自杜甫的《立春》诗,说的是立春这天吃春卷的习俗。当然,在杜甫的诗里,还寄托着诗人,因安史之乱而流浪异地,所生发的思乡之情。春盘,最早也叫"五辛盘",是将五种辛荤的蔬菜,供人们在春日食用,故又称为"春盘"。吃"春盘"的习俗,则始于晋代。后来,历代承继发展,就演变为吃"春卷",或者叫吃"春饼"。延至于今,吃春卷的习俗,各地均存,而尤以福州为胜。据说,福州还有一个关于"春卷"的美丽传说:宋朝时,福州有个书生,为了温书应试,整天埋头攻读,常常废寝忘食。他的妻子三番五次劝  相似文献   

2.
中国佛教为何食素素食是佛教寺院里的一种独特的饮食习惯。其含意,素是洁白、纯朴;食即饮食的意思,素食指不夹杂任何肉类荤踉味的食物。佛教的教规是大慈大悲的,为了培养教徒们的慈悲之心,它讲因果报应.严禁杀生,所以中国佛教特别重视清淡食品。中国佛教(大乘教)...  相似文献   

3.
《春秋》2021,(1)
正晋·馈春盘馈春盘是指在立春日,将蔬菜、饼饵、果品、糖果等汇集在一个大陶盘里,亲友间相互馈赠、共同享用,取生机蓬勃、迎春纳福之意。在古代,春盘又称五辛盘。晋代周处《风土记》"元日造五辛盘"注云:"五辛所以发五藏之气,即大蒜、小蒜、韭菜、云苔、胡荽是也。"  相似文献   

4.
释“罪”     
运用古文字训诂的方法考察,"罪"原作"辠"."辠"由"自"和"辛"构成."自"指鼻子,"辛"是刑具."罪"由"网"和"非"."网"指捕鸟之"网","非'指飞鸟.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辠"原指以刑具加于人身,先指割鼻之劓刑,后引申泛指各种刑罚."罪"本指以罗网捕飞鸟,引申为捕罪人或监禁罪人.无论是"辠"还是"罪",原义均不是指"犯罪行为" ,而是对待犯罪人的措施,即刑罚.  相似文献   

5.
本刊综合 《创造》2014,(2):67-67
正食物怎样吃才健康完美?吃饭速度,食材硬度、咸度、温度,吃饭食量——把握好这"6度"才能让身体大受裨益。【广度】饮食提倡广度,实则是强调食物多样化,指的是吃进种类丰富的天然食物。一般来说,每天吃够以下五类食物比较完美。第一类是谷类、杂豆、薯类等提供淀粉的主食;第二类是蔬菜、水果和菌类等提供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的食  相似文献   

6.
位居希腊东北部的圣山半岛,1000多年来从来不准女人踏入一步,该岛至今没有照明电灯,没有报纸,禁吃荤、吃油,也没有现代交通工具,处处充满了神秘感——  相似文献   

7.
吃饱与吃好     
●“人是铁,饭是钢”,谁都知道吃饭的重要。 ●先要填饱肚子(吃饱),然后才可以考虑荤素搭配、营养比例(吃好)。 ●“饱汉不知饿汉饥”,对于刚刚从贫困线挣扎过来正在奔小康的中国人,既要吃饱,更要吃好。  相似文献   

8.
正毛泽东:大年初一吃肉面,好看好吃更添寿谈起毛泽东的日常餐饮,有个大家耳熟能详的词——"四菜一汤"。最典型的表述来自1968-1976年担任毛泽东家生活管理员的吴连登。他说:"毛泽东主席餐桌上,我们经常见到是四菜一汤,山珍海味、海参鱼翅都没有,这四菜一汤就是百姓常吃的家常饭——鸡、鱼、肉、蛋。"第一道菜是肉,红烧肉、牛肉,或羊肉;第二道菜是鱼,毛泽东特别喜欢吃鱼。第三道菜荤素搭配;第四道是素菜,比如空心菜、木耳什么的;汤一般就是西红柿鸡蛋汤。一碗面也可能是毛泽东的工作餐。  相似文献   

9.
黎耀成 《政策》2016,(4):76
金鸡唱三省,黄梅香万里。黄梅县地处鄂赣皖交界,拥抱荆楚第一缕阳光,文化底蕴深厚,特色鲜明,奇光异彩,特别是有着无与伦比、独树一帜、别有一番韵味的"风花雪月"。黄梅的"风",是指"一代禅风"。"蕲黄禅林甲天下,佛教大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人宗教活动管理规定》第五条中的“中国宗教教职人员”指哪些人? 中国宗教教职人员是指依法登记的宗教团体或寺观教堂管理组织认定的各宗教中具有某种教职身份的人员,包括佛教的比丘、比丘尼、活佛、喇嘛、长老;道教的道士、道姑;伊斯兰教的阿匐、  相似文献   

11.
一、下列各皿,各有一个正确答案。选出正确答案,将字母标号坟入括号内。(每一小题1分,共18分) 1.政党最本质的属性是: A.革命性B.群众性 C.先进性D.阶级性答() 2.联合国的五个常任理事国,除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以外,还有:A.印度C·中国B.波兰D·日本答( 3.世界三大宗教是指: A·佛教、道教和基督教 B.基督教、东正教和伊斯兰教 C.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 D.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答() 4.资产阶级的三权分立制度是指: A·议会、外交、法院三权分立 B.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 C.众议院、参议院、法院三权分立 D.总统、政府、法院三…  相似文献   

12.
《福建乡土》2016,(4):50-51
正中国寺庙菜的发展,是与佛教传入中国及其后自身的发展紧密相关的。自东汉时佛教从印度传入我国后,饮食习惯也随之引进,历经魏晋南北朝的发展,隋唐的盛世,及至明清的普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食生活。佛家人慈悲为怀、戒律森严,首先戒杀生,因为佛家的观念是众生平等,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不能杀戮,更不可佐食,这就决定了佛家菜是纯素。佛家素食的烹饪,其发展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多样,由纯素到仿荤,由寺内到市肆相互交融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9月19日至20日,2012年中国(奉化)雪窦山弥勒文化节精彩呈现,这是奉化市连续举办的第五届弥勒文化节,本届弥勒文化节以打造弥勒信仰朝拜中心、弥勒文化研究交流中心、弥勒文化观光旅游中心为目标,重点推出了"五灯会元"主体创意。分为"迎请慧灯、点亮心灯"五大名山祈福心灵之旅、2012年中国(奉化)雪窦山弥勒文化节暨"五灯会元"大型佛教祈福法会、岳林寺兜率宫主体建筑动工法会、2012年海峡两岸婆媳文化论坛、"盛世和谐、艺  相似文献   

14.
三宝殿     
三宝殿人们常说“无事不登三宝殿”。那么何谓“三宝殿”?三宝是指佛教中的佛、法、憎,“三宝殿”即佛教寺院中佛、法、僧三个主要活动场所。“佛”是佛教信徒“大众登场藏事”的地方,如“大雄宝殿”;“法”是佛家“珍藏经典”之所,如“藏经楼”;“僧”是指和尚“燕...  相似文献   

15.
正3月27日早晨,耿马县的洞景佛寺似乎比以往更加热闹了。悠长的钟声里,身着各色傣装的中老年男女信众忙碌地清理着杂草丛生的草坪。他们是孟定管辖下23个寨子的傣族村民,自发到这里帮忙,为本月31日临沧地区的"祜巴升座"法会收拾场地。"祜巴升座"是提升僧侣僧阶的仪式,在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传承中,十分重要。僧阶是指僧人的年龄、戒腊和学行达到一定程度之后,由信众提出,经佛教团体认定并经政府宗教工作部门备案后,举行升座仪式。  相似文献   

16.
寺最早指宫廷的侍卫人员,以后寺人的官署亦称为"寺",如"大理寺"、"太常寺"等。东汉明帝时,天竺僧人以白马驮经东来,住在洛阳"白马寺",从此,寺成了僧人住所的通称。隋唐以后,寺逐步成为中国佛教建筑的专用名词。  相似文献   

17.
人生最大的事情是什么?是生与死!自古以来,生死问题就是人类最为关切的问题。也是任何一个宗教都必须解答的问题。在中国,儒道释三足鼎立,而儒者慎言生死,故生死之事多由佛道包揽。佛教的核心就在于能解生死、破生死、任生死,"生死大事"四字足以说尽其存在的意义。"生死即涅槃"是佛教解脱论的真髓所在。本文从佛教的本体论(缘起论)、轮回论、涅槃论三方面对佛教的生死观进行简要阐述,并在佛教生死观的基础上对佛教了脱生死的方法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8.
陈嘉庚是著名的爱国华侨。他不仅是一位实业家和教育家,更是一位精通颐养的养生大家。他在1944年总结出来的八条养生经验,至今仍有借鉴意义:1吃的东西要清淡,不宜食油荤及辛辣刺激之物。每餐多吃小菜及水果。2.吃东西要固定而按时,使之易于消化,那样排泄也按时而轻快。3.自己应培养一种嗜好,借此促进生活兴趣,使身心有所寄托。而最优嗜好,莫过于屋外轻微运动。  相似文献   

19.
山西春之行     
五台山—中国佛教四大圣地之一   在中国提起五台山都知道它是与峨嵋山、普陀山、九华山齐名的佛 教四大圣地之一。五台山因山顶有五座平台样的山峰 (台顶 )而得名,东、南、西、北、中各有一台顶。北台顶 (叶斗峰 )海拔 3000多米,正好比是山西省、华北地区的屋脊。五个台顶都有寺院。如果把这五座山峰比做五个手指的话,那么五台山的中心地—台怀镇就恰好位于手掌心,这里集中了众多的名刹古寺。五台山作为中国佛教的圣地,吸引着国内的 以及包括日本在内的来自海外的众多佛教徒和观光客。   五台山有“青庙” (佛教寺院 )和“黄庙” …  相似文献   

20.
"户太"冰葡萄一年开五次花、结三次果,立冬时,葡萄挂满枝。有人说——葡萄也许人人都吃过,但要说一年中多次结果,并且是在隆冬时节仍能挂满枝藤的"冰葡萄"想来很多人未吃过,而用这种葡萄酿成的冰葡萄酒就更是稀有和珍贵。据说,1794年冬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